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連鎖店沃爾瑪近日在中國醜(chou) 聞不斷,繼“狐狸肉冒充熟驢肉”、“雞肉冒充牛肉”等質量問題後,央視又有報道稱,沃爾瑪存在一種“特批製度”,能讓缺乏資質和證照的企業(ye) 產(chan) 品進店銷售,而依照國家相關(guan) 法規,存在上述情況的商品均不得進入市場銷售。在美國不敢違法的沃爾瑪為(wei) 何敢在中國三番五次欺詐經營,屢犯不改?
筆者發現,沃爾瑪在中國的此類醜(chou) 聞已不是第一次了。[青島 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2011年的時候,就曾因“綠色豬肉”事件,沃爾瑪重慶10家分店停業(ye) 整頓15天,被罰款約269萬(wan) 元。根據重慶市工商局的通報,自沃爾瑪2006年入渝以來,因銷售過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虛假宣傳(chuan) 等行為(wei) ,被工商部門處罰了21次。
為(wei) 何一些自稱具有良好的“社會(hui) 責任品質”的跨國公司,在母國和中國的表現判若兩(liang) 樣,其中的原因值得細究。
筆者認為(wei) ,沃爾瑪之所以頻頻爆出醜(chou) 聞一方麵是企業(ye) 誠信缺失,另一方麵是違規成本低,無嚴(yan) 厲處罰措施,才會(hui) 使其受利益驅動,出現一而再,再而三的虛假欺詐事件的發生。因此,要維護消費者權益,必須對此類事件“零容忍”,無論是否造成健康危害以及危害大小,都應該進行嚴(yan) 罰,提高違規企業(ye) 的違法成本。
我們(men) 來看看其他國家的做法,在加拿大,幾乎所有的超市都會(hui) 在晚上結業(ye) 前的2-3個(ge) 小時內(nei) ,把當天或是第二天必須賣完的食物以非常低的價(jia) 格賣掉。[杭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那些即使打折後仍未賣完的食品就被當成垃圾處理了。如果因極個(ge) 別疏漏,沒有及時把過期食品下架,一旦被發現或收到顧客的投訴,他們(men) 會(hui) 馬上對那些漏網之魚進行處理,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和自己的聲譽。
英國《食品安全法》條例嚴(yan) 厲,一般違法行為(wei) 根據具體(ti) 情節就會(hui) 被處以5000英鎊的罰款或3個(ge) 月內(nei) 的監禁。情節和後果十分嚴(yan) 重的,最高會(hui) 處以無上限罰款或2年監禁。英國食品安全監管由聯邦政府、地方主管部門及多個(ge) 組織共同承擔。
當然,我國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非常重視,每年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專(zhuan) 項整治、對食品的常規檢測力度、樣本數量的監管力度的也非常強,我國的部分食品安全標準,比如微生物標準、菌群總數國標等,比發達國家要嚴(yan) 格得多。
但是,監管力度強不等於(yu) 政府監管已到位、不會(hui) 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我國目前還存在很多食品安全問題,從(cong) 農(nong) 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鏈條尚未形成,多個(ge) 監管環節存在漏洞,監管缺乏科學性,監管過程不夠透明等。
因此,監管部門必須要高擎法律之劍,才能觸痛那些“沃爾瑪們(m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