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廂,關(guan) 於(yu) P2P網貸企業(ye) 出現兌(dui) 付風險、平台倒閉的消息此起彼伏,另一邊廂,以銀行為(wei) 代表的傳(chuan) 統金融企業(ye) 卻在加速布局網貸。近期,[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貸熱鬧非凡,招商銀行試水P2P業(ye) 務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P2P業(ye) 內(nei) 人士對傳(chuan) 統銀行的加入不僅(jin) 沒有恐慌,反倒因為(wei) 市場蛋糕擴大而興(xing) 奮不已,不過專(zhuan) 家分析銀行切入P2P網貸短期難以迅速做大,其真正意圖可能是監管套利。
6個(ge) 項目已融資1.29億(yi) 元
招商銀行近期在官方網站的“小企業(ye) e家”欄目上線投融資業(ye) 務,這一動作被視為(wei) 招行開始提供類P2P貸款的投融資服務:與(yu) 平時從(cong) 事間接融資不同的是,招行在這一業(ye) 務中主要充當“撮合”角色,業(ye) 務模式與(yu) 融合投資方、融資方的P2P平台類似。
記者看到,這個(ge) 名為(wei) “e+穩健融資項目”的投融資平台目前已完成6期項目發行、融資,6個(ge) 項目已經全部投滿,融資金額已經達1.29億(yi) 元。融資期限均在180天左右;約200個(ge) 投資人參與(yu) 出資,最低投資規模為(wei) 1萬(wan) 元,預期年化投資收益率為(wei) 6.10%~6.30%。
銀行要分食P2P市場,對現有的P2P網貸格局會(hui) 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人人聚財CEO許建文對本報記者表示,銀行進軍(jun) 互聯網金融是早晚的事,招行試水P2P網貸,正說明P2P網貸這一新興(xing) 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得到了傳(chuan) 統銀行的認可。
在具體(ti) 業(ye) 務層麵,許建文認為(wei) ,[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與(yu) 招行所經營的項目大多數屬千萬(wan) 級體(ti) 量的,而像人人聚財這樣的P2P網貸平台,80%以上項目,融資金額都不超過10萬(wan) 元,兩(liang) 者不存在衝(chong) 突,更多的是互補。
意圖創造增量中間業(ye) 務收入
更有網貸人士興(xing) 奮地表示,銀行的加入提高了P2P網貸行業(ye) 的社會(hui) 關(guan) 注度和認可度。
不過,東(dong) 方證券分析師金麟認為(wei) ,招行闖入P2P領域,其用意與(yu) 互聯網企業(ye) 相比恐怕有大不同,更可能是基於(yu) “監管套利”的意圖。所謂“監管套利”是指大型金融機構利用不同甚至相互衝(chong) 突的監管規則或標準,選擇監管相對寬鬆的市場展開經營活動,以此降低監管成本、規避管製和獲取超額收益。
“招行P2P服務可能是為(wei) 小微貸款需求另謀出路。撮合P2P貸款的收益率雖然明顯低於(yu) 自己投放小微貸款,但招行因此規避了貸款額度、存貸比、撥貸比等監管,從(cong) 而創造了一塊增量的中間業(ye) 務收入”,金麟判斷,隻不過收入規模短期難以迅速做大。
許建文表示,伴隨著金融巨頭的進入,央行等監管機構可能會(hui) 加快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貸的監管力度。
風險
P2P網貸市場仍“雜草叢(cong) 生”
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網貸行業(ye) 去年全年的成交量約300億(yi) 元,今年全年預計超過1800億(yi) 元。但在行業(ye) 熱鬧的背後,P2P網貸市場仍未擺脫“雜草叢(cong) 生”的亂(luan) 象。最新的消息稱,網貸平台風險近期密集爆發,多家平台資金鏈出現問題。僅(jin) 10月以來,就有5家平台無法提現,其中1家平台已經停止運營。
而銀行進入這一領域,[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又將承擔怎樣的風險?記者在招行的官網上看到,其發出的項目雖然明文約定招行“不對融資項目、融資人歸還本息承擔任何形式的擔保、保證責任”,但在項目圖標上均有“本息安全”的字樣。金麟認為(wei) ,這意味著招行在撮合流程中扮演著項目篩選和隱性擔保的角色,因此承擔聲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