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政府部門18萬億存款負利差不可持續

  11月5日,[注冊(ce) 香港公司]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發布了一篇名為(wei) 《中國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中的奇葩——政府部門巨額銀行存款》的研究報告,其中提到:截至今年9月底,政府機關(guan) 團體(ti) (不包括國有企業(ye) )共持有約18.3 萬(wan) 億(yi) 元的銀行存款,約相當於(yu) GDP 的30%,而這樣一個(ge) 規模巨大的存款,隻能實現每年不到3%的收益,與(yu) 此對應的,政府部門卻要付出6%甚至更高的融資成本。

  報告說,這些政府部門的銀行存款近年來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長,占M2 的比重持續上升。同時,政府在央行持有的現金從(cong) 2012年底的2.4萬(wan) 億(yi) 元增加至今年9月底的4.1萬(wan) 億(yi) 元,相當於(yu) GDP的6.9%,27%的當年財政開支。相比之下,美國財政部在美聯儲(chu) 僅(jin) 持有約1180億(yi) 美元的現金(3.4%當年開支)。但與(yu) 此同時,近年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ye) 的債(zhai) 務也不斷上升。各種估算顯示,此類債(zhai) 務占GDP的比重介於(yu) 150%-180%之間。

  “似乎中國的政府部門(包括各類事業(ye) 單位)一直在以6%以上的利率融資,然後將借來的錢以不到3%的收益率存回銀行,而此類存款規模高達22 萬(wan) 億(yi) 元左右,相當於(yu) GDP 的37%。”報告將此稱作為(wei) 中國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中的一個(ge) “奇葩”現象,並由此引出了一係列問題:這些存款具體(ti) 歸屬於(yu) 哪些政府機構?在名義(yi) GDP 增速低於(yu) 10%且M2 增速僅(jin) 為(wei) 13%左右的情況下,這些政府機構的銀行存款為(wei) 何會(hui) 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長?梁紅認為(wei) ,融資成本高於(yu) 6%而收益率不到3%的“負利差”顯然是沒有效率且不可持續的。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原來給一個(ge) 事業(ye) 單位的錢會(hui) 直接劃撥到該單位賬戶上,現在都是給其一個(ge) 額度,錢還是在國庫裏麵,如果錢沒花出去,那就一直在國庫賬戶。這樣就能理解為(wei) 什麽(me) 國庫存款的金額還在增加,因為(wei) 現在財務製度沒跟上,該花的錢沒跟上。在國庫現金管理這個(ge) 問題上,人民銀行和財政部一直在爭(zheng) 主導權。預算法已經明確規定,庫款的支配權屬於(yu) 財政部,那麽(me) 接下來就是怎麽(me) 做的問題。像美國等國家,國庫裏麵不需要存很多錢,隻要能保證基本的支付需要就可以了,其他錢都用來進行現金管理和現金操作。也就是說,可以用來投資、招標等。我國現在探索了一些國庫現金管理的工作,但隻是一小部分。我國的國庫存款確實是比較巨額,放著還是比較浪費。

  對於(yu) 高達18萬(wan) 億(yi) 的政府部門巨額銀行存款,[注冊(ce) 香港公司]梁紅提出,如果政府主動改善自身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利用其現金存款來償(chang) 還債(zhai) 務或增加企業(ye) 股本,這不但能夠大幅降低中國的杠杆率,而且還可以避免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拖累整體(ti) 經濟增長或損害企業(ye) 部門。

  “政府是否能利用其低收益的儲(chu) 蓄存款來打破這一僵局並讓股市恢複健康?我們(men) 認為(wei) 政府當然有這個(ge) 能力。”梁紅說。與(yu) 十年前相比,政府如今擁有的巨額儲(chu) 蓄為(wei) 中國經濟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來應對結構調整麵臨(lin) 的陣痛和消化前期刺激政策的後遺症。但在政府降低自己的儲(chu) 蓄之前,中國經濟仍將繼續承擔顯著的機會(hui) 成本。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