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一二線城市房價(jia) 瘋狂上漲,不少城市的房價(jia) 調控目標注定落空。
地方調控目標落空
國務院2013年初出台的“國五條”要求,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hui) 城市(除拉薩外)要製定並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jia) 格控製目標,建立健全穩定房價(jia) 工作的考核問責製度。
此後,北京、上海等地明確表示要保持房價(jia) “基本穩定”。廣州、深圳、廈門等多個(ge) 城市提出,當地新建商品住房價(jia) 格漲幅不高於(yu) 本年度城市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幅度。按照正常情況,居民收入漲幅一般低於(yu) 10%。
如今這些房價(jia) 目標看起來已經落空。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3年11月數據,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價(jia) 格已連續3個(ge) 月同比漲幅在20%以上;廈門、南京、西安、武漢等26個(ge) 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jia) 格同比漲幅達到或超過10%。
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網站數據顯示,[注冊(ce) 盧森堡公司盧森堡公司注冊(ce) ] 2013年深圳房價(jia) 均價(jia) 為(wei) 2159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4.2%。
為(wei) 了穩住房價(jia) ,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前後,17個(ge) 房價(jia) 上漲較快的城市出台了新一輪調控政策,二線城市大多重申了限購舉(ju) 措,但影響微乎其微。
北京中原地產(chan) 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wei) 說,這些措施雖然抑製了房價(jia) 加速上漲,但從(cong) 成交量看,市場依然火熱,一二線城市日光盤迭出。限價(jia) 等措施短期抑製了市場上漲,數據上可能得到降溫的假象,但這很可能導致今年更大的漲幅。
問責難落實
“國五條”提出的建立健全穩定房價(jia) 工作的考核問責製度能否“兌(dui) 現”,也成為(wei) 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焦點。
但在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問責很難落實。廣州市房協專(zhuan) 家委員、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告訴記者,問責的難點首先在於(yu) 缺乏一個(ge) 明確的標準,即到底以誰公布的數據為(wei) 準,這在當初提出問責時就沒有明確。
張大偉(wei) 說,很多城市都會(hui) 公布自己的住房均價(jia) ,不少地方將保障房、回遷房也計算在內(nei) ,導致房價(jia) 計算十分模糊。
廣州市官方數據顯示,調控後全市房價(jia) 漲幅從(cong) 去年一季度的24.4%下降至三季度的8%。網易房產(chan) 數據中心統計,2013年廣州十區兩(liang) 市一手住宅均價(jia) 同比上漲7%,均低於(yu) 統計局數據。
廣州中原地產(chan) 項目部總經理黃韜說,[注冊(ce) 盧森堡公司步驟]廣州和統計局的數據打架由來已久,廣州市的統計方式是簽約金額除以麵積,而國家統計局采取抽樣調查、同樓盤不同時間對比的模式。後者更能反映真實價(jia) 格。
實際上,廣州市8%的統計數據,除了限價(jia) 、限簽舉(ju) 措可能帶來的陰陽合同外,更為(wei) 主要的原因是廣州去年將增城和從(cong) 化納入統計數據中。
合富置業(ye) 首席市場分析師龍斌說,增城、從(cong) 化不限購,所以去年銷售麵積漲幅很大,占了廣州地區的30%以上,而從(cong) 化均價(jia) 不到中心區的五分之一,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全市房價(jia) 漲幅。
在龍斌看來,房價(jia) 調控目標是一個(ge) 短期行為(wei) ,今年有望淡化。 “經過這幾年的實施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yi) 。”張大偉(wei) 說。
一方麵高喊控製目標,另一方麵則高價(jia) 賣地。根據中原地產(chan) 研究中心統計數據,2013年全國40個(ge) 主要城市土地成交額高達14707億(yi) ,同比上漲45%。其中一線城市全部創造土地成交紀錄,同比漲幅更是突破156%。
張大偉(wei) 說,土地出讓金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樓市火爆時,地方政府更願意多賣地。隻要現有的財稅體(ti) 係不改革,不減少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目前的局麵就不會(hui) 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