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公務員工資製度共經曆了四次大的改革,分別是在1956年、1985年、1993年和2006年。縱觀曆次改革,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給出的感受是,“從(cong) 固化到靈活,從(cong) 粗放管理到精細規範,以及從(cong) 平均主義(yi) 到注重績效”。
1956年6月16日,[注冊(ce) 公司]國務院通過了《關(guan) 於(yu) 工資改革的決(jue) 定》,將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分為(wei) 30級。同時為(wei) 反映出各地生活成本差異,全國被分為(wei) 11個(ge) 工資區,第11類區工作人員工資比第1類區同級別人員工資高出30%。然而由於(yu) 當時主流觀念對於(yu) 物質報酬持否定態度,此後的工資管理並沒有完全按照上述《決(jue) 定》進行。
1985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下達了《國家機關(guan) 和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工資製度改革方案》。這次改革規定機關(guan) 和事業(ye) 單位人員工資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基礎工資,發放的金額不分職務等級和工作年限,所有人一樣。二是職務工資,職務越高得到物質回報越多。三是工齡津貼,主要根據工作人員的工作年限來定。四是獎勵工資,即來自所在單位行政經費的結餘(yu) 獎勵工作績效好的工作人員。
1993年的《機關(guan) 工作人員工資製度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新工資製度要防止高定級別、高套職務工資等不良現象。與(yu) 此同時,不再劃分工資區,而是引入了地區津貼。地區津貼包括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和地區附加津貼。此次改革強調在條件成熟時,對考核優(you) 秀和稱職的工作人員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
2006年6月14日,《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改革公務員工資製度的通知》出台。《通知》強調,要有效調控地區工資差距,逐步將地區工資差距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nei) 。這次改革還對基本工資結構做了調整: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不再保留,級別工資權重有所加大。同時,公務員工資級別從(cong) 原來的15級調整為(wei) 27級。
對於(yu) 曆次改革,胡穎廉認為(wei) 都各有值得肯定之處和些許遺憾,1956年改革實現了從(cong) 供給製到貨幣製的跨越。然而該製度中不區分具體(ti) 項目,直到1985年“結構工資製”的改革調整才解決(jue) 上述問題。
1985年改革剝離了企業(ye) 工作人員的工資部分。但這次改革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獎金原則上是給績效較好的員工,實際執行中則是人人有份;過度強調職務對工資的決(jue) 定作用,造成了高職位不當擴張的弊端。
1993年改革讓機關(guan) 工作人員與(yu) 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脫鉤,[注冊(ce) 離岸公司]同時明確要防止高定級別、高套職務工資等不良現象。但是,雖然這次改革製定了用於(yu) 補償(chang) 機關(guan) 工作人員在不同地區生活成本的地區津貼製度,卻恰逢我國地方政府預算外資金急劇擴張,導致地區間和部門間的巨大工資差成為(wei) 1993年工資改革的硬傷(shang) ,也成為(wei) 2006年改革啟動的主因。
2006年改革在大幅提薪的同時,統一了公務員工資級別。但是在政策執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工資統發和激勵機製等問題。胡穎廉舉(ju) 例,如工資統發中有相互依賴關(guan) 係的部門太多,沒有一個(ge) 主體(ti) 有最高的權威。還有,對一線執行人員設立相應的激勵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但這又違反了2006年改革的要求。
胡穎廉對公務員工資改革總結脈絡稱:“理論和經驗均表明,有效的公務員工資製度必須兼顧效率與(yu) 公平兩(liang) 大要素。
根據2013年2月國務院轉發的《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若幹意見》工作任務,胡穎廉就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方向表示,此次改革的重點應是提高基層公務員待遇,具體(ti) 做法有兩(liang) 點,一是規範公務員地區附加津貼製度;二是完善職務和職級並行的薪酬製度。
“公務員隊伍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載體(ti) 和支撐,基層公務員更是上情下達的關(guan) 鍵環節”,胡穎廉認為(wei) ,規範公務員地區附加津貼製度,能夠有效解決(jue) 地區差別不合理的問題。現實中,省與(yu) 省之間最高和最低津補貼相差可達3至4倍,同一省內(nei) 不同地區也存在差距,不僅(jin) 挫傷(shang) 了積極性,也直接影響行政效率。
其次,完善職務和職級並行的薪酬製度,就需要在“升官”的狹窄路徑之外,拓寬“職級”這條路。這方麵深圳走在全國前列。作為(wei) 人社部批準的全國聘任製公務員製度試點,深圳於(yu) 2007年和2009年分兩(liang) 批招聘了53名聘任製公務員。2010年1月1日起深圳規定所有新進入行政機關(guan) 的公務員,一律實行聘任製。同時開始正式推行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將公務員分為(wei) 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和專(zhuan) 業(ye) 技術三類,並為(wei) 後兩(liang) 類建立獨立的職務序列,工資待遇不再與(yu) 行政職務級別掛鉤。
“新一輪公務員工資改革將延續兼顧效率與(yu) 公平的導向,更加注重公平正義(yi) ,而且注重從(cong) 製度設計上找尋出路。”胡穎廉如是表達對未來公務員工資改革的期待。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注冊(ce) 香港公司]人社部副部長何憲透露,公務員工資製度將麵臨(lin) 改革,方向將是縮小地區差距、形成合理的地區之間工資關(guan) 係,建立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製;此外,工資分配上要注意向基層傾(qing) 斜。上述表態道出了目前公務員工資製度的哪些問題?請關(guan) 注下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