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自貿區離岸金融破局關鍵

“我們(men) 正在籌備設立自貿區支行,計劃在2014年上半年正式開業(ye) 。”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的澳大利亞(ya) 和新西蘭(lan) 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澳新中國”)首席執行官兼行長李權表示。他認為(wei) ,目前外資銀行在華業(ye) 務的定位應集中在兩(liang) 點,一是幫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二是在境內(nei) 參與(yu) 金融市場創新,主要涉及利率市場化進程。[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

李權表示,澳新銀行的目標是成為(wei) 超級區域性銀行,在亞(ya) 太區任何國家的業(ye) 務範圍都不會(hui) 局限於(yu) 本土,更重要是如何支持當地的企業(ye) 到其他的地區發展。今年初,澳新銀行杭州分行開業(ye) ,成都分行正在申請中。

對於(yu) 人民幣國際化業(ye) 務寄望甚高,澳新中國如何下好這盤棋?

人民幣國際化棋至中盤
《21世紀》:利率市場化正在推進[新西蘭(lan) 公司注冊(ce) ],澳新中國如何應對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李權:總的來說,外資銀行在華業(ye) 務的定位集中在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幫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二是在境內(nei) 參與(yu) 金融市場。在這兩(liang) 方麵澳新銀行都在積極參與(yu) ,也希望監管部門的開放步伐可以邁得更快。

外資銀行參與(yu) 中國整體(ti) 金融市場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於(yu) 金融創新能力,對新產(chan) 品的風控把握能力強。這就與(yu) 中國目前推進的利率市場化密切關(guan) 聯。因為(wei) 利率在管製上的放開,必然給市場帶來進行金融創新的機會(hui) 。比如現在監管部門重點討論的大額存單、可轉換存單、資產(chan) 證券化等新產(chan) 品,以及隨之帶來的一級、二級市場交易以及人民幣利率掛鉤的新產(chan) 品等。

利率市場化既涉及金融業(ye) 穩定發展,也涉及境內(nei) 外息差而引發的套利問題。應該利用上海自貿區的優(you) 勢,形成離中國市場比較近、有境內(nei) 外人民幣參與(yu) 的市場,讓境內(nei) 外人民幣基於(yu) 市場化的供求關(guan) 係找到平衡點,更快實現人民幣基礎利率的曲線。

澳新中國是澳資銀行裏唯一的在華法人銀行,我們(men) 對中國市場的了解程度很深。從(cong) 我們(men) 與(yu) 監管部門的溝通情況來看,他們(men) 都鼓勵外資行更多地參與(yu) 本地市場的開放進程、新金融產(chan) 品的開發。

《21世紀》: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麵,澳新中國如何切入這一市場?

李權:包括澳新銀行在內(nei) 的外資行都非常關(guan) 注人民幣國際化。從(cong) 核心上分析,外資行參與(yu) 中國金融市場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是國際化網絡,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就是在亞(ya) 太區的網絡優(you) 勢。我們(men) 對跨境產(chan) 生的貿易流、資本流和財富流非常關(guan) 心,這些與(yu) 人民幣國際化有著密切的關(guan) 聯。

貿易融資業(ye) 務是澳新銀行的強項,現在很多貿易往來的融資都使用人民幣計價(jia) 。我們(men) 也在澳新的網絡中對人民幣業(ye) 務進行大量推廣、教育工作。今年我本人也三次飛到澳大利亞(ya) 出差,向當地的銀行客戶介紹中國經濟發展狀況、人民幣國際化趨勢。

另外在今年4月份,央行批準了人民幣與(yu) 澳元的直接兌(dui) 換交易,澳新銀行也是這項業(ye) 務的做市商。從(cong) 交易量方麵看是在不斷上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3月份,澳元(AUD)兌(dui) 人民幣(CNY)的即期交易,平均每月的成交金額為(wei) 1.36億(yi) 美元,平均每月成交114筆。但從(cong) 5月-10月份,平均每月的成交金額為(wei) 26.81億(yi) 美元,平均每月成交筆數為(wei) 1117筆,成交量上升非常明顯。

澳新銀行在人民幣與(yu) 澳元的直接兌(dui) 換交易的交易量排名中也很靠前。這也說明在澳元地區的實體(ti) 經濟中,對使用人民幣的認同度在逐步提高。澳新銀行在大洋洲的國家裏,也開始設立人民幣賬戶,提供相應的服務。

另一方麵,在香港市場上,澳新銀行也很積極參與(yu) 跟人民幣相關(guan) 的業(ye) 務,從(cong) 發債(zhai) 到市場交易等。我認為(wei) 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會(hui) 不斷向前發展。除了貿易項下的開放,央行在資本項下也逐步放開。比如人民幣保函業(ye) 務,允許中國企業(ye) 通過人民幣保函的形式在海外獲得融資,拓展海外業(ye) 務,這些都是外資銀行可以積極參與(yu) 的。

《21世紀》:你在澳大利亞(ya) 推介人民幣業(ye) 務時,當地企業(ye) 、機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有什麽(me) 看法?

李權:首先感受到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的企業(ye) 對中國整體(ti)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了解程度不足;其次他們(men) 對這塊業(ye) 務非常感興(xing) 趣,也很想了解人民幣業(ye) 務;再者他們(men) 雖然實際操作的量比較小,但是增長幅度比較快。譬如在一年多以前,澳新銀行在澳大利亞(ya) 並無多少客戶開設人民幣賬戶,現在已經有幾千家企業(ye) 客戶設立人民幣賬戶。

在澳大利亞(ya) 、新西蘭(lan) 兩(liang) 個(ge) 國家,人民幣在貿易項下的使用將會(hui) 發展很快,至於(yu) 大宗商品業(ye) 務,因為(wei) 它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jia) 還是以美元定價(jia) ,人民幣要想在此領域獲得優(you) 勢,需要國際金融格局的變化才能實現。

《21世紀》:現在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棋到中盤,對於(yu) 下一步的走向有何建議?

李權:一是,雖然現在海外已經有一定的人民幣,但存量仍要繼續增加;二是要解決(jue) 海外人民幣的使用問題,形成有效的人民幣回流母國機製。目前實行的清算行機製,隻解決(jue) 部分經常項下的人民幣使用。總的來看,現在人民幣在貿易項下的貨幣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未來的戰略目標應該是人民幣轉變成國際化的投資貨幣。

比如可以探討允許更多的外資企業(ye) 、機構來華發行人民幣債(zhai) 券,募集完成後既可以轉換成美元、澳元等貨幣,也可直接使用人民幣。這種做法也能幫助上海成為(wei) 以人民幣為(wei) 基礎貨幣的國際化金融中心。

上海自貿區:離岸金融實驗
《21世紀》:現在金融業(ye) 對上海自貿區非常期待,你覺得銀行在其中的機遇或業(ye) 務潛力在哪裏?

李權:從(cong) 自貿區目前的情況看,基本都與(yu) 服務業(ye) 相關(guan) 。服務業(ye) 又分為(wei) 兩(liang) 大類,一是與(yu) 貿易密切相關(guan) 的業(ye) 務,銀行首先要在自貿區做好這類客戶的金融服務,所以非常關(guan) 注在實體(ti) 經濟層麵,自貿區對貿易客戶的吸引力何在。

雖然有了負麵清單管理,但企業(ye) 在自貿區裏真正從(cong) 事的新業(ye) 務空間還在探討過程中。企業(ye) 進駐後還涉及大量上下遊的鏈條構建,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看清需求在哪裏。

綜合目前各方麵的信息判斷,與(yu) 大宗商品相關(guan) 的貿易進展會(hui) 比較快。因為(wei) 自貿區支持探索設立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和資源配置平台,又可匹配上海的港口優(you) 勢。當企業(ye) 做大宗商品相關(guan) 業(ye) 務時,銀行就提供相關(guan) 的金融服務。

二是在金融開放的方麵,自貿區正努力打造成為(wei) 限製更少的區域,但這需要出台更多框架性的監管內(nei) 容。澳新銀行對自貿區非常感興(xing) 趣,也正在籌備設立自貿區支行,如果不出意外計劃在2014年上半年開業(ye) 。現在監管部門支持外資銀行先在自貿區設立支行,然後再升級為(wei) 分行。

《21世紀》:在自貿區的金融開放方麵,市場對利率、匯率市場化是否可先行先試爭(zheng) 論較多,你在這方麵有何建議?

李權:對於(yu) 中資行來說,自貿區未來會(hui) 成為(wei) 中國進行離岸業(ye) 務的地區,中資行現在也在開始嚐試分帳管理等業(ye) 務。

上海嚐試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很有必要。[新西蘭(lan) 注冊(ce) 公司]但這涉及到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區內(nei) 的流動性從(cong) 何而來;二是如何實現境內(nei) 、外資金流動不受限製。我覺得第一步應該增加自貿區裏的企業(ye) 數量,現在自貿區裏的資金沉澱量並不算很大,需要有更多的實體(ti) 企業(ye) 參與(yu) ,甚至可以考慮將海外人民幣市場上多餘(yu) 的流動資金,回流到自貿區裏,這也增加了海外人民幣回流實體(ti) 經濟的新渠道。

未來海外人民幣的回流、境內(nei) 銀行在自貿區設分支機構帶來的資金、區內(nei) 企業(ye) 的資金沉澱,三者匯合很可能在當地產(chan) 生比較市場化的兌(dui) 換比率、資金成本,進而對國內(nei) 其他地區的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市場化起到標杆性作用。但這個(ge) 過程不會(hui) 一蹴而就,需要市場參與(yu) 者、地方政府、監管部門共同溝通。

《21世紀》:未來在自貿區的離岸業(ye) 務發展方麵,中資、外資銀行是否會(hui) 有競爭(zheng) 、合作的空間?

李權:中資、外資銀行之間更多是業(ye) 務合作關(guan) 係,並且空間會(hui) 很大。比如中資企業(ye) 到澳大利亞(ya) 投資礦產(chan) 、農(nong) 業(ye) 項目,這些項目的資金需求較大,項目本身的複雜程度、風險都很高。澳新銀行對當地市場很了解,可以提供項目投資目標、方式、結構等方麵的建議,當實際融資發生時,中外資銀行可以共同參與(yu) 。

在當地的投資企業(ye) 正式運營後,澳新銀行在提供賬戶設立、存貸匯等基礎銀行服務方麵就很有優(you) 勢,中資銀行則適合參與(yu) 批發類的業(ye) 務。

再比如現在上海農(nong) 商行獲批將自貿區支行升級為(wei) 分行,澳新銀行與(yu) 農(nong) 商行有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如果它要進行OBU(境外金融中心)業(ye) 務,勢必要與(yu) 海外的銀行進行業(ye) 務的聯動,澳新銀行會(hui) 是它首選的合作夥(huo) 伴。我們(men) 現在與(yu) 農(nong) 商行在零售、對公、貿易融資、外匯交易等業(ye) 務都有聯動,在自貿區裏也不會(hui) 例外。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