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銀監會(hui) 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的銀行業(ye) 數據:截至二季度末,商業(ye) 銀行淨利潤為(wei) 7531億(yi) 元,同比增長13.83%;[注冊(ce) 盧森堡公司]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為(wei) 5395億(yi) 元,連續7個(ge) 季度反彈,並且創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17個(ge) 季度新高。
在近期的一次內(nei) 部會(hui) 議上,銀監會(hui) 主席尚福林將信用風險列為(wei) 頭號風險。他表示,商業(ye) 銀行要在真實反映資產(chan) 質量的前提下,合理設立防控目標,建立健全風險防控責任製,嚴(yan) 防不良貸款大幅反彈。
商業(ye) 銀行日賺41億(yi)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末,我國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資產(chan) 總額達到144.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3.78%;總負債(zhai) 134.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3.46%。上半年,商業(ye) 銀行淨利潤為(wei) 7531億(yi) 元,同比增長13.83%,相當於(yu) 日賺約41億(yi) 元。
今年二季度末,商業(ye) 銀行資產(chan) 利潤率為(wei) 1.38%,較一季度末上升0.01個(ge) 百分點;資本利潤率為(wei) 21.19%,較一季度末上升0.19個(ge) 百分點;淨息差為(wei) 2.59%,較一季度末增長0.02個(ge) 百分點;非利息收入占比為(wei) 23.73%,較一季度末下降0.11個(ge) 百分點;成本收入比為(wei) 29.44%,較一季度末上升0.26個(ge) 基點。
從(cong) 資本充足指標來看,上半年末,商業(ye) 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淨額與(yu) 一級資本淨額均為(wei) 70366億(yi) 元,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與(yu) 一級資本充足率為(wei) 9.85%,與(yu) 一季度末持平;資本淨額為(wei) 87450億(yi) 元,資本充足率為(wei) 12.24%,較一季度末下降0.04個(ge) 百分點。
在流動性指標上,6月底,商業(ye) 銀行流動性比例為(wei) 43.68%,較一季度末下降了1.68個(ge) 百分點;存貸比為(wei) 65.17%,較一季度末下降了0.49個(ge) 百分點;[盧森堡公司注冊(ce) ]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為(wei) 2.63%,較一季度末上升0.05個(ge) 百分點。
盡管從(cong) 時點數據來看,商業(ye) 銀行流動性狀況仍然維持平穩狀態,但是6月中下旬銀行間市場經曆了一場空前的資金緊張局麵,隔夜利率一度飆升至30%,引起廣泛關(guan) 注。
據《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了解,在7月底舉(ju) 行的上半年銀行業(ye) 監管工作會(hui) 議上,尚福林曾指出,從(cong) 深層次看,此次流動性緊張反映出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管理跟不上銀行業(ye) 務模式和風險結構的變化。
尚福林認為(wei) ,當前,隨著金融創新逐漸加快,銀行負債(zhai) 中存款占比下降,資金來源對批發融資的依賴程度快速上升,負債(zhai) 的穩定性降低、波動性增大;同時,銀行理財業(ye) 務增長較快,理財資金在表內(nei) 外頻繁大量遷移,增加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難度。
尚福林說,尤其值得關(guan) 注的是,部分銀行用短期的同業(ye) 和理財資金,滾動對接期限較長、變更能力較差的非標準化債(zhai) 權資產(chan) ,期限錯配嚴(yan) 重,風險信息不透明,容易形成現金流缺口;而在流動性風險管理上,不少銀行的機製、工具和方法還不完善。
不良餘(yu) 額創17個(ge) 季度新高
在宏觀經濟整體(ti) 弱勢的背景下,市場對商業(ye) 銀行信貸資產(chan) 質量的憂慮,一直處於(yu) 高位。
據銀監會(hui) 統計,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為(wei) 5395億(yi) 元,較一季度末增長130億(yi) 元,已經連續7個(ge) 季度出現反彈,並且創下了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17個(ge) 季度新高。其中,次級類貸款2335億(yi) 元,可疑類貸款2413億(yi) 元,損失類貸款648億(yi) 元。
根據本報記者獲得的數據,上半年,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新增不良貸款最多的10個(ge) 省市(區)分別為(wei) 江蘇(182億(yi) 元)、浙江(106億(yi) 元)、上海(89億(yi) 元)、內(nei) 蒙古(79億(yi) 元)、福建(50億(yi) 元)、山東(dong) (32億(yi) 元)、湖北(23億(yi) 元)、寧夏(16億(yi) 元)、廣西(15億(yi) 元)、青海(7億(yi) 元)。
分機構來看,二季度末,大型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為(wei) 3254億(yi) 元,環比增長13億(yi) 元;股份製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956億(yi) 元,環比增長60億(yi) 元;城市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496億(yi) 元,環比增長42億(yi) 元;農(nong) 村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625億(yi) 元,環比增長13億(yi) 元;外資銀行不良貸款餘(yu) 額63億(yi) 元,環比微增1億(yi) 元。
數據顯示,商業(ye) 銀行不良貸款率依然維持在0.96%,與(yu) 一季度末持平;貸款損失準備15781億(yi) 元,較一季度末增加411億(yi) 元;撥備覆蓋率為(wei) 292.50%,較一季度末增長0.55個(ge) 百分點。
監管部門認為(wei) ,當前形成不良貸款的原因主要在於(yu) :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部分製造業(ye) 產(chan) 能過剩矛盾突出、企業(ye) 經營困難加重、小微企業(ye) 信貸質量下降,以及部分地區民間借貸風險持續向銀行體(ti) 係傳(chuan) 遞等。
平台貸“降舊控新”難
盡管不良貸款數據整體(ti) 平穩,無論監管層還是投資者,[盧森堡注冊(ce) 公司]依然不敢掉以輕心。在上半年銀行業(ye) 監管工作會(hui) 議上,尚福林要求銀行業(ye) 嚴(yan) 守六大風險底線,其中第一條就是嚴(yan) 防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仍然是我國銀行業(ye) 麵臨(lin) 的主要風險。”尚福林表示,下半年不良貸款反彈壓力依然較大,銀行業(ye) 要在真實反映資產(chan) 質量的前提下,合理設立防控目標,建立健全風險防控責任製、嚴(yan) 防不良貸款大幅反彈;對不良貸款反彈問題突出的地區,各法人機構要建立工作組,實行總行負責人分片負責,層層落實防控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銀監會(hui) 7月底公布,截至6月末,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餘(yu) 額為(wei) 9.7萬(wan) 億(yi) 元,上半年新增約4000億(yi) 元,超過去年全年3228億(yi) 元的增量。這意味著,以“降舊控新”為(wei) 核心的平台貸款調控麵臨(lin) 落空風險。
除了平台貸款總量控製日益艱難,尚福林並稱:“地方政府通過信托、理財、債(zhai) 券、基金等渠道獲取的融資金額增長較快,其中相當比重的資金實際仍來源於(yu) 銀行。”
不僅(jin) 如此,今年到期貸款償(chang) 還壓力也較大。銀監會(hui) 數據顯示,今年需要償(chang) 還的平台貸款為(wei) 1.85萬(wan) 億(yi) 元,占全部平台貸款的19.3%,其中四季度到期貸款占全年到期貸款的比重為(wei)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