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1日,2014年全國共有9省市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月最低工資平均增幅約13%。
這是《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在各地陸續披露的信息基礎上作出的初步統計。據了解,人社部將在近期公布這方麵更詳細的信息。
統計結果顯示,今年已有重慶、陝西、深圳、山東(dong) 、北京、上海、天津、山西、甘肅等9省市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從(cong) 絕對數上來看,[BVI公司注冊(ce) ]全國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均為(wei) 上海,分別達到1820元和17元。其餘(yu) 三個(ge) 直轄市中,北京市為(wei) 每小時不低於(yu) 8.97元、每月不低於(yu) 1560元;天津為(wei) 每小時不低於(yu) 16.8元、每月不低於(yu) 1680元;重慶最低,為(wei) 每小時不低於(yu) 12.5元、每月不低於(yu) 1250元。
從(cong) 調增幅度看,今年最低工資漲幅收窄跡象比較明顯。上述9省市最低工資平均調增幅度約13%,為(wei) 近年來最低。2011年全國有24個(ge) 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達22%;2012年有25個(ge) 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下滑至20.2%;到2013年,全國有27個(ge) 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僅(jin) 為(wei) 17%。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yu) 漲薪同時出現的,是企業(ye) 持續攀升的招聘需求。前程無憂近日發布“2014年第二季度雇主招聘意願調查報告”,在調查企業(ye) 中,所有職位薪酬增長超過5%的雇主占30 .5%,一年前這一調查結果為(wei) 51.4%。不過,88.6%的受訪雇主表示將在今年第二季度招聘比去年同期更多的雇員,高於(yu) 今年第一季度的調查結果。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走訪勞務市場發現,最低工資的提高在為(wei) 勞動者提供保障的同時,也使得企業(ye) 工資支出壓力上升,並進一步加大了企業(ye) 經營難度。
在上海寶山區的一場招聘會(hui) 上,[注冊(ce) BVI公司]上海石洞口冶金設備修造有限公司打算招15名焊工、10名車工和10名生產(chan) 線操作工,焊工、車工月工資在3500元到4000元,與(yu) 去年年初相比已有一成以上漲幅,但招工依然不容易。
“看似最低工資線沒有意義(yi) ,但實際上一旦調整對企業(ye) 影響還是很大。”上海一家從(cong) 事電子配件生產(chan) 的公司經理蔣遠林告訴記者,目前勞動者期望收入和實際收入都要高於(yu) 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但由於(yu) 最低工資與(yu) 企業(ye) 多項其他用工成本直接掛鉤,因此企業(ye) 用工成本的上漲往往高於(yu) 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幅度。
“每次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公司的工人就會(hui) 要求漲薪,為(wei) 了留住工人,我們(men) 實發工資基本是跟著最低工資上調幅度走。”蔣遠林說,“除了工資上漲,社保支出水漲船高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ye) 的用工成本。對於(yu) 我們(men) 這些原本就不景氣的製造企業(ye) 來講,真的是雪上加霜。”
事實上,由於(yu) 關(guan) 聯著許多其他因素,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職工醫療期間待遇、試用期待遇、死亡後的贍養(yang) 標準以及部分省份的失業(ye) 保險基數均與(yu) 最低工資標準直接掛鉤,任何幅度的上調都將帶來企業(ye) 用工成本更大幅度提升。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當前國內(nei) 實體(ti) 經濟並不十分景氣,製造業(ye) 的冬天並未完全過去,一旦最低工資標準頻繁大幅上調,對企業(ye) 帶來的打擊可能是致命的。
但長期來看,薪資上漲的趨勢不會(hui) 改變,[注冊(ce) 馬紹爾公司]而中低收入人群將會(hui) 成為(wei) 受益最明顯的群體(ti) 。谘詢服務機構韜睿惠悅此前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經曆了近十年的“全球化”後,中國高管階層的平均收入增長空間已經有限,而中等及低收入人群、一線操作員工以及應屆畢業(ye) 生都是漲工資的熱點群體(ti) 。未來收入增長更集中於(yu) 中等及低收入人群,受其影響,中國在人力成本上的優(you) 勢正進一步減弱,這將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