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近期養豬行業遭遇 “寒流”

養(yang) 豬行業(ye) 近期遭遇 “寒流”,生豬價(jia) 格已連跌16周。自國家啟動凍豬肉收儲(chu) 後,部分地區生豬價(jia) 格止跌回升,然而,市場供大於(yu) 求的格局並未得到有效緩解。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近期梳理陸續發布的一季度業(ye) 績預告發現,與(yu) 上年同期相比,A股生豬養(yang) 殖業(ye) 多家龍頭公司一季度業(ye) 績均由盈轉虧(kui) 。[注冊(ce) 香港公司]目前,三家養(yang) 豬A股上市公司按照最高額計算,共虧(kui) 損1.7億(yi) 元。

老白幹酒種豬銷售總經理徐德平向記者透露,去年10月份,老白幹酒的種豬銷售幾乎停滯,從(cong) 去年底開始,老白幹酒的種豬場每月都要向總部借款,以保持資金鏈不斷裂,“目前,已從(cong) 總公司調用了400萬(wan) 元左右的資金了”。

中國肉類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高觀認為(wei) ,生豬養(yang) 殖產(chan) 能過剩,是此次豬肉價(jia) 格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目前生豬養(yang) 殖行業(ye) 已經步入深度調整期。

老白幹酒月擲百萬(wan) “輸血”種豬場

生豬價(jia) 格持續下跌,損失最嚴(yan) 重的是上遊養(yang) 殖戶。

目前,老白幹酒公司旗下的繁育公司,擁有基礎母豬2200頭規模的種豬繁育基地。而這樣規模的種豬繁育基地,也在經曆行業(ye) “寒冬”的洗禮。

河北衡水老白幹酒業(ye) 股份有限公司斯格豬繁育公司 (以下簡稱繁育公司)總經理徐德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即便是努力經營,基地近期也要每個(ge) 月向老白幹酒總公司申請資金以緩解緊張的資金鏈。在徐德平看來,[注冊(ce) 美國公司]若是沒有總公司主營業(ye) 務獲利的支撐,繁育公司的經營也將變得很困難。

讓徐德平更感受到“寒意”的是從(cong) 去年10月到現在,繁育公司的種豬銷售幾乎處於(yu) 停滯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養(yang) 豬分為(wei) 三個(ge) 階段:配種母豬懷孕產(chan) 子、小豬階段以及育肥階段。種豬是育肥以後篩選的優(you) 良品種,剩下的非種豬便是種豬育成的副產(chan) 品——肥豬,主要是食用,養(yang) 好後將送到屠宰場。

但是,由於(yu) 生豬行情不好,其副產(chan) 品肥豬和送往屠宰場的母豬的價(jia) 格大幅下滑,“賣一頭虧(kui) 一頭”。徐德平向記者介紹,按照現在的情況,每賣出一頭100公斤的肥豬,就會(hui) 虧(kui) 損500塊錢。

繁育中心的主業(ye) ——種豬的銷售也麵臨(lin) 停止,育肥階段的數量激增,直接導致了育肥舍密度增加,加深了繁育公司的虧(kui) 損程度。徐德平告訴記者,出欄的種豬和肥豬的比例基本上是1:2。種豬若全能賣出去,肥豬價(jia) 格低一些,還是可以賺錢的。但是現在,種豬的收益隻能填補肥豬虧(kui) 損的一半,根本無法盈利。

由於(yu) 有老白幹酒總部“輸血”繁育基地,倒還可以繼續維持運營。但是,對於(yu) 其他種豬養(yang) 殖中小戶而言,就沒有那麽(me) 幸運了。徐德平表示,很多中小種豬養(yang) 殖戶虧(kui) 損非常嚴(yan) 重。

生豬行業(ye) 深度調整

除了老白幹酒,A股生豬養(yang) 殖業(ye) 多家龍頭公司一季度業(ye) 績均由盈轉虧(kui) 。

有“中國養(yang) 豬第一股”之稱的雛鷹農(nong) 牧公告稱,預計一季度公司淨利潤虧(kui) 損8160萬(wan) 元至9792萬(wan) 元,而上年同期還錄得盈利達5440萬(wan) 元;[注冊(ce) 開曼公司]河南牧原股份則於(yu) 日前發布業(ye) 績修正公告,將此前預計的一季度淨利潤變動區間2331.60萬(wan) 元至3497.40萬(wan) 元,修正為(wei) 虧(kui) 損4500萬(wan) 元至6500萬(wan) 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914.50萬(wan) 元。大康牧業(ye) 則預告一季度虧(kui) 損300萬(wan) ~500萬(wan) 元。按最高預虧(kui) 額計算,三家公司的虧(kui) 損額度接近1.7億(yi) 元。

在高觀看來,豬飼養(yang) 行業(ye) 遭遇“寒冬”的原因,是由於(yu) 2011年肉價(jia) 飛漲,使得資本進入導致產(chan) 能過剩。而現在行業(ye) 低迷,則標誌著豬飼養(yang) 行業(ye) 與(yu) 白酒行業(ye) 一樣,進入了調整期。

不過,此次調整對整個(ge) 行業(ye) 的健康發展不全是壞處。高觀稱,在“十二五”規劃中,截至2015年,豬肉產(chan) 量占肉類產(chan) 量的比重應該下降到63%。據今年3月末的最新數據,豬肉產(chan) 量占肉類產(chan) 量的比重為(wei) 64.3%,與(yu) 規劃不符。通過此次調整期,可以讓豬肉在肉類產(chan) 量比重降回63%,保證國內(nei) 健康的肉類產(chan) 業(ye) 結構。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