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央行重提加強流動性總閘門 政策口徑趨緊

   “重點是創造一個(ge) 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促使市場主體(ti) 形成合理和穩定的預期,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注冊(ce) 塞舌爾公司]在5日晚間發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在陳述下一階段政策思路時做了上述表述。這種表述第一次出現在央行報告中,被市場人士理解為(wei) 央行對6月末錢荒和前一階段貨幣市場利率上行的反思。

  對於(yu) 未來的政策操作,央行表示:“綜合運用數量、價(jia) 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強流動性總閘門的調節作用,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hui) 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這一表述與(yu) 《201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有明顯不同,增加了“加強流動性總閘門的調節作用”這部分內(nei) 容。

  專(zhuan) 家認為(wei) ,央行政策口徑的變化,印證了前期市場關(guan) 於(yu) 政策趨緊的判斷,表明央行未來將繼續堅持中性偏緊的政策取向。同時,“促使市場主體(ti) 形成合理和穩定的預期”的表態,更多是在提醒金融機構注意貨幣政策工具操作微調的可能,需強化自身的流動性管理。這種隔空喊話也頗有警示意味,市場流動性將再度充裕的預期破滅。

  央行同時表示,“合理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短期流動性調節等工具組合,管理和調節好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加強與(yu) 市場和公眾(zhong) 溝通,穩定預期,促進市場利率平穩運行”。這一表述也與(yu) 前期的政策聲明有較大變化,將常備借貸便利工具(SL F )提升到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 )之前,意味著其將更多傾(qing) 向使用SLF工具。

  常備借貸便利工具主要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使用對象主要為(wei) 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ye) 銀行。[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以7天期以內(nei) 短期回購為(wei) 主,操作對象為(wei) 公開市場業(ye) 務一級交易商中具有係統重要性、資產(chan) 狀況良好、政策傳(chuan) 導能力強的部分金融機構。

  而且,央行這次使用了“促進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的表述,此前則是“引導”。這一變化凸顯了央行對貨幣市場利率大起大落的警惕,也顯示出市場動蕩對政策決(jue) 策的反作用。

  在總結前期的政策操作時,央行表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著力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協調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

  不過,雖然央行堅持“不放鬆也不收緊”的說法,但近期公開市場操作的變化頗多。由於(yu) 外匯占款的高增長,央行10月17日至24日期間連續三期暫停了逆回購的放水動作。隨後,由於(yu) 貨幣市場資金緊張,央行在10月28日重啟了逆回購,但引導中標利率上行了20個(ge) 基點。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認為(wei) ,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漲價(jia) ”,體(ti) 現央行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上升的意圖,流動性預期管理的目的應該是為(wei) 了控製貨幣信貸規模。

  市場認為(wei) ,逆回購價(jia) 格上行意在提醒機構,不要認為(wei) 11月和12月會(hui) 出現流動性寬鬆的情形,央行隻願意維持緊平衡。央行此次重提加強流動性總閘門,將進一步強化這一市場預期。

  方正證券判斷,[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基於(yu) 外匯占款的大幅度流入將對貨幣信貸擴張造成壓力以及四季度麵臨(lin) 通脹高峰,央行大概率在貨幣政策上有所收緊。手段上央行可能更多采用公開市場回籠操作以對衝(chong) 外匯占款流入,雙方對衝(chong) 的結果是流動性將不如此前預想的寬鬆。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