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公布了最新2014年財政收支情況: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4.99萬(wan) 億(yi) ,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26萬(wan) 億(yi) ,同比增加1340億(yi) 元,增長3.2%。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香港公司注冊(ce) ]地方賣地收入屢創新高,顯示地方政府仍嚴(yan) 重依賴土地財政。
賣地收入超預期17%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通常由四項政府性基金收入構成,其中土地出讓金收入占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95%。
2014年財政預算報告曾對國有土地出讓收入主動下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了解到,預算報告對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為(wei) 4.31萬(wan) 億(yi) 元,下降10.1%。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63萬(wan) 億(yi) 元,下降11.8%。
2014年,地產(chan) 市場萎靡不振,土地成交下滑並時有流拍的案例發生,但最終地方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不僅(jin) 沒有下降,反而比預算收入增長17%。不過,與(yu) 2013年地方政府出讓收入同比增速44.6%相比,增速已大幅放緩。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鄧淑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4年地方財政收入下滑,中央對地方發行債(zhai) 務有嚴(yan) 格限製,加上平台清理,地方政府隻能從(cong) 土地出讓收入上打主意,“對地方政府而言,尋找資金最有效、最方便也最安全的渠道就是土地出讓收入,雖然土地價(jia) 格下來,但是地方可以加大土地的供應量。”
財政部數據顯示,地方一般公共財政收入(本級)7.59萬(wan) 億(yi) 元。就是說,地方賣地收入已超過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一半。
此外,土地及房地產(chan) 相關(guan) 的稅種還包括地方小稅種。財政部數據顯示:契稅3986億(yi) 元,同比增長3.7%;土地增值稅3914億(yi) 元,同比增長18.8%;耕地占用稅2059億(yi) 元,同比增長13.8%;城鎮土地使用稅1993億(yi) 元,同比增長15.9%。幾項數據相加為(wei) 1.2萬(wan) 億(yi) 元。
另外,房地產(chan) 營業(ye) 稅5627億(yi) 元,房地產(chan) 企業(ye) 所得稅2961億(yi) 元,部分歸地方政府。
將化解財政收支矛盾
在經濟形勢下滑的背景下,全國財政收入增速也創下23年來曆史新低。2014年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14.04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1140億(yi) 元,增長8.6%。
財政部稱,受工業(ye) 生產(chan) 、消費、投資、進出口、企業(ye) 利潤等指標增幅均不同程度回落,增值稅、營業(ye) 稅、進口環節稅收、企業(ye) 所得稅等主體(ti) 稅種增幅相應放緩。另外,PPI持續下降影響以現價(jia) 計算的財政收入增長,再加上房地產(chan) 市場影響等。
在財政支出方麵,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支出151662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11449萬(wan) 億(yi) 元,增長8.2%。有地方財政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地方財政收入減緩,地方剛性支出並沒有減少,很多財政支出都等著中央轉移支付的救濟。2015年地方紛紛下調了財政收入,預計地方政府支出會(hui) 更加困難。
財政部稱,在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注冊(ce) 美國公司]財政部門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盤活財政存量,用好財政增量,促進各項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
鄧淑蓮說,目前宏觀稅負已經很高了,增加任何稅費都會(hui) 增加公民的負擔,因此財政改革重點是需要調結構,把支出規模壓下來,同時加強預算管理,盤活大量的沉澱資金,並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