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銀行變相放貸 信托受益權資產飆漲

   信托受益權資產(chan) 飆漲

  2010年以來,銀監會(hui) 對銀信合作的監管不斷趨嚴(yan) ,[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在2010年頒布的“72號”(即《關(guan) 於(yu) 規範銀信理財合作業(ye) 務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文中,要求將銀信理財合作業(ye) 務表外資產(chan) 轉入到表內(nei) 計算加權風險資產(chan) 。

  “信托受益權資產(chan)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產(chan) 生,並且迎來了快速發展期,短短兩(liang) 三年間,該項資產(chan) 的規模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更是有了顯著提升。

  目前,投資受益權信托資產(chan) 主要集中在3個(ge) 項目下,即“買(mai) 入返售金融資產(chan)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和“應收款項類投資”項下。

  據了解,在已經公布了半年報的4家銀行中,有3家銀行對該類資產(chan) 進行了披露。

  以浦發銀行為(wei) 例,其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該行在買(mai) 入返售金融資產(chan) 下的信托受益權雖然有所減少,但餘(yu) 額仍然達到了23.68億(yi) ,而其在應收賬款下的“資金信托計劃及資產(chan) 管理計劃”餘(yu) 額達到3512.2億(yi) 元。

  另外兩(liang) 家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其中一家2013年6月末的信托受益權資產(chan) 餘(yu) 額為(wei) 1038.11億(yi) 元,較上年末的136.00億(yi) 元猛增了663%。在此帶動下,該行上半年末的買(mai) 入返售金融資產(chan) 規模達到了4260.88億(yi) 元,較去年末增加了298%。此外,[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該行應收賬款下的信托受益權及其他項下為(wei) 458.98億(yi) 元。

  同時,另外一家銀行的半年報也顯示,今年上半年,其信托受益權類資產(chan) 也有較大增長。其中,僅(jin) 在買(mai) 入返售金融資產(chan) 下的“信托及其他受益權”類資產(chan) 規模就達到4231.06億(yi) 元,較上一年末的3947.15億(yi) 有所增加,占買(mai) 入返售金融資產(chan) 的比重高達49.42%。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an) 和應收款項類投資中的信托受益權餘(yu) 額分別為(wei) 674.23億(yi) 元和2231.17億(yi) 元。

  華東(dong) 某券商銀行業(ye) 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類資產(chan) 本質上是銀行投資信托,是一種變相貸款。有些銀行不方便自己放貸,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去做。

  “類影子銀行”業(ye) 務將受監管

  東(dong) 方證券分析師金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之所以普遍願意做這類業(ye) 務,主要還是因為(wei) 其有不錯的收益率。

  高盛高華在點評浦發銀行半年報時便表示,2013年二季度該行淨息差環比擴張15個(ge) 基點,可能是受益於(yu) 利潤率較高的信托受益權和券商資管產(chan) 品的高速增長。

  而民生證券的研究報告中也表示,浦發銀行上半年新增信托受益權占新增生息資產(chan) 的比例為(wei) 70.7%,信托受益權餘(yu) 額占生息資產(chan) 餘(yu) 額的比重達到10.4%,較年初上升6.2個(ge) 百分點。

  不過,這樣的操作也並非沒有風險。前述華東(dong) 券商銀行業(ye) 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這塊業(ye) 務的做大,以後也可能會(hui) 有一定的政策風險。

  此前,銀監會(hui) 已經出台“8號文”[注冊(ce) 盧森堡公司]對投資非標資產(chan) 的銀行理財產(chan) 品進行整治。

  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8號文”之後,銀行對影子銀行的業(ye) 務也開始謹慎。

  中航證券於(yu) 靜認為(wei) ,在當前信貸趨緊的背景下,無論銀行通過信托受益權買(mai) 入返售來為(wei) 借款方兜底,還是銀行使用自營資金投資融資類信托受益權,都有變相放貸的嫌疑,而目前中國銀行業(ye) 持有的信托受益權資產(chan) 規模接近2萬(wan) 億(yi) ,未來這種類似影子銀行的變相授信模式,將麵臨(lin) 監管層的嚴(yan) 厲政策。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