•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對境外信用卡運營商打開大門

騰訊財經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從(cong) 今天開始,包括Visa和萬(wan) 事達(MasterCard)在內(nei) 的全球銀行卡運營商可以申請結算中國國內(nei) 支付的許可。此前這些銀行卡運營商為(wei) 進入這個(ge) 由政府背景實體(ti) 主導的市場付出了長期努力。

中國政府向外國銀行卡運營商開放國內(nei) 支付卡市場的政策出爐後,[注冊(ce) 公司]Visa和萬(wan) 事達的股價(jia) 出現過去一年來最大幅度上漲。

去年10月下旬,中國國務院宣布將允許外國企業(ye) 進入這一市場。在隨後的今年4月,中國政府推出了定於(yu) 6月1日生效的相關(guan) 規定。

在此之前,所有人民幣支付都必須通過中國銀聯(China UnionPay)完成結算。中國銀聯是由中國央行建立的一個(ge) 支付網絡,目前歸85家銀行所有,其中多數是國有控股銀行。不過,2012年,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中國存在對外國支付處理商的不公正歧視,使提出申訴的美國勝訴。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外國競爭(zheng) 者仍將很難從(cong) 中國銀聯手中爭(zheng) 奪市場份額。根據Datamonitor的數據,中國銀聯是中國80%借記卡使用的支付方式,2014年其交易量占了交易總額的72%。

曾任萬(wan) 事達中國區總經理、目前是第一資訊(First Data Corp)大中華區總裁的陳啟彰(James Chen)表示:“Visa和萬(wan) 事達需要打造它們(men) 在中國國內(nei) 的基礎設施。過去,它們(men) 隻是以銷售辦公室的方式開展運營。它們(men) 並沒有真正的地盤。”

中國各銀行確實發行Visa、萬(wan) 事達和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的信用卡,它們(men) 的支付活動是通過這些銀行的外匯網絡完成的。不過,幾乎沒有中國商家會(hui) 接受這些信用卡。相反,中國信用卡持有人主要是在出境旅遊期間使用這類信用卡。

2010年以前,許多銀行曾發行雙貨幣信用卡,卡上同時帶有中國銀聯和外國支付運營商的標識。不過,在2010年Visa和中國銀聯之間發生爭(zheng) 端之後,這類信用卡基本上已停發。

央行數據顯示,[注冊(ce) 離岸公司]截至2014年底,中國各銀行已在中國發放49億(yi) 張借記卡和信用卡,零售支付總額達42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合6.8萬(wan) 億(yi) 美元),比2013年高三分之一。

墨卡托谘詢(Mercator Advisory)全球支付副總監特裏斯坦 雨果-韋布(Tristan Hugo-Webb)表示:“現實一點說,Visa和萬(wan) 事達在短期內(nei) 不會(hui) 成為(wei) 中國占主導地位的信用卡網絡。”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