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在淘寶購物後在支付寶付費環境下刷信用卡100元,商戶就要向支付寶繳納1元手續費。這1元錢如何在發卡行、收單方及轉接清算機構之間分配,正是眼下暗戰焦點。據預測,2014年網上支付總交易額將達80000億(yi) 。幾百億(yi) 的刷卡手續費總量已是定數。大塊“蛋糕”難免讓人搶破頭。
“銀聯要是斷開直連,大多數第三方支付將由盈轉虧(kui) ,[注冊(ce) 塞舌爾公司]關(guan) 門一大批也很有可能。”某大型第三方支付相關(guan) 業(ye) 務人士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說。他所指的是銀聯近階段一係列斷開銀聯卡第三方支付與(yu) 銀行支付接口直連的努力。
銀聯在近期董事會(hui) 會(hui) 議上提出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下稱《議案》)顯示,其提請董事會(hui) 審議的工作步驟是“2013年9月起,各成員銀行停止向非金機構新增開通銀行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無卡取現、轉賬、代授權等銀聯卡業(ye) 務”;“各成員銀行建立統一定價(jia) 機製,於(yu) 2013年底前完成非金機構業(ye) 務收費規範,相關(guan) 收費不低於(yu) 銀聯業(ye) 管委規定的價(jia) 格標準”。
銀聯工作目標是“2013年12月31日前,全麵完成非金機構線下銀聯卡交易業(ye) 務遷移,統一上送銀聯轉接”;“2014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機構互聯網銀聯卡交易全麵接入銀聯”。
8月13日,銀聯已開始行動:召集52家與(yu) 其達成協議關(guan) 係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參與(yu) 銀行卡收單業(ye) 務運作與(yu) 收單辦法解讀會(hui) 議,表示跨法人交易發送方式不得繞過銀聯。
“銀聯想雁過拔毛收一道手續費。”上述第三方支付人士說。從(cong) 銀聯的財務數據來看,其目前主要收入來源仍是通道費用。
但事情並非那麽(me) 簡單。“一些第三方支付議價(jia) 能力太強,和銀行多頭談判,銀行要麽(me) 選擇直連後手續費被壓低,要麽(me) 不能做類似支付寶付費,造成客戶流失。”某銀行分行卡部人士告訴本報,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已有“壟斷”的趨勢。
銀聯業(ye) 管委的一份文件估算,主要成員銀行的銀聯卡線上支付業(ye) 務手續費年損失超過30億(yi) 元。
第三方支付“哭窮”
“我們(men) 的行業(ye) 是微利行業(ye) 。”上述第三方支付人士給本報提供其行業(ye) 監測數據:從(cong) 整個(ge) 行業(ye) 來看,收取的信用卡手續費費率平均0.6%,但給發卡行的平均費率則為(wei) 0.4%,亦即第三方支付得到手續費中的約三成份額,因其兼做“收單”和“轉接清算”兩(liang) 個(ge) 角色,相當於(yu) 線下POS環境收單“7:2:1”分成中的“2”和“1”,占比合理。
在借記卡方麵,他稱,第三方支付收取商戶端的手續費費率為(wei) 0.1%~0.2%,給發卡行的費率則為(wei) 0.1%。“比做信用卡支付賺得更少。”[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從(cong) 其所在機構來看,因大額支付中借記卡使用率很高,線上支付交易額中有八成是靠借記卡完成的。
從(cong) 第三方支付財務情況來看,一些中小機構仍在盈虧(kui) 平衡線上掙紮。
這種情況下,銀聯的“插足”將增加成本。
“成本上升隻有兩(liang) 種可能。”上述第三方機構人士稱,在商戶端有議價(jia) 能力的機構將提升費率轉嫁成本,最後很可能由商戶轉嫁給買(mai) 家;無議價(jia) 能力的機構將直接麵臨(lin) 虧(kui) 損。
事實上,銀聯斷開直連的意圖由來已久。去年12月19日,銀聯業(ye) 管委印發《關(guan) 於(yu) 規範與(yu) 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業(ye) 務合作的函》,稱直連增加銀行業(ye) 務風險、損害銀行綜合收益。
微妙的是,7月5日,央行發布實施新的《銀行卡收單業(ye) 務管理辦法》,提及“收單機構將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發卡銀行的,應當在發卡銀行遵守與(yu) 相關(guan) 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協議約定下,與(yu) 其簽訂合作協議”。這被業(ye) 內(nei) 認為(wei) 是央行默認直連。
而就在此當口,銀聯召集52家與(yu) 其達成協議關(guan) 係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參會(hui) ,表示跨法人交易發送方式不得繞過銀聯。
“在2005年,支付寶花了兩(liang) 年的時間隻談下4家銀行合作直連,當時馬雲(yun) 帶人去和銀聯談,希望能獲得銀聯的渠道,但銀聯覺得我們(men) 市場太小,不搭理。”有支付寶工作人員近日告訴本報,他難以接受的是,“如今支付寶用10年時間談下了近200家銀行,銀聯又來橫插一刀”。
上述支付寶工作人員在與(yu) 本報記者談話中三次強調“壟斷將扼殺行業(ye) ”。“為(wei) 什麽(me) 線下支付多年沒有創新,而網上支付、移動支付創新不斷?因為(wei) 一個(ge) 行業(ye) 的活力正是基於(yu) 開放和競爭(zheng) ,而非統一定價(jia) 。”
銀聯“維權”
站在銀聯的角度,一切又有另一套計算模式。銀聯內(nei) 部文件稱,據調研在銀聯卡的線上支付中,第三方支付向主要成員銀行支付的實際手續費費率僅(jin) 為(wei) 0.1%左右,而本報采訪的上述卡部人士也佐證了這一費率,並稱“還有比0.1%低的”。
有銀行人士說,日漸壯大的幾家第三方支付“形成超大份額,挾用戶以令銀行”。
而關(guan) 於(yu) 第三方支付機構對於(yu) 商戶設定的費率,有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本報,據其了解淘寶賣家要付0.7%~1.2%。本報記者以大宗家具供應商、服裝賣家、食品賣家等不同身份和不同月交易量信息提問支付寶客服手續費率,得到的答案均是“開通信用卡支付後收取1%,無任何優(you) 惠;但使用借記卡支付則不收費”。
由於(yu) 各支付機構的費率設定屬於(yu) 商業(ye) 機密,外界尚無權威數據。但在銀聯思路裏,部分第三方機構兩(liang) 頭兼具的議價(jia) 能力使其在中間環節大撈一筆,而信用卡發卡行得到的費率尚不夠抵補其貸借資金成本。
因此銀聯希望達成的模式是:第三方機構接入銀聯,支付信用卡0.55%、各業(ye) 務平均0.4%的費率;銀聯對接各發卡行,支付0.3%~0.55%的費率;第三方支付對商戶端,則“市場化定價(jia) ”。
銀聯要求接入的另一個(ge) 原因在於(yu) “維權”。銀聯《議案》稱,第三方支付與(yu) 銀行直連大量違規開展銀聯卡支付及其他業(ye) 務,嚴(yan) 重損害商業(ye) 銀行和銀聯的商業(ye) 利益和品牌權益。銀聯表示,部分第三方支付在直連的同時存在變造交易類型、套用商戶類別碼等違規情況;在業(ye) 務開展過程中通過截磁截密、私自留存持卡人敏感信息,也讓持卡人的賬戶信息安全受到威脅。為(wei) 此,銀聯認為(wei) 其作為(wei) 卡組織,牽頭推動非金機構規範開展銀聯卡收單業(ye) 務,[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是業(ye) 務風險防範的必然要求,也是參與(yu) 各方資金安全與(yu) 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
《議案》還稱,第三方支付通過電子商務掌握了大量客戶數據,並向金融領域滲透。“動搖了銀行對客戶的主導權,對傳(chuan) 統銀行業(ye) 務逐步形成較大衝(chong) 擊”。也正是由此,銀聯提請商業(ye) 銀行“聯合統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