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hui) 調整存貸比的的靴子落地,[注冊(ce) 公司]這一與(yu) 定向降準異曲同工的政策調整,在此對實體(ti) 經濟形成了微刺激。
6月30日,銀監會(hui) 發布《中國銀監會(hui) 關(guan) 於(yu) 調整商業(ye) 銀行存貸比計算口徑的通知》(下稱《通知》),計算存貸比分子(貸款)時,從(cong) 中扣除6項,計算存貸比分母(存款)時,增加2項。該考核辦法從(cong) 2014年7月1日起實施。
中金公司指出,由於(yu) 同業(ye) 存款未被納入存款項,此次調整低於(yu) 市場預期,不過此前受困存貸比束縛的中小銀行受惠更加明顯。
此次調整延續了微刺激的政策基調。民生銀行發展規劃部高級專(zhuan) 家溫彬對騰訊財經表示,長期以來,存貸比作為(wei) 主要的商業(ye) 銀行監管指標之一,在確保銀行流動性,銀行體(ti) 係穩健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央行進行貨幣政策調控的重要輔助手段。
此次調整存貸比計算口徑,從(cong) 短期看有助於(yu) 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效果的發揮,定向降準與(yu) 存貸比口徑調整相結合,會(hui) 使釋放的流動性集中投入到國家重點支持的領域和行業(ye) ,從(cong) 而進一步提高銀行業(ye) 支持實體(ti) 經濟的力度,從(cong) 長期看,有利於(yu) 商業(ye) 銀行在利率市場化加快發展的背景下提高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能力。
存貸比(Loan-to-depositRatio),[注冊(ce) 離岸公司]亦稱為(wei) 貸存比,是指商業(ye) 銀行貸款總額除以存款總額的比值,即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從(cong) 銀行盈利的角度講,存貸比越高越好,從(cong) 銀行抵禦風險的角度來說,存貸比越低越好。現行的《商業(ye) 銀行法》規定,銀行的存貸比不得高於(yu) 75%。
《通知》指出,支農(nong) 再貸款、支小再貸款所對應的貸款;“三農(nong) ”專(zhuan) 項金融債(zhai) 所對應的涉農(nong) 貸款;小微企業(ye) 專(zhuan) 項金融債(zhai) 所對應的小微企業(ye) 貸款;商業(ye) 銀行發行的剩餘(yu) 期限不少於(yu) 1年,且債(zhai) 權人無權要求銀行提前償(chang) 付的其他各類債(zhai) 券所對應的貸款;商業(ye) 銀行使用國際金融組織或外國政府轉貸資金發放的貸款;村鎮銀行使用主發起行存放資金發放的農(nong) 戶和小微企業(ye) 貸款,共六項貸款項(分子)將從(cong) 存貸比的計算中剔除。
同時,銀行對企業(ye) 或個(ge) 人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存單,以及外資法人銀行吸收的境外母行一年期以上存放淨額,被納入存款項(分母)。
分子減小,分母增加,[注冊(ce) 香港公司]無疑降低了存貸比對銀行的束縛,此次調整的力度仍低於(yu) 市場預期。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團隊周一發布報告指出,銀監會(hui) 本次調整貸存比,整體(ti) 看分子端的調整與(yu) 市場基本吻合,但分母端沒有納入同業(ye) 存款。在分母沒有納入同業(ye) 存款的情況下,貸存比調整的力度低於(yu) 此前預期。
報告表示,由於(yu) 非銀行對銀行同業(ye) 存款體(ti) 量龐大(目前超過6萬(wan) 億(yi) ),無論對貸存比本身還是納入貸存比後繳納法定存款準備金對資金麵的影響都比較大,因此可能需要監管機構層麵更多共識才會(hui) 進一步推動同業(ye) 存款納入貸存比和補繳存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