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基金公司從(cong) 誕生之日起,就備受市場爭(zheng) 議,在大資管時代,在行業(ye) 競爭(zheng) 日益加劇的當下,大基金公司生存尤現艱難,更何況這些剛成立的新公司。人們(men) 很難想象,這些“小不點”到底有什麽(me) 辦法可以生存下去?事實上,經過這兩(liang) 年的發展,很多的次新基金公司已經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發展之路。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注意到,小基金公司發展到現在,的確是迎來了一個(ge) 新的發展階段。從(cong) 各基金公司披露的基金2013年年報中可以看到,盡管多數基金公司盈利依然顯得比較困難,但難以掩蓋小基金公司日益增強的生存能力。[注冊(ce) 離岸公司]“窮則思變”,這兩(liang) 年,小基金公司已經開始了多重創新,活躍度遠高於(yu) 大基金公司。
新公司“生存戰”中各顯神通/
生存是擺在所有新基金公司麵前的首要難題。
為(wei) 了生存,各家小基金公司紛紛出招。天弘基金2004年成立,八年的時間裏一直為(wei) 百億(yi) 的規模目標而“忙碌”。而憑著餘(yu) 額寶的橫空出世,這家此前還在百億(yi) 級別“掙紮”的小基金公司,截至去年底,一躍登上行業(ye) 老二的位子。
天弘基金和支付寶的合作,開辟了金融與(yu) 互聯網結姻的先河。業(ye) 內(nei) 猜測,目前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的規模已經突破了4000億(yi) ,躍居為(wei) 行業(ye) 老大。
當然,天弘基金憑借著“餘(yu) 額寶”在規模上的激增也隻是行業(ye) 的一個(ge) 個(ge) 案,對其他基金公司而言,靠著互聯網金融 “翻身”恐怕難以複製。但是,這卻給了新基金公司一絲(si) 希望,要生存要發展,必須求“變”。
另外,財通基金也是行業(ye) 內(nei) 發展很有特點的一個(ge) 小基金公司。2011年6月,財通基金成立之後,公司一直處於(yu) 燒錢的狀況。截至2011年底,公司虧(kui) 損6383萬(wan) 元,而財通基金的股東(dong) 似乎早有預料,在這之前就宣布擬將其注冊(ce) 資本金由1億(yi) 元增至2億(yi) 元。2012年,公司繼續虧(kui) 損5366.69萬(wan) 元。
此後,財通基金陸續發行了混合、債(zhai) 券、保本、指數、股票等不同類型的公募產(chan) 品。同時,財通基金更在專(zhuan) 戶業(ye) 務中勇於(yu) 突破,截至2014年2月末,已成功發行201單專(zhuan) 戶產(chan) 品,累計規模近200億(yi) 元,包括主動管理型專(zhuan) 戶、創新型的期貨類專(zhuan) 戶和定增類專(zhuan) 戶等類型。據了解,目前財通基金在子公司業(ye) 務方麵主要是在開拓專(zhuan) 戶業(ye) 務,子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沒有做太多的通道業(ye) 務。
“事實上,對於(yu) 公司來說,定增顯然是收入來源的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手段,另外,專(zhuan) 戶業(ye) 務的拓展也是財通基金目前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
其實,在2013年,財通基金就已經嚐到了定增的甜頭。據統計,從(cong) 2013年至今年3月底,財通基金成功參與(yu) 的定增項目達45個(ge) ,定增參與(yu) 額超百億(yi) 元,所投的定增項目接近百分之百盈利,總浮盈金額近30億(yi) 元。
與(yu) 財通基金在專(zhuan) 戶和定增上的發展不同,華宸未來基金比較癡迷類地產(chan) 信托業(ye) 務,而且顯得比較激進。公開信息顯示,華宸未來基金成立於(yu) 2012年3月21日,至今成立剛滿兩(liang) 年。
第一信托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華宸未來基金公司的子公司華宸未來資產(chan) 管理公司推出的4隻類房地產(chan) 信托產(chan) 品,已有3隻售罄。記者發現,這些項目均為(wei) 商業(ye) 地產(chan) 項目。
事實上,記者此前了解到,很多資產(chan) 管理機構在慢慢地撤出地產(chan) 項目。而華宸未來子公司在該領域的項目推進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注冊(ce) 香港公司]“對於(yu) 類地產(chan) 項目的收益而言,風險和收益成正比,風險越大,收取的費用(管理費)越高”,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
盈利之路依然艱難/
伴隨著證監會(hui) 政策上的放開和行業(ye) 的不斷發展,機遇也在不斷出現,小基金公司“船小好調頭”,在競爭(zheng) 日益加劇的今天,各出奇招,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各種路子。然而,這種努力還難以迅速改變虧(kui) 損的命運。
天弘基金憑著天弘增利寶一隻產(chan) 品,規模大幅上升,市場原先以為(wei) 天弘基金一定會(hui) 在2013年盈利豐(feng) 厚。其股東(dong) 內(nei) 蒙君正在2012年年報也曾預計天弘基金2013年度可實現盈虧(kui) 平衡。
不過,近期物產(chan) 中拓的一份非公開發行預案顯示,2013年天弘基金營業(ye) 收入達3.11億(yi) 元(未經審計),比2012年的1.14億(yi) 元增長1.73倍,但天弘基金整體(ti) 並沒有因此盈利,去年全年反而虧(kui) 了近244萬(wan) 元(未經審計)。雖沒能如期實現扭虧(kui) ,但是相比2012年,天弘基金的虧(kui) 損額度同比減少了84.11%。天弘基金對去年的虧(kui) 損給出的解釋是:餘(yu) 額寶的快速發展,讓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完善後台設備所致。 再以財通基金為(wei) 例,其股東(dong) 升華拜克年報顯示,財通基金2013年年營業(ye) 收入大幅飆升,達到25754.44萬(wan) 元,比2012年 的2470.38萬(wan) 元增幅高達9.43倍。雖然收入激增,但財通基金依然沒能實現盈利,升華拜克年報顯示,財通基金去年虧(kui) 損1295.58萬(wan) 元,不過虧(kui) 損額較2012年大幅收窄。
對於(yu) 收入激增的原因,升華拜克的解釋主要是財通基金2013年堅持以期貨專(zhuan) 戶和定增業(ye) 務為(wei) 特色的發展路線,完成163隻專(zhuan) 戶產(chan) 品的發行募集,資產(chan) 規模比上年大幅提升。
天弘基金和財通基金被市場給予極大期望,尚且未能盈利,其他小基金公司的經營狀況可想而知。
數據顯示,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後五名的為(wei) 華潤元大基金、長安基金、國金通用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以及華宸未來基金,全部為(wei) 規模較小的次新基金公司。
“小基金公司的確生存不易,實現盈利之路顯得異常艱難,但是,天弘基金和財通基金等特色化發展的路子,雖然沒有扭虧(kui) 為(wei) 盈,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沉澱,盈利也是指日可待”,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
創投爭(zheng) 搶公募基金牌照/
事實上,無懼基金公司的生存艱難,創投們(men) 仍然在不懈地努力,積極申請成立新基金公司。根據證監會(hui) 網站發布的最新一期基金公司管理公司設立申請公示表,3月共有3家基金公司申請,深圳市創新投資發起的紅土創新基金,[注冊(ce) 美國公司]昆吾九鼎投資與(yu) 北京同創九鼎投資共同發起的九泰基金,還有第一創業(ye) 證券和深圳市金和信投資合夥(huo) 企業(ye) 共同發起的創金合信基金。
其中,九泰基金的設立申請已獲得證監會(hui) 受理,其餘(yu) 兩(liang) 家基金因需補充申請材料,申請暫時未獲得受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待批的基金公司外,仍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籌備中。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獲批的基金公司已經有90家,有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今年公募基金公司的數量可能會(hui) 超過100家。
事實上,以前基金公司牌照稀缺,以及股權上的硬性限製,導致基金公司在發展上受到很大的限製。而伴隨著證監會(hui) 對基金行業(ye) 的逐步放開,任何機構都可以設立基金公司,尤其是在子公司業(ye) 務放開之後,更多的創投、私募還有證券公司都在積極地設立基金公司。尤其是創投公司,試圖通過基金公司子公司去發展更多的業(ye) 務。
“聽說基金公司子公司可牛了,什麽(me) 都能做。”這是一個(ge) 股權資產(chan) 管理公司內(nei) 部人員的言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數家基金公司正在積極籌備中。在公募已經成形的時代,再去發展公募業(ye) 務,似乎難以獲得比較大的發展,有利位置已經很難擠進去,所以大多申請成立基金公司的目的都是意在非公募業(ye) 務。比如子公司,對於(yu) 很多信托,券商都極為(wei) 有吸引力。
公募基金牌照依然稀缺,各機構仍有希望在公募基金市場中擁有一席之地,多數公司股東(dong) 可以接受三年以上的虧(kui) 損。
“大資管背景下,金融行業(ye) 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擁有更多可能性的同時也加劇了競爭(zheng)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