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10月CPI同比增1.6% 明年通貨膨脹目標或下調

        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10月我國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6%,環比持平;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PPI)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0.4%。

        分析人士認為(wei) ,[注冊(ce) 公司]盡管持平於(yu) 上月的CPI同比增速略好於(yu) 預期,但是仍為(wei) 57個(ge) 月以來的低點;PPI如期減速2.2%,環比減速幅度也持平於(yu) 9月,為(wei) 16個(ge) 月以來低點。隨著CPI、PPI趨勢性走低,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可能調降明年通貨膨脹目標至3%。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餘(yu) 秋梅解讀,CPI環比增速持平於(yu) 9月,主要是因為(wei) 10月食品價(jia) 格環比下降0.2%,影響CPI下降0.08個(ge) 百分點;非食品價(jia) 格環比上漲0.2%,影響CPI上漲0.11個(ge) 百分點。10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9℃,有利於(yu) 蔬菜水果的生產(chan) ,鮮菜和鮮果價(jia) 格環比分別下降0.5%和2.2%;蛋和豬肉供應充足,價(jia) 格回落,環比分別下降3.0%和0.6%。PPI環比繼續下降則主要是受國際油價(jia) 連續下跌及國內(nei) 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的影響。從(cong) 發布的分行業(ye) 出廠價(jia) 格環比數據看,在30個(ge) 主要工業(ye) 行業(ye) 中,價(jia) 格環比上漲的行業(ye) 有燃氣生產(chan) 和供應、紡織服裝、非金屬礦物製品等;下降的行業(ye) 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黑色金屬礦采選、石油加工等。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認為(wei) ,10月CPI環比增速為(wei) 0,顯著低於(yu) 9月的0.5%。PPI增速比上個(ge) 月下跌0.4個(ge) 百分點,顯示內(nei) 需持續疲弱。PPI連續32個(ge) 月負增長以及CPI降至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正進入去通脹化的過程。房地產(chan) 市場走軟帶來的經濟增長放緩對各個(ge) 行業(ye) 均造成影響,使得中國經濟進入緩慢而痛苦的去杠杆化過程。人民幣不斷升值,加上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跌,則將進一步加大中國的PPI負增長。

        卓創資訊分析師邊玉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現階段,中國采取除降息降準之外的其他釋放流動性的動作,依然是定向寬鬆的主基調,對於(yu) 出口及房地產(chan) 市場的刺激有限,而且11月以來,部分生產(chan) 要素價(jia) 格創新低,預計11月CPI數據仍在2%偏下水平。

        隨著CPI增速繼續低於(yu) 2%,貨幣放鬆呼聲再起。匯豐(feng) 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稱,10月物價(jia) 數據再次錄得低值,與(yu) 之前公布的匯豐(feng) 10月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相印證,現實有效需求仍然薄弱。綜合當前物價(jia) 走低、產(chan) 能利用不足、企業(ye) 庫存高企,經濟增長遠在潛在增長率之下。除了定向寬鬆之外,降息更是經濟調節良策。

        中金公司發布的報告稱,隨著油價(jia) 下行壓力向CPI、PPI繼續傳(chuan) 導,預計11月CPI同比增速保持低位、PPI跌幅繼續加深,貨幣政策放鬆力度將加大。

        不過,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強調,考慮到物價(jia) 絕對水平仍然很高,且勞動力收縮等剛性壓力下物價(jia) 較為(wei) 敏感,全麵寬鬆不會(hui) 出現。

        考慮到明年物價(jia) 上漲幅度可能繼續溫和,[注冊(ce) 離岸公司]2015年的通貨膨脹目標有可能下調。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薑超說,在過去的10年,中國官方CPI目標主要在3%到4%之間,主要是3%、3.5%和4%三種,隻有2008年是例外,當年CPI目標為(wei) 4.8%。而CPI目標的調整與(yu) 前一年CPI是否達標有關(guan) 。2014年CPI目標為(wei) 3.5%,實際CPI僅(jin) 為(wei) 2%左右,預計2015年CPI目標會(hui) 下調至3%,以反映通脹形勢變化。但也很難下調至3%以下,以促進溫和通脹預期。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