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全國性地方債(zhai) 審計全麵開閘,這也是審計署對地方債(zhai) 務的第二次全麵摸底。審計署突然行動的背後,[新加坡公司注冊(ce) ]是部分地方政府盲目舉(ju) 債(zhai) 的隱憂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無力還債(zhai) 的現實。
審計署相關(guan) 負責人日前透露,此前審計署審計的36 個(ge) 地區債(zhai) 務中,有9個(ge) 省會(hui) 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chang) 還責任的債(zhai) 務率超過100%。負債(zhai) 率超100%即意味著資不抵債(zhai) ,地方政府的底特律式破產(chan) 會(hui) 出現嗎?
哪九座城市?
這9個(ge) 省會(hui) 城市包括誰?
審計署於(yu) 6 月份發布36 個(ge) 地方政府本級債(zhai) 務審計結果,近日審計署負責人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透露:“兩(liang) 年來審計的36 個(ge) 地區債(zhai) 務,有4個(ge) 省和8個(ge) 省會(hui) 城市本級增長率超過20%,有9個(ge) 省會(hui) 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chang) 還責任的債(zhai) 務率已超過100%,最高達189%。”但對9個(ge) 省會(hui) 城市名字卻隻字未提。
由於(yu) 地方政府債(zhai) 務的不透明性,從(cong) 市場上現有的資料來推測這個(ge) 名單難度很大。
老虎財經整理的數據顯示,由於(yu) 36個(ge) 地方政府本級債(zhai) 務審計結果的樣本中包含15個(ge) 省本級和相應的15 個(ge) 省會(hui) 城市本級,因此有問題的9個(ge) 省會(hui) 城市範圍被縮小至15個(ge) 。
為(wei) 了大致揣測這9 個(ge) “問題省會(hui) ”的具體(ti) 名單,統計從(cong) 公開的債(zhai) 務和財政信息入手,用每個(ge) 省會(hui) 城市有發債(zhai) 經曆的融資平台總負債(zhai) 或有息負債(zhai) 作為(wei) 債(zhai) 務率的分子端;用每個(ge) 省會(hui) 城市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或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大致等於(yu)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央的轉移支付及補貼)作為(wei) 債(zhai) 務率的分母端。
基於(yu) 老虎財經的口徑,在各項算法中,15個(ge) 目標省會(hui) 城市中債(zhai) 務壓力排名最高的10個(ge) 為(wei) :南京、成都、廣州、合肥、昆明、長沙、武漢、[新加坡注冊(ce) 公司]哈爾濱、西安和蘭(lan) 州。
與(yu) 此同時,路透社近日一篇題為(wei) 《中國江蘇將陷入債(zhai) 務噩夢?》的文章,反映了債(zhai) 務大省江蘇正經曆的艱難時刻。路透社援引深圳用益信托網數據顯示,2012年,江蘇省的各級政府占據了中國售出的投資信托基金的30%。通過信托途徑,單無錫市就集資了92億(yi) 元,該市向信托投資者給出10%的投資回報率,遠高於(yu) 銀行貸款約6%的利率。而萬(wan) 德數據顯示,去年,江蘇政府通過金融機構售出了3430億(yi) 元債(zhai) 券,這一數字3倍於(yu) 廣東(dong) 省的數據。
“我國不會(hui) 出現底特律式破產(chan) 。”8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我國當前經濟形勢與(yu) 前景等情況舉(ju) 行吹風會(hui) 上,在談到地方債(zhai) 務問題時,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宋立作出明確回應,並稱我國當前的債(zhai) 務問題為(wei) 財務困境並非債(zhai) 務危機。不過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也坦言,地方負債(zhai) 方式需要改革,地方政府需要長期融資渠道,而最好的方式是發債(zhai) 。同時應對地方債(zhai) 務摸清家底並分類處置。
城投債(zhai) 發行潛規則
聶先生近年來一直在做城投債(zhai) 發行工作,在他看來,這是個(ge) 有很大需求的領域。然而,他也發現,近年來,隨著各地城投債(zhai) 發放需求的不斷擴張,券商競爭(zheng) 也更加激烈。他向《中國企業(ye) 報》記者講述了他遇到的鬱悶事。
內(nei) 蒙古某市城投集團,屬於(yu) 發債(zhai) 主體(ti) ,也有融資的計劃,他和老總有過工作關(guan) 係,算是有點交情。他第一次打電話談及此事,老總態度尚好,但提出國開證券已經開始介入了。要求他和其所在的證券公司確認,能否確保在“五一”前發債(zhai) 成功。他得到確認後,老總卻說券商已經定了,還是上級領導推薦的。雖然承銷業(ye) 務沒有拿到,但目前他仍在聯係一些地區發企業(ye) 債(zhai) 的事宜。
“一般這種城投債(zhai) 都是要由市長確定券商,就看誰的關(guan) 係硬了。”他給《中國企業(ye) 報》記者舉(ju) 了一個(ge) 他正在研究的案例,2012年12月5日,某市高新國有資產(chan) 運營有限公司剛發行了12億(yi) 元債(zhai) 券,主承銷商為(wei) 海通證券。如今又過了幾個(ge) 月,若還有別的建設項目,就需繼續發債(zhai) ,且尚未確定由誰做主承銷商,因此對所有券商都是一次機會(hui) 。“理論上,海通證券會(hui) 占一些優(you) 勢,但最終誰會(hui) 勝出,大家競爭(zheng) 機會(hui) 其實是平等的。”
之所以要拿到單,聶先生就是看好了後期高額利潤。
他以10億(yi) 元的債(zhai) 券為(wei) 例向《中國企業(ye) 報》記者介紹了業(ye) 務流程。
城投債(zhai) 券(也叫市政債(zhai) 券)須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地級城市、財政百強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城投公司、國資公司、交投公司、水務公司有資格申請發行,且發行主體(ti) 總資產(chan) 50億(yi) 元左右、淨資產(chan) 20億(yi) 元左右,信用等級至少AA-。債(zhai) 券的優(you) 勢是利率低、用款期限長,一般是7年左右還本付息,但對信用要求很高。
發行城投債(zhai) 券就如同發行股票,發行主體(ti) 不能自行發債(zhai) 。城投公司必須委托證券公司承銷,發債(zhai) 材料也由證券公司協助上報省發改委、國家發改委審批。
選聘主承銷商,一般是由城投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決(jue) 定,少數情況也有主管副市長拍板。聶先生所推介的是主承銷商(至少也是聯合主承銷商),而不是副主承銷商或分銷商。確定券商後,券商與(yu) 城投公司簽訂《債(zhai) 券承銷協議》約定:發行額度、利率、用款期限、承銷費(以發行10億(yi) 元為(wei) 例,按照總額10億(yi) 元的1.5%,承銷費約1500萬(wan) ),一般是約定兜底包銷。
居間人與(yu) 券商簽訂《融資服務協議》約定:融資到位後由券商支付服務費(以承銷費1500萬(wan) 元為(wei) 例,谘詢服務費用約200萬(wan) )。
國家發改委大約需要用至少七八個(ge) 月核準城投公司的發債(zhai) 申請。
券商在國家發改委核準之後,用大約一周的時間完成債(zhai) 券發行(即銷售),假如在一周內(nei) 銷售不出去,則由券商包銷餘(yu) 額(目前全國範圍,沒發生過債(zhai) 券賣不出去的現象),銷售債(zhai) 券取得的10億(yi) 元資金,轉入城投公司,城投公司支付券商承銷費,券商支付谘詢服務費,而這谘詢服務費,包括支付相關(guan) 政府領導等利益人的費用。
地方債(zhai) 模式反思
相較於(yu) 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對36個(ge) 地區的審計而言,此次審計署將對中央、省、市、縣、鄉(xiang) 五級政府性債(zhai) 務進行全麵摸底。此次全麵審計,也是審計署的第二次全麵審計,這次審計的覆蓋麵將更大,將涉及至縣、鄉(xiang) 級單位。
盡管如此,[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一位浙江省某城市地方融資平台總經理在接受《中國企業(ye) 報》記者采訪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首先應該了解地方政府債(zhai) 務怎樣形成的。理論上說是2008年世界金融風波時,為(wei) 了防止GDP下滑太快,投入4萬(wan) 億(yi)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造成的。但是,實際上是我們(men) 的上級政府不能正確處理內(nei) 需、投資、出口三者關(guan) 係導致,當房地產(chan) 被調控內(nei) 需難以拉起,而出口增長又無法實現時,政府隻能一級要求一級,以考核等形式抓政府投資,導致政府性負債(zhai) 逐年提高。”他同時表示擔心這次審計能否徹底,“上次審計開始是比較認真,將所有政府性債(zhai) 務都拿出來,可是到後來將一些融資平台的債(zhai) 務又減掉了。據說這是各地比較的結果,也有人說是怕不良後果太大,這就是實際負債(zhai) 比那次通報額度大的原因。這一次領導思想有準備嗎?也就是說審計結果敢不敢如實通報?各級地方政府債(zhai) 務以什麽(me) 方式去還?三駕馬車如何拉,GDP下降怎麽(me) 辦等,這些都應一起考慮。”
關(guan) 於(yu) 如何處理地方政府債(zhai) 務問題,這位總經理認為(wei) ,這樣發地方債(zhai) 券不行,因為(wei) 不但不會(hui) 減少債(zhai) 務,反而加重負擔,希望中央政府以減稅或反哺地方政府形式來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