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過半,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港交所憑借812億(yi) 港元集資額,排名第四。往日輕鬆奪得“集資王”的時代一去不複返,這對紮堆香港的投行來說也是考驗。
“僧多肉少”的局麵難以改變,[離岸公司注冊(ce) ]為(wei) 在有限的IPO交易中分一杯羹,幾家、甚至十幾家投行共同參與(yu) 一個(ge) IPO的做法這兩(liang) 年屢見不鮮,而競爭(zheng) 的激烈,也壓低了承銷費率,擠壓著投行的盈利。
與(yu) 此同時,中資和外資投行也暗自較量,外資大行以其品牌、聲譽以及國際銷售能力,總可以輕鬆獲得大型公司的垂青,而中資投行憑借內(nei) 地網絡以及執行能力,正在崛起,逐漸改變著香港投行業(ye) 的格局。
今年首6個(ge) 月,香港共有52家公司上市,其中主板38家,創業(ye) 板4家,其餘(yu) 為(wei) 轉板及介紹形式上市。雖然僅(jin) 有52家公司上市,但參與(yu) 的投行就有46家,除國際及中國的大型機構外,也不乏規模較小的投行,“僧所肉少”顯而易見。
承銷費率方麵,根據彭博統計,上半年香港地區投行承銷IPO的傭(yong) 金率低至2.321%。具體(ti) 來看,香港本土投行金利豐(feng) 和美國投行Jefferies收費最高,分別為(wei) 3.7%和3.5%。而中銀、美銀美菱以及渣打的傭(yong) 金比率均在2%以下。
“投行之間競爭(zheng) 向來激烈,在香港隻要獲得1、4、6、9號牌照就可以開展投行業(ye) 務,進入門檻很低,而且中國經濟放緩也壓縮率投行的盈利空間。” 海通國際資本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石平接受騰訊財經訪問時說。
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告訴騰訊財經,[注冊(ce) 意大利公司]按照以往來看,承銷IPO最低的傭(yong) 金費率為(wei) 承銷金額的2.5%,行情好的那幾年都要在3%以上,現在IPO承銷費率下跌與(yu) 市場競爭(zheng) 激烈,以及各家爭(zheng) 取生意有關(guan) ,對整個(ge) 行業(ye) 也是個(ge) 提醒。
“投行的競爭(zheng) 更加激烈,多家機構共同參與(yu) 一個(ge) 項目的情況很多,所以費率的壓力肯定明顯。2012年,人保上市有17個(ge) 聯席賬簿管理人,2013年銀河證券H股上市,有21家,再到今年前段時間萬(wan) 洲國際上市,創出29家機構的新紀錄。29家投行參與(yu) 意味著市麵上積極從(cong) 事IPO業(ye) 務的機構都在,現在IPO幾乎賺不到什麽(me) 錢,所以要數量多點才行。”石平說。
他續稱,光大銀行H股上市的的時候承銷傭(yong) 金更低,大約1%至1.5%,因為(wei) 集資金額大,所以才可以這麽(me) 低,而且投行生意不好,公司有議價(jia) 籌碼。但因為(wei) 賺錢難,也有很多美資投行會(hui) 直接給出最低報價(jia) ,比如報價(jia) 300萬(wan) 美元,如果傭(yong) 金低於(yu) 這個(ge) 水平可能就無法覆蓋固定成本,幹脆不做。
IPO傭(yong) 金比率降低必然侵蝕著投行的盈利,加上同業(ye) 競爭(zheng) 激烈,難免更加雪上加霜。但一位外資銀行董事總經理對騰訊財經表示,自己並不十分關(guan) 注IPO的傭(yong) 金比率水平,因為(wei) IPO的承銷收入僅(jin) 是很小一部分收入,如果做一個(ge) 公司上市的交易還會(hui) 帶有其他相關(guan) 的收入,費率低點沒有問題,特別對於(yu) 外資投行來說,IPO占收入的比很小。
以高盛為(wei) 例,[注冊(ce) 日本公司]今年上半年香港的IPO承銷金額為(wei) 18.99億(yi) 美元,按照該公司2.091%的費率計算,錄得的收入為(wei) 3972萬(wan) 美元。而高盛僅(jin) 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就有93.3億(yi) 美元,整個(ge) 投行部門的收入為(wei) 17.8億(yi) 美元。其中所有的承銷收入共計為(wei) 11億(yi) 美元,僅(jin) 占到公司總收入的11%。
“外資投行通常還有其他的市場業(ye) 務,而且做IPO項目的重點是要帶來其他相關(guan) 的收入,中資投行業(ye) 務通常比較單一,所以會(hui) 比較關(guan) 注IPO的承銷收入。”上述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