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yi)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上提交的一份審計報告顯示,在2013年6月底至2014年3月底,重點審計的9省本級債(zhai) 務借新還舊數額較大。2013年6月底至2014年3月底,9個(ge) 省本級和9個(ge) 市本級政府償(chang) 還到期債(zhai) 務舉(ju) 借新債(zhai) 579.31億(yi) 元,但仍有8.21億(yi) 元逾期未還。這意味著違約已經出現。
審計報告顯示,目前,[注冊(ce) 香港公司]各類政府性債(zhai) 務管理分別由財政部不同業(ye) 務司局負責,尚未歸口統一管理,境外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等製度也不夠健全,個(ge) 別地方債(zhai) 務舉(ju) 借和使用不規範。審計的9個(ge) 省本級和9個(ge) 市本級政府性債(zhai) 務餘(yu) 額增長3.79%。
不過好消息是,債(zhai) 務比2013年前6個(ge) 月平均增速下降7個(ge) 百分點,9個(ge) 市本級由於(yu) 2013年土地出讓收入增長,債(zhai) 務負擔有所減輕。
201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中指出的六大主要經濟問題中,地方政府債(zhai) 務排名第二。2014年政府宣布推出試點計劃,允許10個(ge) 省份和城市發行總額為(wei) 1092億(yi) 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債(zhai) 券。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指出,盡管地方政府債(zhai) 券是個(ge) 可喜的舉(ju) 措,但具體(ti) 執行很困難。試點的成功有賴於(yu) 財政收支透明度、嚴(yan) 格的地方政府預算限製、客觀的風險評估和基於(yu) 風險的定價(jia) ——所有這一切都涉及更廣泛的結構性改革。
劉家義(yi) 提交的審計報告顯示,2014年,從(cong) 審計情況看,財政部等部門和相關(guan) 地方加強了債(zhai) 務統計、對賬及風險分析預警等工作,地方政府性債(zhai) 務增長有所放緩。但扔存在的問題有三點:一是政府性債(zhai) 務管理製度尚不健全。審計的9個(ge) 省本級和9個(ge) 市本級中,2個(ge) 未製定政府性債(zhai) 務綜合管理製度,9個(ge) 未製定政府性債(zhai) 務風險預警製度;二是省本級債(zhai) 務借新還舊數額較大;三是個(ge) 別地方債(zhai) 務舉(ju) 借和使用不規範。審計發現,2013年6月底以來,4個(ge) 市本級違規由政府擔保或不合規抵押融資157億(yi) 元,違反合同約定將108.62億(yi) 元債(zhai) 務資金用於(yu) 房地產(chan) 開發、項目資本金或其他項目建設等。此外,4個(ge) 省市本級還通過非公開定向融資工具、私募債(zhai) 等新方式舉(ju) 債(zhai) 69億(yi) 元。
雖然地方自主發債(zhai) 試點已經展開,但短期內(nei) 的效果可能有限。
朱海斌指出,地方政府債(zhai) 券的發行額度由中央政府分配,從(cong) 2014年中央政府為(wei) 地方政府設立的4000億(yi) 元人民幣的額度中撥出。[香港公司注冊(ce) ]此次試點與(yu) 以往做法有所不同。過去,財政部代表地方政府發行和償(chang) 還債(zhai) 券;現在,地方政府將全權負責發行和償(chang) 還自己的債(zhai) 券。債(zhai) 券最長期限將由7年延長至10年(5、7、10年期債(zhai) 券的比例是4:3:3),必須進行債(zhai) 券評級,而不是可評可不評。
“這一行動是在解決(jue) 地方政府債(zhai) 務問題上邁出的具有鼓舞作用的一步。它為(wei) 地方政府打開了一扇新的融資渠道。”朱海斌稱,以地方政府債(zhai) 券取代融資平台,以明確的責任替代隱含的責任,和對於(yu) 債(zhai) 券評級的要求,將提高財政透明度,促進地方政府的財政自律。而且,延長債(zhai) 券期限將降低地方政府債(zhai) 務期限不匹配的風險。
不過從(cong) 實際效果看,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jue) 。在試點階段,地方政府債(zhai) 券規模很小,而且中央政府很可能沿用配額製度以避免地方政府過度借貸。例如,在2014年的試點計劃中,大部分省份的發債(zhai) 配額甚至不足以支付貸款利息。從(cong) 近期看,預計地方政府債(zhai) 券將與(yu) 其他融資方式(包括公司債(zhai) 券——又稱城市投資債(zhai) 券)並存,共同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政府將繼續區分存量問題和流量問題,這意味著避免現有地方政府債(zhai) 務違約的動機依然很強。
中誠信國際分析師閆文濤長期關(guan) 注地方債(zhai) 務風險,他指出,目前地方債(zhai) 所反饋出的風險需要警惕。在當前財政收入放緩的背景下,財政支出的剛性會(hui) 進一步加大今年地方政府的償(chang) 債(zhai) 壓力。土地房地產(chan) 市場的景氣下行,對地方政府融資有較大影響,總的來看,這種影響也分為(wei) 兩(liang) 大類,一個(ge) 是土地市場的不景氣對於(yu) 地方財政的影響,不考慮中央的轉移支付,地方有52%的收入是要靠土地和房地產(chan) 來支撐。二是對平台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的影響,土地市場的不景氣可能削弱平台企業(ye) 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另外大部分的平台企業(ye) 靠這種土地抵押來獲得銀行貸款或者是獲得一定的信用征集。在這種情況下,土地的縮水也可能進一步打折信用征集的效果。
“一般地方政府的債(zhai) 務資金償(chang) 還除了土地出讓以外,還有企業(ye) 自身的一些現金流,但是現在的事實情況是截至2012年全國平均的以土地出讓收入作為(wei) 償(chang) 還來源的這部分債(zhai) 務占比為(wei) 37.23,我們(men) 也對各個(ge) 省份占比,對土地出讓依賴度進行梳理,發現有些省份對土地出讓的占比超過了50%,最高的浙江的達到66%。”閆文濤指出,這說明一個(ge) 很危險的信號,這些地區對土地和房地產(chan) 市場的下行的依賴度是很高的,尤其在當前土地房地產(chan) 市場下行趨勢比較明顯的情況下,這種償(chang) 還結構就會(hui) 有很大的風險,過於(yu) 單一集中的債(zhai) 務償(chang) 還結構會(hui) 進一步加大這些地區的地方債(zhai) 務風險敞口。
閆文濤稱,在新的融資環境下,[香港注冊(ce) 公司]相信未來地方債(zhai) 務債(zhai) 券市場品種會(hui) 更加豐(feng) 富,除了以前的城投債(zhai) 之外,還會(hui) 相繼出現一些地方債(zhai) ,項目收益債(zhai) ,棚改專(zhuan) 項債(zhai) ,永續債(zhai) ,具體(ti) 的業(ye) 務過程中也發現很多平台企業(ye) 願意做這種永續債(zhai) 。
債(zhai) 券種類多元化的同時,債(zhai) 券的發行主體(ti) 也會(hui) 更加多元,除了之前的平台企業(ye) 之外,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國有控股企業(ye) 也揮發性棚戶區改造的專(zhuan) 項債(zhai) 券,另外還有一些項目債(zhai) 對應的專(zhuan) 門成立一些SPV這種項目公司。
他認為(wei) ,雖然剝離地方政府融資功能是平台企業(ye) 未來發展的一個(ge) 主要方向,但是短期內(nei) 是比較難以實現的,融資平台仍將是未來最主要的舉(ju) 債(zhai) 主體(ti) ,但是在未來地方政府債(zhai) 務裏融資主體(ti) 和融資方式將會(hui) 逐漸多元,地方債(zhai) 和項目債(zhai) 將會(hui) 成為(wei) 地方債(zhai) 務發行的一個(ge) 重要補充,雖然現在是補充,相信未來這是建立以政府債(zhai) 券為(wei) 主體(ti) 的地方政府舉(ju) 債(zhai) 融資機製的實質性步驟,未來國內(nei) 會(hui) 建立地方債(zhai) 為(wei) 主導的地方債(zhai) 務發行體(ti) 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