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攀升、經濟下滑、政治動蕩……新興(xing) 市場自1月底以來正遭遇新一輪危機。僅(jin) 1月29日~2月5日一周內(nei) ,新興(xing) 市場股市流出的資金規模達64億(yi) 美元,創出自2010年10月以來單周流出規模最高紀錄,而南非、印度、土耳其央行更是先後無預警加息,試圖減緩資金外逃的壓力。
本輪動蕩反映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和貨幣政策[西安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的最新動向做出的調整,其核心推動因素是美聯儲(chu) 開始逐步縮減量化寬鬆(QE)。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本輪動蕩將好似洪水猛獸(shou) 般衝(chong) 垮新興(xing) 市場中的所有國家,畢竟支撐新興(xing) 市場國家崛起的根本要素並未發生改變。
危機或將蔓延至新興(xing) 市場外部
新興(xing) 市場資金逃離以及市場動蕩早在去年5月下旬後就已開始,進而產(chan) 生了所謂的“脆弱五國”(Fragile Five),即巴西、南非、印度、土耳其和印尼。而在今年來的本輪危機中,更多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正卷入其中。
近半個(ge) 月來,包括阿根廷、土耳其、烏(wu) 克蘭(lan) 、印度、委內(nei) 瑞拉、印尼、南非、巴西等在內(nei) 的新興(xing) 市場國家,都出現了貨幣迅速貶值的現象。其中,阿根廷比索的“墜落”令人觸目驚心:在短短兩(liang) 周時間內(nei) ,其跌幅高達22%。
盡管短期內(nei) 美國經濟增長動能有放緩跡象,但美聯儲(chu) 退出QE的大方向不會(hui) 改變。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新興(xing) 市場麵臨(lin) 的整體(ti) 風險正在加劇。
“今年或是新興(xing) 市場最危險的一年,[東(dong) 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目前的情形猶如1997年亞(ya) 太金融危機的前夜。”東(dong) 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
曆史上多次新興(xing) 市場危機都對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和市場產(chan) 生過較大影響。而目前,全球金融市場 相互影響的力度比任何時候都要大,因此沒有人能在新興(xing) 市場動蕩中豁免——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也很難再不考慮任何“溢出效應”,尤其是美聯儲(chu) 。
印度央行行長拉詹最近就批評說,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在政策上的自私自利部分導致了新興(xing) 市場的動蕩。但這些從(cong) 新興(xing) 市場流出的具有破壞性的資金,最終將會(hui) 傷(shang) 害到西方國家。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近日也表示,新興(xing) 市場今非昔比,在全球經濟中已舉(ju) 足輕重,因此新興(xing) 市場承壓最終會(hui) 通過貿易、金融渠道傳(chuan) 導至發達經濟體(ti) 。
悲觀情緒不必過度渲染
全球投資者對於(yu) 新興(xing) 市場的悲觀情緒正不斷蔓延,但也不乏片麵和過度渲染之詞。
值得強調的是,“新興(xing) 市場”這個(ge) 組合本身就不具有同質性,各個(ge) 國家的基本麵千差萬(wan) 別,單憑部分國家的市場動蕩來以偏概全,認為(wei) 新興(xing) 市場已經麵臨(lin) 全麵衰退,是非常片麵的。
盡管阿根廷等國家經濟增速放慢、通脹不斷惡化,中國、韓國、墨西哥、菲律賓等國家仍然表現得比較穩定。尤其是中國,並沒有出現人民幣大幅貶值的現象,通脹率也一直穩定在3%左右。
與(yu) 此同時,這種異質性很可能會(hui) 麵臨(lin) 進一步分化的趨勢,尤其體(ti) 現在各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上。
此外,作為(wei) 一個(ge) 國家應對資本外逃的終極武器,外匯儲(chu) 備的水平也非常重要。新興(xing) 市場的外匯儲(chu) 備已經從(cong) 1997年亞(ya) 洲金融危機時候占GDP不到10%上升到了去年的近30%。
更何況,在經曆了去年夏天的動蕩後,新興(xing) 市場已經或多或少獲得了類似的應對經驗。
俄羅斯聯邦財政部副部長阿列克謝·莫伊謝耶夫(Alexsey Moiseev) 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珠海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去年夏天的市場動蕩就是美聯儲(chu) 撤出QE給新興(xing) 市場的一次“彩排”,如今真的開始逐步退出,新興(xing) 市場已經有所準備。
從(cong) 長遠來看,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新興(xing) 市場國家應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改革,逐步擺脫過度依賴發達經市場的增長模式。
實際上,多數經濟學家相信,今天的動蕩並不能改變這樣一個(ge) 事實:未來幾十年,新興(xing) 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仍然要大於(yu) 發達國家,支撐新興(xing) 市場國家崛起的根本要素並未發生改變。
股市或將繼續承壓
宏觀經濟層麵的不確定性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未來新興(xing) 市場股市或將延續去年頹勢,在2014年繼續承壓。
英國最大退休基金管理公司Legal & General Investment Management環球股票策略師Lars Kreckel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去年美股投資者的回報高達30%,而新興(xing) 市場股票的投資者則哀鴻遍野,不同地區的損失在1%至15%之間。
Lars Kreckel說,過去三年來,新興(xing) 市場股票表現不佳,很容易讓投資者對這類資產(chan) 產(chan) 生兩(liang) 種想法:要麽(me) 是打賭新興(xing) 市場股票還有追趕的潛力,要麽(me) 就全盤放棄。但他認為(wei) ,現在並不是下注的最佳時機,因為(wei) 現在賣出已經太晚,但買(mai) 入又太早。
在他看來,新興(xing) 市場股票在全球股票資產(chan) 中具潛力的兩(liang) 大理由是:估值較低,且感興(xing) 趣的人不多。但不幸的是,目前新興(xing) 市場股市麵臨(lin) 的負麵因素要遠遠多於(yu) 正麵因素。隨著未來新興(xing) 市場可能還會(hui) 陸續受到壞消息的衝(chong) 擊,股市恐怕還將承壓。尤其是不少新興(xing) 市場股票指數都重倉(cang) 大宗商品相關(guan) 行業(ye) ,由於(yu) 礦業(ye) 產(chan) 能過剩以及中國經濟再平衡,相關(guan) 股票難以樂(le) 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