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考核鬆綁緩解銀行攬儲壓力 理財季末效應減弱

      日前,銀監會(hui) 發布通知,7月1日起,對商業(ye) 銀行存貸比計算口徑進行調整。分析師表示,這次調整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季末、年末的攬儲(chu) 壓力,從(cong) 而進一步影響理財產(chan) 品市場。

      “此次調整方案未改變存貸比的基本計算規則,[注冊(ce) 公司]有助於(yu) 商業(ye) 銀行將更多的信貸資源用於(yu) 支持實體(ti) 經濟。”銀監會(hui) 表示,將觀察存貸比計算口徑調整對銀行經營行為(wei) 和金融市場 的影響,對於(yu) 存貸比出現異動的銀行,將視情形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監管套利。

      “此次調整被市場視為(wei) 又一次"微刺激",但並未取消75%的存貸比監管"紅線"。”銀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認為(wei) ,此次通過減少分子項、做大分母項,緩解銀行的存貸款考核壓力。從(cong) 具體(ti) 的分子減少項目來看,主要是涉及“三農(nong) ”和“小微企業(ye) ”貸款,這也是進一步延續了定向降準的政策方向,引導資金流向“三農(nong) ”和“小微企業(ye) ”,有利於(yu) 刺激實體(ti) 經濟發展。

      殷燕敏指出,此次調整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銀行季末、年末的攬儲(chu) 壓力,“不過,此次調整釋放的資金量依然有限,對於(yu) 降低整個(ge) 社會(hui) 融資成本的影響力度也有限。”

      在殷燕敏看來,銀行75%的存貸比監管“紅線”並未取消,銀行依然存在時間節點的存貸款考核要求,短期內(nei) ,銀行在季末、年末的時間節點拉存款攬儲(chu) 的現象不會(hui) 完全消失,這也意味著,未來銀行在季末、年末時點慣用的高收益理財產(chan) 品攬儲(chu) 手段也難以完全消失。“不過,由於(yu) 此次調整,銀行的存貸比將出現集體(ti) 下調;未來銀行攬儲(chu) 也可以通過積極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等其他方式進行。因此,銀行在季末、年末等時間節點上對資金的需求壓力將減小,銀行利用短期高收益理財產(chan) 品進行攬儲(chu) 的行為(wei) 將得到明顯抑製,季末效應對銀行理財產(chan) 品的收益影響,將會(hui) 有所減弱。”

      “對投資者而言,[注冊(ce) 離岸公司]未來市場資金有望繼續保持相對寬鬆的狀態,銀行理財產(chan) 品以及互聯網理財產(chan) 品的收益都將繼續保持下行態勢,未來理財市場季末效應也將減弱。”銀率網分析師建議,當前手中有閑置資金的投資者,如果對流動性要求較低,盡量選擇中長期限的高收益率產(chan) 品,以鎖定當前的高收益。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