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多省僅提到三公經費下調 未公開削減數據

最近一段時間,各地相繼召開地方兩(liang) 會(hui) ,三公經費削減情況成為(wei)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會(hui) 議一致同意關(guan) 於(yu) 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zhong) 的八項規定。從(cong) 這一天起,勤儉(jian) 節約成為(wei) 政務活動的基本要求。

如今,距離八項規定的出台已經近14個(ge) 月,各地都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20個(ge) 省(區、市)拿出數據,[杭州香港公司注冊(ce) 查詢服務]會(hui) 議削減最高達50%

按照八項規定的要求,各級政府要精簡會(hui) 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範出訪活動,嚴(yan) 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guan) 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

八項規定出台後,各地政府都開始從(cong) 公務接待、公務會(hui) 議等支出上下功夫。正是從(cong) 2012年底開始,之前一直火爆的高檔餐飲冷了下來,花卉租售市場冷了下來,高端禮品市場也冷了下來。

在我國,公務接待費用、公車購置及運行費用、公務人員因公出國(境)費用被稱為(wei) 三公經費。

中國青年報記者對全國多個(ge) 省市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查閱,結果發現,有些省市給出了削減三公經費的數據,有些省市尚未公開相關(guan) 信息。

截至記者發稿時,全國31個(ge) 省(區、市)中,共有十餘(yu) 個(ge)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布了2013年三公經費的削減情況。

其中,北京市市級部門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壓縮1.27億(yi) 元;重慶市市級三公經費壓縮25%;河北省省直機關(guan) 三公經費支出比上年壓減6%左右;浙江省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5%;福建省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3.5%;西藏自治區三公經費支出下降25%;陝西省省級部門三公經費支出下降11.3%;青海省省級三公經費壓減5%;河南省省級三公經費壓減12.2%;甘肅省壓縮三公經費20%以上;遼寧省省級三公經費支出同比下降17%;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務接待下降35%。

還有一些省(區、市)拿出了“一般性支出”、“行政經費”等削減的數據。

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本級壓減一般性支出1.3億(yi) 元;貴州省壓縮5%行政經費;山西省壓減部門一般性支出1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壓縮自治區本級一般性支出21.7億(yi) 元。

會(hui) 議、活動的削減是2013年各地下大力氣做的一件事,9個(ge) 省(區、市)在會(hui) 議、活動的削減上都拿出了成績單。從(cong) 記者的統計來看,在公開會(hui) 議數量削減的地方政府中,會(hui) 議削減最高的達到50%,文件削減最高的同樣達到50%。

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年文件簡報和自治區級會(hui) 議分別減少50%和40%;北京市召開的市政府常務會(hui) 、專(zhuan) 題會(hui) 、全市性大會(hui) 減少了40.4%,以市政府名義(yi) 舉(ju) 辦的活動減少了50%;重慶市取消節慶、論壇、展會(hui) 活動197項,政府係統會(hui) 議和文件簡報減少一半;上海市政府全市性大會(hui) 比2012年減少50%;湖南省全省性會(hui) 議比上年同期減少35.7%,省委、省政府層麵下發的文件數量比上年減少20%以上;福建省全省性文件數量同比下降14%;山西省壓減省直部門會(hui) 議經費20%;吉林省減少各類會(hui) 議40%,壓縮文件簡報50%;內(nei) 蒙古自治區政府會(hui) 議和發文數量分別減少14%和17%。

削減三公經費,政府部門做得合格不合格

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未公開削減三公經費的相關(guan) 數據。

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天津在2013年嚴(yan) 格落實八項規定,但並未給出公開數據。

廣東(dong) 省政府工作報告表示,政府的會(hui) 議文件簡報均大幅減少,政務接待進一步簡化、規範,但卻隻公開了兩(liang) 個(ge) 數據:省級考核檢查活動精簡82%、評比表彰活動精簡71%。

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三公經費明顯下降,但下降多少,並沒提供數據。

同樣的情況還有江蘇、雲(yun) 南、四川、山東(dong) 、黑龍江、江西等省。安徽省、海南省、湖南省尚未召開兩(liang) 會(hui) 。

相比而言,一些省會(hui) 城市、計劃單列市則拿出了自己在2013年的三公經費相關(guan) 數據。

廣州市給出的數據是,該市2013年會(hui) 議經費同比下降52%,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經費同比下降10%,公務接待費用同比下降30%。沒有新建樓堂館所,因公出國(境)經費同比下降24%,清理違規使用專(zhuan) 項資金9768萬(wan) 元。

深圳市2013年市政府下發公文減少30.3%,[查詢 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全市性會(hui) 議申報核減率83%,三公經費下降11.5%以上。該市本級各預算單位用當年財政撥款開支的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支出預計執行合計5.22億(yi) 元,而2012年三公經費實際執行數6.31億(yi) 元。

福州市2013年全市性會(hui) 議、文件簡報數量、三公經費分別下降20%、28%、13%。

成都市公務接待費下降51.4%,因公出國(境)費下降34.4%,下發文件和全市性會(hui) 議分別減少18.6%、12.2%。

“客觀地說,盡管2013年中央、地方政府在落實八項規定上都花了力氣,但看得出來,一些地方政府對公開三公經費相關(guan) 信息還是有顧慮。”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蔣洪說。

蔣洪從(cong) 2008年就開始呼籲陽光財政,多次呼籲地方政府公開三公經費。他表示,雖然看到了過去一年地方政府在這方麵的進步,但這種進步並不顯著。

“2013年中央在反腐問題上打蒼蠅、打老虎。相比之下,三公經費信息公開的成果沒有反腐的成果顯著。”蔣洪說,盡管多個(ge) 地方政府公開了三公經費數據,但人們(men) 對三公經費的含義(yi) 並不清楚,對數據的可靠性還有懷疑。

蔣洪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三公經費一直是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但多年來一直沒有詳細、清晰的數據和解釋。“到目前為(wei) 止,沒有人真正掌握所有地方政府的三公經費信息,從(cong) 去年經濟大環境的變化來看,三公經費一減,很多行業(ye) 都被波及,可想而知,這個(ge) 數字會(hui) 有多大。”

不過,對於(yu) 三公數據的含義(yi) ,許多公眾(zhong) 乃至專(zhuan) 家仍然感到困惑。比如公務接待費下降五成,意味著什麽(me) ?縮減了幾成算優(you) 秀?

蔣洪告訴本報記者,削減三公經費,政府部門與(yu) 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假設過去官員一頓豪華宴會(hui) 花3萬(wan) 元,如今削減到1萬(wan) 元,政府部門會(hui) 覺得力度很大了,但對公眾(zhong) 來說,費用依然太高。費用該削減多少、政府部門做得合格不合格,應該由社會(hui) 來判斷。“政府部門在三公數據的公開和解釋上做得還遠遠不夠。”

盡管多地尚未公開2013年三公經費相關(guan) 數據信息,但在對2014年的工作安排中,已經有多地政府表態要對三公經費繼續壓縮。

從(cong) 公開信息可以看到,多地政府2014年三公經費預算均有所下降。其中,廣東(dong) 、北京、湖北、上海、陝西等提出的壓縮幅度超過10%,浙江壓縮比例高達30%,廣西、山東(dong) 、江蘇、寧夏等地提出的壓縮幅度約為(wei) 5%。

政府賬單徹底公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ti) 製改革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汪玉凱表示:“整體(ti) 上來看,2013年各地在落實八項規定、削減三公經費上都作出了努力,三公經費也下降了不少。”雖然沒有一個(ge) 明確的數據,但從(cong) 過去一年高檔消費場所的冷清來看,落實八項規定是有成效的,一些社會(hui) 消費受到了衝(chong) 擊。但是各地方政府有差異,有的落實比較及時,動作也比較大,而有的可能觀望了一陣子,導致拿不出數據來。

中央八項規定提出了勤儉(jian) 節約的要求。在汪玉凱看來,這樣的規定不會(hui) 隻是一陣風,而會(hui) 是今後一項嚴(yan) 格的製度。

“2014年可能會(hui) 有更嚴(yan) 厲的要求,全麵改革的方案也要實施,這其中有三公經費控製、公車改革等內(nei) 容,各地都會(hui) 有相關(guan) 的布局。”汪玉凱說,在這些內(nei) 容中,有的製定了量化指標,有的雖然沒有量化指標,但也會(hui) 有嚴(yan) 格的要求。

在蔣洪看來,過去的一年,中央、地方政府采取的措施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涉及麵也是有目共睹,但這種自上而下式的內(nei) 部化監督方式還是需要轉化成製度性的變革,轉化成社會(hui) 的、公眾(zhong) 的監督,這樣才能使八項規定獲得持續的效果。

“內(nei) 部監督有必要,但有局限性,會(hui) 存在內(nei) 部的管理問題、利益糾葛問題,會(hui) 弱化這種監督,而社會(hui) 的、公眾(zhong) 的監督則會(hui) 把監督變成長效機製。”蔣洪說,社會(hui) 的、公眾(zhong) 的監督關(guan) 乎公眾(zhong) 的切身利益,是持續的,不會(hui) 是一陣風。

要做到社會(hui) 的、公眾(zhong) 的監督,就需要信息的公開。在蔣洪看來,辦法隻有一個(ge) ,就是把政府的賬單徹底公開。隻有公開了賬單,才能形成判斷。對政府三公經費該花多少?社會(hui) 才會(hui) 形成共識,從(cong) 而才能準確地製定三公經費標準。

這樣的信息公開,這些年來,從(cong) 中央到地方,正在逐步推進。

2009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之後,財政部第一次拿出了“國家賬單”,4張表格。2010年兩(liang) 會(hui) 之後,4張表格擴容到12張,這一年,有75個(ge) 部門亮出自家賬本。2011年,這個(ge) 數字增加到92個(ge) 。2012年,增加到97個(ge) ,同時,一些省級政府也開始公布預算信息。

“隻有公開了數據,才能真正形成社會(hui) 監督,才能真正把權力控製住,也才能讓公眾(zhong) 真正感受到政府部門的決(jue) 心與(yu) 成效。”汪玉凱說,但從(cong) 目前來看,政府部門在三公經費信息公開上做得嚴(yan) 重不足,公開的工作恐怕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