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互聯網金融進入戰國時代

長城證券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預計全行業(ye) 供應鏈金融融資餘(yu) 額達到6.7萬(wan) 億(yi) 元的規模。同時,這部分融資需求將帶來存款派生、豐(feng) 富的中間業(ye) 務收入和利息收入,是商業(ye) 銀行向中小企業(ye) 業(ye) 務轉型的契機。數據顯示,2012年,[注冊(ce) 新加坡公司]16家上市銀行與(yu) 供應鏈金融相關(guan) 且屬於(yu) 表外業(ye) 務的承兌(dui) 匯票、開出信用證、開出保函的規模,合計占上市銀行信貸規模的19.5%,地位日趨顯著。

馬雲(yun) 給金融業(ye) 的“攪局”,在包括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微博)等在內(nei) 銀行大佬看來,是對銀行傳(chuan) 統業(ye) 務模式的“顛覆”。這也加速了銀行業(ye) 向互聯網金融發起的挑戰作出快速反應,供應鏈金融是一個(ge) 重要的突破口。

近期以來,陸續有銀行專(zhuan) 門對供應鏈金融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7月2日,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發布《全球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趨勢及銀行業(ye) 對策》。該研究報告認為(wei) ,隨著中國終端市場增長,供應鏈上中小型經銷商集群會(hui) 繼續擴大,融資難問題會(hui) 更突出,更需供應鏈金融方式為(wei) 經銷商融資;中國企業(ye) 將更多采用供應鏈金融作為(wei) 提高流動資金效率的手段而非單純融資工具。而這些因素,將成為(wei) 中國銀行業(ye) 未來改進業(ye) 務的重要根據。

在此之前,平安銀行等機構也發布2012年中國供應鏈管理調查報告認為(wei) ,盡管國內(nei) 企業(ye) 采用供應鏈融資服務的比例相對較低,但我國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實體(ti) 環境已相當具備,發展前景廣闊:以大型企業(ye) 為(wei) 核心的供應鏈上下遊社區規模大,並且合作穩定;同時,在上下遊開展合作共贏方麵,大部分企業(ye) 已形成共識。75%的受訪企業(ye) 認為(wei) 公司建立的上下遊供應鏈體(ti) 係需合作共贏;同時在產(chan) 品設計和業(ye) 務流程設計上都希望與(yu) 供應鏈合作企業(ye) 開展廣泛的合作。

銀行搶占供應鏈金融

事實上,“攪局”者除馬雲(yun) 外,還大有人在。[新加坡公司注冊(ce) ]幾日前,有消息稱,測試中的京東(dong) 供應鏈金融大約已累計放款幾十億(yi) 元。同日,京東(dong) 商城創始人、CEO劉強東(dong) (微博) 聲稱,京東(dong) 已經成立了金融集團,除了針對自營平台的供應商,未來還會(hui) 擴大到POP開放平台。未來京東(dong) 會(hui) 將金融業(ye) 務作為(wei) 新的增長點。暗流湧動的還有蘇寧等大型電商平台公司等。

某券商分析人士對記者稱,互聯網金融刺激著銀行改變傳(chuan) 統的“點對點”開發客戶的業(ye) 務方式,加速轉變單純依靠抵押、質押方式的貸款模式。供應鏈金融更注重對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將催生信用等多種以往不願接受的創新貸款方式。

目前,以民生、平安為(wei) 代表的各大銀行均在供應鏈金融上持續發力。還有銀行看到了供應鏈金融的另一個(ge) 方向——平台化。華夏銀行行長樊大誌稱,“平台金融”不僅(jin) 實現了產(chan) 品的網銀化、營銷的網絡化、服務的在線化,同時實現了銀行、核心企業(ye) 及其上遊供應商和下遊客戶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實時可視度,構築了多個(ge) 行業(ye) “1+N”供應鏈客戶無縫對接、信息實時共享的電子作業(ye) 平台。廣發銀行行長利明獻也不斷在強調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圖將廣發銀行打造成為(wei) 一個(ge) 服務客戶的優(you) 質平台。

分析人士認為(wei) ,供應鏈金融的快速發展,[新加坡注冊(ce) 公司]仍需要信息設備、大數據等技術方麵的支持。而這也將給供應鏈金融的技術服務商以及設備供應商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