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資金麵拉響警報 央行有望打開“錢袋子”

      資金麵緊張態勢16日升級,市場陷入“一錢難求”的狀態。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新股發行、銀行年終考核等多種因素疊加,放大年底前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壓力。與(yu) 市場緊張情緒同步升溫的還有對央行釋放流動性的呼聲。分析人士認為(wei) ,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存量債(zhai) 務再融資風險對適度放鬆貨幣條件提出要求,物價(jia) 增長放緩為(wei) 政策微調創造空間,銀行體(ti) 係流動性麵臨(lin) 時點壓力,為(wei) 央行適時出手營造輿論氛圍,未來一段時間仍是貨幣政策鬆動關(guan) 鍵時間窗口。目前,雖然市場對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呼聲最高,但央行會(hui) 選用何種手段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開盤價(jia) ”指導加上政策性銀行賣力融出,[注冊(ce) 公司]依然未能阻擋當前貨幣市場利率持續向上步伐。16日,在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上,除7天以外的其他各期限回購利率均出現上行。其中,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上漲約6基點至2.71%。至當天交易係統關(guan) 閉時,14天至兩(liang) 個(ge) 月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整體(ti) 上行超過8基點,盤中最高利率全部達6%或以上。

      資金交易員的感受可能更真實。一位股份製商業(ye) 銀行交易員表示,16日銀行間市場資金麵緊張得“一塌糊塗”,早盤供給方唯有政策性銀行在苦苦支撐,午後政策性銀行停止融出資金,一度導致市場陷入“一錢難求”困境,到收市時仍有機構未能做平頭寸。

      市場人士說,伴隨新一輪“打新”序幕拉開、前期MLF到期、年終考核臨(lin) 近,種種不利因素疊加,使年底前銀行體(ti) 係流動性趨緊壓力持續上升。若不及時幹預,貨幣市場利率恐現新一輪上漲。

      從(cong) 今後一段時間銀行體(ti) 係流動性供求角度看,資金麵進一步趨緊風險確實不容小覷。

      首先,年內(nei) 最後一輪新股IPO蓄勢待發,凍結資金規模有望再創新高,在短期內(nei) 將給市場資金麵帶來一定影響。當前A股市場情緒樂(le) 觀,加上前期新股表現不俗,投資者“打新”熱情很高。國泰君安證券預計,本月新股申購凍結資金規模將達2.1萬(wan) 億(yi) 元至2.4萬(wan) 億(yi) 元之間,創曆史新高。分析人士表示,“打新”雖不會(hui) 影響市場資金總量,但會(hui) 改變機構資金分布,導致資金供需結構性失衡。“打新”對交易所市場資金麵影響最直接,近期中證登公司調整企業(ye) 債(zhai) 質押政策,加大交易所回購融資難度,券商、基金等機構可能轉向在銀行間市場融資,銀行間市場資金麵很難獨善其身。

      其次,前期MLF即將到期,增加大行資金壓力。據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披露,央行9月創設MLF,並於(yu) 9月和10月通過MLF先後向國有商業(ye) 銀行、股份行及城商行等分別投放基礎貨幣5000億(yi) 元和2695億(yi) 元,期限均為(wei) 3個(ge) 月。其中,向國有商業(ye) 銀行投放的5000億(yi) 元MLF將在本月到期。據市場人士透露,其到期時間點就在18日前後,恰逢新一輪新股發行窗口期。

      近期國有商業(ye) 銀行融出資金意願有所下降,或許正是國有商業(ye) 銀行對於(yu) MLF到期態度謹慎的反映。市場人士說,作為(wei) 資金市場主力融出機構,國有商業(ye) 銀行出借資金意願下降,甚至變身融資方,在短期資金麵加速收緊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再者,銀行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對銀行間市場資金分流效應增強。11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和環比均出現較明顯增長。市場對“寬貨幣”轉向“寬信貸”預期正在兌(dui) 現,銀行加快信貸投放力度,可能對銀行間市場資金形成分流。

      最後,年末大考在即,機構會(hui) 更加注重流動性管理,普遍傾(qing) 向於(yu) 提高備付、增加資金融入而減少融出,資金麵本就處於(yu) 易緊難鬆時期。

      以上各因素對資金麵影響不可小覷。這些因素在時點上互相疊加,易引發共振,無疑進一步加劇機構流動性管理難度,增加短期市場資金需求。無論是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還是新增外匯占款,銀行體(ti) 係可預見的流動性供給都極為(wei) 有限。盡管年底財政存款投放有望釋放近萬(wan) 億(yi) 元資金,但由於(yu) 財政存款投放時點不明確,可能與(yu) 資金需求在時點上有錯位,對緩解年底前市場資金麵的助力有限。往年情況表明,12月財政存款投放很難扭轉市場利率上漲態勢。

      從(cong) 總體(ti) 看,當前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增量供給幾乎完全依賴央行主動投放。在資金需求不斷上升,央行捂緊“錢袋子”不放的情況下,資金供需狀況惡化推動市場利率上行實難避免。

      從(cong) 供需角度靜態分析,今後一段時間市場資金麵可謂“壓力山大”,但反過來看,短期資金麵大幅收緊風險在考驗貨幣政策定力。不難發現,近期與(yu) 貨幣市場緊張情緒同步升溫的還有對央行釋放流動性的呼聲。分析人士認為(wei) ,今後一段時間將是貨幣政策鬆動關(guan) 鍵時間窗口。

      從(cong) 11月數據看,當前經濟增長依舊疲弱,具體(ti) 表現在工業(ye) 產(chan) 出環比增速再度大幅下滑,房地產(chan) 投資中土地購置、新開工麵積持續回落,價(jia) 格回落的通縮態勢向消費品滲透等方麵。12月匯豐(feng) 製造業(ye) PMI初值跌破50的“榮枯分界線”,進一步印證目前經濟增長動能疲軟、物價(jia) 通縮風險加大。中金公司報告認為(wei) ,未來政策力度需加強才有可能托底經濟。

      2015年信用債(zhai) 到期量將再攀高峰。據中金公司統計,明年信用債(zhai) 發行人還本付息總量,及長期債(zhai) 、低評級債(zhai) 券、城投債(zhai) 及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債(zhai) 券占比均會(hui) 有所提升。在相關(guan) 行業(ye) 景氣度未見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存量債(zhai) 務到期還本付息將進一步增加企業(ye) 整體(ti) 再融資壓力,發生局部信用風險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防範金融風險蔓延需貨幣當局創造適度寬鬆的貨幣條件。

      分析人士稱,穩定經濟增長及化解存量債(zhai) 務再融資風險,為(wei) 適度放鬆貨幣條件提出要求,物價(jia) 增長放緩為(wei) 貨幣政策微調創造空間。由於(yu) 物價(jia) 漲幅持續收窄,甚至顯現通縮風險,當前市場實際利率有向上的風險。降低融資成本一直是今年金融調控重要目標。市場利率出現劇烈波動,顯然有違降成本的政策取向。因此無論是著眼於(yu) 穩增長、防風險、降成本的中長期目標,還是從(cong) 平抑貨幣市場波動的短期需求出發,今後一段時間央行“出手”都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注冊(ce) 離岸公司]市場並不認為(wei) 貨幣當局會(hui) 容忍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出現劇烈收縮,貨幣當局會(hui) 在何時並以何種方式進行幹預才是市場關(guan) 注重點。目前,市場對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呼聲最高,畢竟調降準備金率可一次性釋放大量低成本資金,既有助於(yu) 緩解短期流動性緊張,對降低市場利率水平及提升銀行放貸意願也有較強刺激作用。不過,有觀點認為(wei) ,總量寬鬆易刺激金融泡沫,央行貨幣政策調控可能延續定向思維,選用逆回購、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開展常備借貸便利(SLF)、續做MLF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