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9月6日以來,反映銀行資金麵變化的shibor(同業(ye) 拆借利率)全線品種開始一路上行。以隔夜利率為(wei) 例,從(cong) 9月6日的2.95%上漲至3.56%,以1個(ge) 月期利率為(wei) 例,從(cong) 9月6日的4.48%一直飆升至18日的5.91%。
在經曆過6月“錢荒”之後,[注冊(ce) 新加坡公司]“銀行季末錢緊”再次挑起了人們(men) 脆弱的神經。與(yu) 之相印證的是,停貸再次回到市場的視線之內(nei) 。由於(yu) 額度極其緊張,往常要到年底才逐漸收緊的信貸額度已經從(cong) 9月下旬開始猛然踩住了急刹車。
“現在房貸申請,放款最少在1個(ge) 月以後,也許時間更長,這個(ge) 我們(men) 沒法向您保證。”購房者陸先生在銀行麵簽貸款時,得到了如此說法。事實上,遭遇銀行停貸的,遠不止房貸這一項。
一位股份製銀行北京分行零售信貸部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這並非個(ge) 例,各家銀行狀況都差不多。從(cong) 分行來說,雖然貸款審批業(ye) 務正常進行,但現實情況是,今年額度總行控製數量非常嚴(yan) 格,導致新增貸款額度大大不及貸款需求,所以排隊等額度、等放款的情況愈來愈明顯。”
房貸全部停了?
“一直在說停貸,都是謠傳(chuan) 。從(cong) 北京地區來說,是從(cong) 中秋前一周才開始普遍叫停的。”上述股份製銀行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本月前期貸款額度並沒有如此緊張。他同時透露,目前該行對信貸額度控製開始非常嚴(yan) 格,預計到月底,信貸額度都會(hui) 十分緊張。
據該負責人介紹,在去年年底,監管部門就要求部分商業(ye) 銀行控製項目貸款、固定資產(chan) 類貸款,“今年雖然這類貸款還在放,但新增貸款已經非常少。”
《華夏時報》記者近日以客戶身份走訪了北京國貿、三元橋、慈雲(yun) 寺以及十裏堡周邊幾家商業(ye) 銀行,以華夏銀行為(wei) 例,其下屬支行人員的答複是,房貸全部停掉,而個(ge) 人經營貸款還可以試著向分行報一下。
另外,包括民生銀行、興(xing) 業(ye) 銀行在內(nei) 的數家股份製銀行均表示:“房貸現在基本不做,往上報分行可能也批不下來。”而城商行包括南京銀行、杭州銀行則明確表示,“房貸全部停貸,到月底不再接受新增。”
一家國有銀行支行網點工作人員坦言,貸款申請還是正常走程序,但分行什麽(me) 時候批什麽(me) 時候放款,最快也得10月底了。他同時表示,現在房貸放款需要在分行係統內(nei) 登記排隊,如果資料齊全、審批順利能夠一個(ge) 月拿到款項,如果一直無法在係統裏排上隊,放款時間就難以保證。一般來說,城區房貸放款用時較長。
“申請貸款的卷宗已經堆積如山了,每天往分行跑就是協調關(guan) 係看能批幾筆就批幾筆。”據上述國有銀行下屬支行對口個(ge) 金業(ye) 務員工小許介紹,“從(cong) 中秋節前一周開始,口頭接到分行通知,暫停接受包括房屋類貸款(首套、二套)、消費類貸款、經營類貸款的審批。”
而對於(yu) 提交到分行的貸款申請,“一個(ge) 貸款申請要好幾道審批程序負責人簽字,各支行信貸員為(wei) 了盡量爭(zheng) 取點額度,都會(hui) 打點最初幾個(ge) 審批負責人。”小許告訴記者,所謂“打點”,說白了就是“好處費”,但在分行相關(guan) 人士那裏就變成了“加急費”。
“一筆單子如果要加急至少1000元。[新加坡公司注冊(ce) ]費用由貸款人承擔,即便收了加急費,貸款最終也可能不順利。”小許告訴記者,這都是行業(ye) “潛規則”。
至此銀行“停貸”從(cong) 傳(chuan) 聞變成現實。
本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各銀行總行已經給分支行下發信貸投放限額,並且與(yu) 往年按季度調控不同,今年總行將按月度控製分行新增信貸貸款投放規模和節奏,而一些銀行更是對信貸額度、存貸比等多項指標進行嚴(yan) 格監測。同時,從(cong) 多家國有銀行和股份製銀行來看,今年總行給出的9月份信貸額度基本比去年同期減少10%或以上。
銀行口徑矛盾
蹊蹺的是,對於(yu) “停貸”一事,銀行總行、分行至支行的內(nei) 部說法並不一致。
“原則上沒有停貸,審批工作正常進行。”某股份製銀行北京分行分管信貸審批的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澄清,與(yu) 上半年相比,從(cong) 三季度開始,銀行信貸投放的確減緩,“由於(yu) 多數銀行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厘定的貸款指標,三季度放款很正常,可以理解。”
以涉房貸款為(wei) 例,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金融機構新增房地產(chan) 類貸款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7326億(yi) 元,增量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7.1%。對比2012年全年,金融機構房地產(chan) 類貸款增加1.35萬(wan) 億(yi) 元。“這意味著今年上半年的涉房類貸款幾乎與(yu) 去年全年相當。而在這其中個(ge) 人住房貸款幾乎占到80%。”上述分管信貸審批的負責人坦言。
“目前不是‘停貸’,隻是進行合理必要的風險資產(chan) 調控。”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信貸投放已經力度很大或者已經完成全年貸款目標的行業(ye) 會(hui) 有適當的限製;對於(yu) 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支持、產(chan) 業(ye) 前景良好、資質良好的客戶則會(hui) 繼續進行貸款支持。
一家國有大行信貸條線負責人解釋稱:“從(cong) 三季度開始,銀行的審批條件變得苛刻,如果評估下來貸款風險高就主動退出或者暫緩審批;另外,停止給客戶利率優(you) 惠,現在能享受基準利率的客戶也很少,貸款要求比較急的客戶我們(men) 要求有一定的利率上浮,最少也是10%。”
問題是,麵對一二線城市房地產(chan) 如火如荼、房價(jia) 居高不下的現實,多年被稱為(wei) 優(you) 質資產(chan) 的按揭貸款業(ye) 務,商業(ye) 銀行為(wei) 何退卻了?其個(ge) 中原因究竟何在?
“一個(ge) 原因是因為(wei) 其帶來的收益有限,以房貸來說,首套房一般基準利率、二套房利率通常也就是上浮個(ge) 10%。而對比小微企業(ye) 貸款可以上浮20%—30%,相對而言房貸業(ye) 務利潤實在太小。”小許坦言,但最主要的原因在於(yu) ,經曆過6月份“錢荒”之後,銀行再次麵臨(lin) 流動性季考。
Shibor異動真相
錢緊不緊,最先感知的是同業(ye) 拆借利率(shibor)。
據上海銀行間同業(ye) 拆放利率9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除了6個(ge) 月以上期限利率尚未變動之外,其餘(yu) 期限利率均出現上漲;其中,2周期限利率上漲29BP,達到3.93%;同時根據曆史數據顯示,2周拆放利率在9月下旬會(hui) 出現持續跳高上漲的局麵,隔夜、1周以及1個(ge) 月等拆放利率分別上漲6.4BP、16.6BP以及7.7BP。
同時,回購利率也逆勢大漲。根據中國貨幣網數據顯示,9月18日,質押式回購一周以及兩(liang) 周利率分別上漲了37BP和36BP,維持在4.04%和4.1%。
“並不像想象的那麽(me) 嚴(yan) 重。[新加坡注冊(ce) 公司]銀行流動性緊缺這類情況季末、年末都會(hui) 發生。”一家國有大行資金交易員告訴本報記者,並不是說銀行真的缺錢,隻是暫時會(hui) 出現某銀行未及時還上頭寸或者隻是時間上的拖延。
事實上,“銀根”趨緊的背後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監管因素和外圍市場的影響。
建設銀行研究員趙慶明認為(wei) ,季末市場流動性的寬緊,是取決(jue) 於(yu) 央行對於(yu) 市場流動性的投放的操作,但是通常月末資金的價(jia) 格肯定會(hui) 比月初以及月中高,這是在每個(ge) 季度末都會(hui) 出現的情況。
從(cong) 監管角度來說,央行則在持續進行逆回購操作。據本報記者統計,僅(jin) 9月17日當周,央票到期量為(wei) 40億(yi) 元,逆回購到期量為(wei) 200億(yi) 元,央行進行80億(yi) 元逆回購,相當於(yu) 從(cong) 市場回籠80億(yi) 資金,事實上央行已經從(cong) 5月底連續3周從(cong) 市場淨回籠資金。
“央行試圖向市場傳(chuan) 輸維持目前這種緊平衡的資金狀態,不希望市場流動性過於(yu) 寬鬆。”一位銀行受訪人士坦言,在4月中旬債(zhai) 市稽查風暴之後,監管部門加強了對債(zhai) 券市場的監管,使得機構季末因風險資產(chan) 占用過多而需要資產(chan) 出表的壓力陡增,進而加大了市場對於(yu) 月末資金麵緊張的預期。
從(cong) 外圍金融市場 來說,目光聚集在美國收縮QE規模上。上述受訪銀行業(ye) 人士坦言,“這也影響央行在流動性上的操作,但隨著市場的變動,也出現了一些緩解季末流動性趨緊的積極因素。”
事實上,麵對銀行季末流動性壓力,央行的態度是,將用更多工具調節銀行流動性。“曾在上半年嶄露頭角的央票等工具,有望在下半年繼續擔當主要角色。”央行如此表示。
“而信貸資產(chan) 證券化最直接的一個(ge) 好處就是改善商業(ye) 銀行的流動性。”一家國有大行信貸條線業(ye) 務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來可以拓寬投資者可交易的品種,提供多元化的資產(chan) 組合管理工具,同時能夠降低銀行的資產(chan) 質量風險,並能創造性地產(chan) 生盈利。
據測算,到2020年,中國資產(chan) 證券化規模為(wei) 8萬(wan) 億(yi) 元到16萬(wan) 億(yi) 元;其中信貸資產(chan) 證券化存量有望達到6.56萬(wan) 億(yi) 元-13.12萬(wan) 億(yi) 元,約占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的82%。
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信貸資產(chan) 證券化可將不具流動性的中長期貸款移到表外,同時獲取高流動性的現金資產(chan) ,從(cong) 而優(you) 化銀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有效改善銀行資產(chan) 的流動性。”
8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chan) 證券化試點。資產(chan) 證券化試點擴容消息一出,國有銀行做好準備參與(yu) 試點。
事實上,銀監會(hui) 已著手啟動第三輪信貸資產(chan) 證券化試點,而額度初定為(wei) 2000億(yi) 元。一位接近銀監會(hui) 的消息人士透露:“相對整個(ge) 銀行業(ye) 約69萬(wan) 億(yi) 元的貸款規模而言,額度不算太高,可能僅(jin) 相當於(yu) 中長期貸款的0.5%。”
即便如此,對於(yu) 未來受訪業(ye) 內(nei) 人士的觀點是,隨著交易係統的完善和機構投資者渠道的擴大,可以逐步放開額度,而信貸資產(chan) 證券化必然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金融改革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