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從100隻到9隻 百億規模基金數量驟降

  從(cong) 2007年至今,偏股型基金的數量從(cong) 221隻增長到633隻,但其中規模超過100億(yi) 元的產(chan) 品數卻從(cong) 100隻驟降至了9隻。

  “一家稱得上大型的基金公司,必須要有一隻以上百億(yi) 規模的旗艦基金。”基金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他對於(yu) 百億(yi) 基金數量減少持消極態度,因為(wei) 旗艦基金對於(yu) 公司品牌也是具有提升作用的。

  從(cong) 權益類產(chan) 品的整體(ti) 規模來看,[香港公司注冊(ce) ]與(yu) A股市場的走勢也息息相關(guan) 。

  2007年底,偏股型基金的總規模為(wei) 25361.40億(yi) 元,而一年之後,這一數值下降至了11279.74億(yi) 元。時至今日,偏股型基金的總規模依然停留在11416.27億(yi) 元。

  而偏股型基金曆年的業(ye) 績來看,與(yu) 滬深300相比,並無絕對優(you) 勢。

  今年以來,截至6月18日,滬深300的漲跌幅為(wei) -7.29%,業(ye) 績最差的偏股型基金仍跑輸10個(ge) 百分點,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的業(ye) 績為(wei) -17.19%。

  2007年,在A股市場出現狂熱的同時,基金也站在了巔峰。

  據好買(mai) 基金統計顯示,2007年,在221隻偏股型基金中,規模超過100億(yi) 的產(chan) 品數達到了100隻,數量占比為(wei) 45.25%,幾乎每兩(liang) 隻產(chan) 品中就有一隻百億(yi) 規模的。

  “從(cong) 供求關(guan) 係來看,基金是我國投資者重要的資產(chan) 配置方式,在07年前,我國投資者的投資途徑相對匱乏,基金作為(wei) 存款、股票以外的重要投資途徑,吸引了大批資金。”好買(mai) 基金研究員白岩表示,當時基金供給相對有限,供不應求使得基金規模迅速膨脹,大型基金的占比也相應被推高。

  但此後,百億(yi) 規模偏股基金的數量占比連年下降。

  今年一季度末,在633隻偏股型基金中,[香港注冊(ce) 公司]規模超百億(yi) 的偏股型基金已經不足10隻,數量占比僅(jin) 為(wei) 1.42%。它們(men) 是華夏紅利、廣發聚豐(feng) 、易方達價(jia) 值成長、華夏優(you) 勢增長、匯添富均衡增長、中郵核心成長、博時價(jia) 值增長、華夏回報和諾安股票基金,產(chan) 品規模從(cong) 156.70億(yi) 元分布至107.04億(yi) 元。

  “產(chan) 品數量的增多、創新產(chan) 品的出現,都是對傳(chuan) 統偏股基金的剝奪。”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市場沒有持續走牛,也是偏股型基金慢慢失血的原因。

  出現股災的2008年,也是偏股型基金快速縮水的一年。當時,在266隻偏股型基金中,超百億(yi) 規模的僅(jin) 有20隻,數量占比為(wei) 7.52%,與(yu) 2007年的盛況,相差甚遠。而這一現象,在2009年得到了修複,百億(yi) 規模產(chan) 品的數量回升至51隻,在328隻偏股型基金中,數量占比達到15.55%。

  除了股市不景氣之外,產(chan) 品的不斷推陳出新,也是資金流失的一個(ge) 原因。

  對此,好買(mai) 基金研究員白岩表示,“在2007年之後,銀行理財產(chan) 品、類固定收益信托、私募基金均得到了快速發展,對增量資金產(chan) 生了較大的分流作用,且這些產(chan) 品或因剛性兌(dui) 付、或因倉(cang) 位靈活,與(yu) 有底倉(cang) 限製的公募基金相比,具有一定優(you) 勢,從(cong) 而吸引大量存量資金轉換配置形式。”

  “從(cong) 國外經驗來看,[注冊(ce) 美國公司]還是會(hui) 有若幹明星基金公司的旗艦基金規模往往在百億(yi) 以上。”基金市場人士表示,這些基金主要投資於(yu) 藍籌品種、指數基金,或者是貨幣等固定收益基金。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