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10萬億同業存款免繳 全麵降準將推遲

      近日,央行給銀行送來了一份大禮:非銀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款準備金。

      據消息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美國公司注冊(ce) ]12月24日,央行在一個(ge) 會(hui) 議上表示,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業(ye) 存款與(yu) 同業(ye) 借款納入存貸比,但是存款準備金率初步定為(wei) 零,上述機構不包括財務公司。

      其實市場對存貸比調整早有心理預期。11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就提出,為(wei) 進一步有針對性地緩解融資成本高問題,要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

      但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準大大超出市場預期。有分析師認為(wei) ,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款準備金,其效果實質上相當於(yu) 降準。

      市場對此反應不一,有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準降低了對短期降準的預期,但對緩解流動性壓力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對銀行是重大利好。但也有分析師向本報表示,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準實際上對於(yu) 經濟基本麵來說隻是一個(ge) 中性政策,對於(yu) 增加銀行放貸能力影響不大。

      據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央行同時確定了銀行存貸款口徑:存款、貸款均包括非存款類金融機構間的存放;有存款準備金,暫定為(wei) 零;利率仍保持現同業(ye) 之間規則,自行商定。以後同業(ye) 存放僅(jin) 指存款類金融機構之間的往來。

      此前,市場曾有預期同業(ye) 存款納入一般存款並相應繳納存款準備金。申銀萬(wan) 國銀行業(ye) 研究報告稱,截至2014年三季末,非銀金融機構在銀行的同業(ye) 存款為(wei) 10.3萬(wan) 億(yi) ,包括了2.5萬(wan) 億(yi) 已繳準的保險公司協議存款,按20%的存準率計,預計補繳規模為(wei) 1.5萬(wan) 億(yi) 左右。而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則認為(wei) ,存款準備金將多補繳1.76萬(wan) 億(yi) (按9.8萬(wan) 億(yi) 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同業(ye) 存款和18%的存準率計算),至少需下調三次存準率對衝(chong) 。

      但現在央行口風明確,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準。

      “總的說來,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銀行存款免交存款準備金,其效果實質上相當於(yu) 降準了。”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顯而易見,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銀行存款規模不下10萬(wan) 億(yi) ,納入一般性存款口徑以後,按照平均20%的存款準備金率,理論上起碼應交2萬(wan) 億(yi) 元的存款準備金。“如果暫時免交,在整體(ti) 上拉低了一般性存款的存款準備金率。”楊馳說。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級經濟學家章俊亦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11月末人民幣存款大約是110萬(wan) 億(yi) ,降100個(ge) 基點是1.1萬(wan) 億(yi) ,1.7萬(wan) 億(yi) 的確差不多是150個(ge) 基點左右,相當於(yu) 下調存準率三次,每次下調50個(ge) 基點。”

      “將非銀金融機構在銀行的同業(ye) 存款納入貸存比分母早有預期,但這部分存款免繳存款準備金卻大超預期,對銀行而言是重大利好,極大緩解了短期流動性壓力。”一名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

      那麽(me) ,[注冊(ce) 英國公司]非銀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準是否會(hui) 引起信貸井噴?

      楊馳預計,該政策有可能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銀行存貸比,給釋放流動性留出更大的空間。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則向《第一財經日報》稱,非銀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準隻是中性政策,對於(yu) 增加銀行放貸能力來說實質影響不大。首先對四大行放貸影響小,對股份製銀行和城商行來說倒是可以增加銀行收益。其次,從(cong) 市場上看,11月信貸增加超預期,供給和需求相對平衡,本輪政策對信貸有改善,但也不會(hui) 大量增加信貸投放。

      溫彬進一步解釋,因為(wei) 對銀行貸款規模限製較嚴(yan) 格的合意貸款並沒有放開,並且目前經濟下行,信用風險上升,銀行也會(hui) 進一步甄別信貸投放對象的風險承受能力。

      章俊分析認為(wei) ,短期來看,央行的確有維護市場流動性的意圖。目前A股市場的連續上漲讓央行後續寬鬆政策的出台有所顧忌。目前市場流動性雖然受年末季節影響出現短時間波動,但整體(ti) 並沒有出現趨緊的現象,因此央行並沒有迫切下調存準率的需求。但如果一旦非銀同業(ye) 存款被納入存準要求,那勢必造成市場流動性短缺,從(cong) 而逼迫央行降準應對,但這會(hui) 進一步助長A股市場的繼續上漲,這是央行所不願意看到的。

      對於(yu) 非銀同業(ye) 存款免繳存準,業(ye) 內(nei) 普遍解讀為(wei) 央行對全麵寬鬆政策的推遲。

      “央行這麽(me) 做,還是想盡量進一步推遲全麵降準的時間。”中國社科院國際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雖然央行通過一些局部的調整來改變市場的預期,但是當前經濟下滑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但業(ye) 內(nei) 對全麵降準的判斷基本一致。

      “全麵降準存在緊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溫彬向本報稱,外匯占款不超9000億(yi) ,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市場對打新股較為(wei) 活躍。而銀行流動性方麵,MLF隻是延緩了市場流動性需求。為(wei) 了穩定增長,降準有必要性。

      “想給市場這種寬鬆的預期,但是光靠這個(ge) 是不行的,缺點就是缺錢。所以我覺得明年上半年至少我們(men) 會(hui) 看到新的降息和降準,而且降準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市場機構有很多的預測,最強的就是說明年6次降準、3次降息。雖然我沒有這麽(me) 樂(le) 觀,但是方向應該是往這個(ge) 方向走的。”張明說。

      “我的判斷是,央行不得不進行降準。”張明進一步向《第一財經日報》解釋稱,“目前消費層麵,經濟放緩導致居民收入放緩,消費短期內(nei) 起不來;出口層麵,人民幣快速升值,出口方麵短期內(nei) 難以有進一步的反彈;投資方麵,製造業(ye) 投資因外需萎縮起不來,房地產(chan) 投資因產(chan) 能過剩大量庫存還是起不來。投資罕見地一塊下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沒有一些大的舉(ju) 措,就是對市場太樂(le) 觀。”

      張明稱:“迄今為(wei) 止央行都在盡力避免存量的放鬆,[英國公司注冊(ce) ]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今年以來定向寬鬆是央行貨幣政策的一個(ge) 主流。為(wei) 什麽(me) 今年以來央行既想放鬆又不想全麵放鬆呢?是擔心結構性問題穩定性,但是迄今為(wei) 止定向寬鬆的效果並不好,這是被迫轉為(wei) 全麵寬鬆的一個(ge) 原因。”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