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製度已建立,但養(yang) 老金水平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值都被認為(wei) 偏低。人社部和民政部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金月人均隻有81元,還不到城市低保金的七分之一,是農(nong) 村低保金的三分之一。
國務院年初發布《關(guan) 於(yu) 建立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製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農(nong) 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nong) 保)和城鎮居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以下簡稱城居保)兩(liang) 項製度合並,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立統一的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以下簡稱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保險)製度。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統計,[香港公司注冊(ce) ]截至今年三月份,全國新型農(nong) 村和城鎮居民社會(hui) 養(yang) 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86億(yi) 人,已有超過1.33億(yi) 城鄉(xiang) 老年居民按月領取養(yang) 老金。
然而,在目前的居民消費水平下,居民養(yang) 老保險的實際保障效果受到質疑。根據《意見》,目前個(ge) 人繳費標準設為(wei) 每年100元至2000元12個(ge) 檔次。按當前的待遇計發水平進行測算表明:如果居民選擇按每年100元最低檔次繳費,政府補貼按照30元計算,假定利率按照3.5%計算,繳費年滿15年後,個(ge) 人賬戶養(yang) 老金總金額為(wei) 2508元,達到領取待遇年齡後,參保人能夠領取養(yang) 老金中的個(ge) 人賬戶養(yang) 老金部分為(wei) 2508/139=18元,加上55元的基礎養(yang) 老金,參保人每月能夠領取的養(yang) 老金總額為(wei) 73元。
事實上,從(cong) 待遇標準調整機製來看,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保險合並後養(yang) 老金標準調整幅度並不大,與(yu) 城鎮職工養(yang) 老保險、城鄉(xiang) 低保等製度的標準保障水平調整幅度相比還相距甚遠。
據人社部統計數據測算所得,2012年,我國城鎮職工人均養(yang) 老金水平約為(wei) 2.06萬(wan) 元,新農(nong) 保為(wei) 859.15元,兩(liang) 者相差近24倍。民政部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保障標準為(wei) 373元,月人均補助252元,合計月人均可獲得625元;農(nong) 村低保對象月人均保障標準為(wei) 202元,月人均補助111元,合計月人均可得到313元。與(yu) 此相比,2013年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金月人均則隻有81元,還不到城市低保金的七分之一,是農(nong) 村低保金的三分之一。
“與(yu) 城鎮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製度相比,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金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值都是偏低的。”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慶波表示,從(cong) 繳費水平來看,2012年人均繳費水平隻有169元,這與(yu) 2012年“城職保”的人均繳費0.72萬(wan) 元相比,繳費水平隻是後者的零頭。這樣的養(yang) 老金水平,無法負擔起老年經濟保障的重任,而這樣的繳費水平,對於(yu) 赤貧人群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高慶波認為(wei) ,種種現象反映出了新農(nong) 保製度和城居保製度兩(liang) 者的定位並不清晰:“現在的新農(nong) 保支付基本上是財政的轉移支付。顯然,這一製度不是保險製度,它主要是一種福利製度,盡管它的名字叫做養(yang) 老保險。”
對於(yu) 居民養(yang) 老保險保障水平不足的質疑,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yi) 表示,這一現狀是客觀的,畢竟製度從(cong) 試點到全麵鋪開時間很短,待遇水平的提高要循序漸進:“對於(yu) 廣大農(nong) 民來講,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靠土地的收益和家庭收入,當然也包括家庭成員到城市打工工資性的收入,基本養(yang) 老金可以說隻是補充性的收入。”
而對於(yu) 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保險製度待遇水平的提高,[美國公司注冊(ce) ]《意見》也做出了安排:要求建立基礎養(yang) 老金最低標準正常調整機製,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jia) 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全國基礎養(yang) 老金最低標準。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研究員齊傳(chuan) 鈞認為(wei) ,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保險製度正在走向合並,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和城鎮職工養(yang) 老保險製度也有望啟動並軌改革,“大一統”養(yang) 老保險製度藍圖已經日漸清晰。
“當然,我們(men) 反對‘碎片化’製度,並不是說要用一個(ge) 製度覆蓋所有人群,而是在堅持多層次多支柱基本理念的基礎上,徹底消除因為(wei) 地域、戶籍和職業(ye) 差異而采取不同養(yang) 老金製度的安排。對於(yu) 那些存在繳費能力問題(非正規化就業(ye) )的人群,政府理應采取相應製度對他們(men) 加以覆蓋。”齊傳(chuan) 鈞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