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是央行宣布放寬人民幣對美元波幅的首個(ge) 交易日,央行以上調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jia) 25個(ge) 基點表明立場,但即期市場收盤價(jia) 卻相對中間價(jia) 下行0.75%,再創日內(nei) 跌幅新高。
不過盡管短期內(nei) 市場上空盤情緒主導,[注冊(ce) 法國公司]但長期基於(yu) 經濟基本麵因素等評估,主流觀點仍看漲人民幣。
收盤價(jia) 較中間價(jia) 大跌460點
上周六央行宣布人民幣對美元日內(nei) 波幅由原來的1%擴大至2%。隨後就有機構分析稱,在中國經濟數據走軟的背景下,人民幣波幅擴大將會(hui) 導致人民幣進一步走弱。
話音未落,周一市場立即上演空頭積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即跌,並持續震蕩下行,最終以6.1781收盤,比前一交易日6.1502的收盤價(jia) 下行279個(ge) 基點,跌幅0.45%;比當日中間價(jia) 大跌460個(ge) 基點,日內(nei) 跌幅為(wei) 0.75%,跌幅創出曆史新高。加上前期連續幾周的跌勢,目前人民幣匯價(jia) 已經回到2013年4月底的水平。
周一的人民幣大跌從(cong) 央行公布的中間價(jia) 來看顯然不能再度歸結為(wei) 央行引導所致。
央行周一早間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jia) 為(wei) 6.1321,比上個(ge) 交易日上行25個(ge) 基點。銀河期貨首席宏觀顧問、[法國公司注冊(ce) ]中國宏觀對衝(chong) 研究院院長付鵬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此中間價(jia) 水平顯示央行靜觀首日市場表現,但市場顯然沒有埋單,主要是對中國經濟心存疑慮。”
市場交易員的反饋也證實周一人民幣即期市場上人民幣空頭強勁,大量客盤購匯及止損盤一齊湧出,推動匯價(jia) 全天幾乎呈單邊下跌走勢,短線市場看空氛圍趨濃。
上海一家股份行的交易員表示:“當天購匯盤很強,美元幾乎是暢通無阻地上去了,幾家大行一直在買(mai) ,止損盤的出現也進一步加劇了美元漲幅。”
目前市場交易人士普遍的預測是,短線的一個(ge) 關(guan) 鍵位置在6.20,一旦該點位被擊穿,市場走勢可能會(hui) 更趨激烈,而屆時央行將會(hui) 通過大幅上調中間價(jia) 維穩。
與(yu) 在岸即期市場一致,人民幣離岸市場也在波幅擴大的首日上演下行態勢,但下行幅度遠不及在岸市場。
截至17日17:24,離岸人民幣市場CNH即期收盤價(jia) 為(wei) 6.1675,與(yu) 在岸即期收盤價(jia) 6.1781價(jia) 差擴大到106個(ge) 基點。
短期經濟風險
市場空頭情緒集中爆發主要緣於(yu) 當前中國經濟數據的疲軟引發對中國經濟的擔憂。
這種擔憂一方麵是中國1至2月份相對疲軟的經濟數據;另一方麵是中國當前可能存在大麵積爆發信用違約的風險。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1至2月份合成經濟數據,[注冊(ce) 意大利公司]總體(ti) 來看,各項經濟增長指標全麵回落,低於(yu) 市場預期,其中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6%,較去年12月回落1.1個(ge) 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0.3個(ge) 百分點;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17.9%,較去年12月回落1.7個(ge) 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3.3個(ge) 百分點;兩(liang) 個(ge) 數據均大幅低於(yu) 預期。
民生銀行研究報告認為(wei) ,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有降至7.5%以下的風險。另外,從(cong) PPI數據來看也顯示中國經濟放緩形勢已經確認,截至2月份數據PPI已經連續24個(ge) 月負增長。
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微博)認為(wei) ,本次放緩與(yu) 1999年連續31個(ge) 月的PPI負增長相比,市場出清更加緩慢,市場擔憂情緒仍將繼續;而同時管清友擔心在中國宏觀政策和微觀改革的期限錯配下,中國經濟可能遭遇“投資斷崖”,也就是投資率迅速下降的過程,從(cong) 而對經濟運行形成衝(chong) 擊。
與(yu) 經濟下行相關(guan) 的另一個(ge) 風險也就是日前熱議的大麵積違約風險,對這種風險的恐慌情緒日前已經在大宗商品市場引發了一輪砸盤效應。“盡管目前國內(nei) 發生類似美國雷曼兄弟破產(chan) 的概率仍然很低,但海外投資者的確對此表示擔心。”日前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Bruce Kasman)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如是說。
在央行引導人民幣貶值、中國經濟下行以及違約風險提高的背景下,全球數據公司EPFR的跟蹤數據已經顯示截至3月12日的當周,中國基金流出規模高達8.78億(yi) 美元,占亞(ya) 洲基金流出規模的62.7%。
人民幣預期分化
早在本輪人民幣貶值之初,[注冊(ce) 德國公司]對於(yu) 央行的引導行為(wei) ,市場就有多重解讀:分化人民幣走勢預期,擴大波幅以及打擊熱錢流入,從(cong) 現在來看基本上已經一石三鳥,尤其是人民幣雙邊波動的預期已經深入人心。
相比之前的單邊升值預期,人民幣走勢已經出現分化。
瑞銀研究報告就表示,從(cong) 經濟基本麵來看人民幣已不存在低估,預計今年人民幣不太可能繼續升值。“2013年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占GDP的比重從(cong) 2007年的10%下降至2.1%(如果對出口高報、即隱藏在貿易活動中的那部分資本流入進行調整後,這個(ge) 比重甚至會(hui) 更低)。考慮到中國儲(chu) 蓄率較高,這說明人民幣匯率已基本處於(yu) 公允水平。”
花旗銀行的研報也認為(wei)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接近均衡水平,未來12個(ge) 月市場或將測試央行可容忍的波動範圍。花旗還表示,從(cong) 長遠來看,人民幣可能將升至6以下,但單邊升值的可能性較小;長期而言,繼續預期人民幣於(yu) 2020年前成為(wei) 全球第三大貨幣。
當然仍然看漲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機構也存在,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Bruce Kasman就表示人民幣長期仍然上行,摩根大通對今年年底的預測是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