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7日,除青海外,全國有30個(ge) 省份公布了上半年經濟統計數據。大多數省份GDP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但仍全部高於(yu) 全國7.6%的水平。[新西蘭(lan) 公司注冊(ce) ]通過“半年報”可以看出,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時期,地方經濟增長麵臨(lin) 著巨大壓力。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當前不宜出台過度的刺激政策,但要延續穩健的貨幣財政政策,把握好調結構與(yu) 穩增長的關(guan) 係,對宏觀經濟實施“微刺激”。
數據分析
經濟增速普遍放緩
在這30個(ge) 省份裏,上半年GDP體(ti) 量最大的仍然是廣東(dong) 省,為(wei) 28465.92億(yi) 元;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江蘇省和山東(dong) 省,分別為(wei) 27604億(yi) 元和25958.20億(yi) 元。這三個(ge) 省份的GDP均在2萬(wan) 億(yi) 元以上,三省之和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
數據顯示,排在末位的西藏GDP為(wei) 329.59億(yi) 元,青海省去年上半年GDP為(wei) 797.59億(yi) 元,預計今年將繼續位居倒數第二。
與(yu) 今年上半年全國經濟形勢一致,多數省份雖總體(ti) 平穩,但增速環比均呈放緩態勢。據不完全統計,與(yu) 一季度相比,有6個(ge) 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持平,10個(ge) 省份增速回落,增速回升的僅(jin) 有寧夏,回升0.4個(ge) 百分點。各省份GDP同比增速下降也比較明顯。
誤差原因
統計方式有所不同
30個(ge) 省份的經濟增速均高於(yu) 全國7.6%的水平。增幅位居榜首的是天津市,生產(chan) 總值達6579.01億(yi) 元,同比增長12.5%。貴州省的增速也為(wei) 12.5%,與(yu) 天津並列第一。其他增幅比較高的省份大多集中在中西部。
東(dong) 部地區的經濟運行較為(wei) 平穩,[新西蘭(lan) 注冊(ce) 公司]增幅大多在8%—9%。經濟大省山東(dong) 、江蘇都實現了同比增長9.6%。北京、上海兩(liang) 市是目前僅(jin) 有的兩(liang) 個(ge) 增速低於(yu) 8%的省份,都實現了同比增長7.7%。
排名前21個(ge) 省份的GDP數據,共計252823.68億(yi) 元,已經超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248009.2億(yi) 元的GDP總量。而將目前的30個(ge) 省份GDP相加,則超過全國總量31630.2億(yi) 元。
近些年,為(wei) 追求政績,地方政府虛報經濟數據,幹預統計調查,甚至數據“注水”等現象時有發生。武漢大學數理經濟與(yu) 數理金融係主任鄒薇教授表示,除數據有“摻水”嫌疑外,地方和中央數據差別也與(yu) 統計方式有關(guan) 。例如,一種產(chan) 品可能在全國跨地區流動,一省的最終產(chan) 品成為(wei) 另一省的中間產(chan) 品,就存在著重複計算。
現象解讀
短期內(nei) 無需“大刺激”
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微博)認為(wei) ,未來幾個(ge) 月,經濟增長放緩勢頭很可能還要繼續。盡管目前國務院明確繼續加大經濟結構改革,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忍耐度有所提高,但並不意味著放任經濟增長無底線放緩,還須在穩定增長和結構改革之間尋求平衡。
鄒薇認為(wei) ,目前的經濟運行並未出現大起大落,還應把調結構和促改革放在重要位置。短期內(nei) ,無需出台大的刺激政策,應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消化或化解過剩的產(chan) 能,促進進出口貿易回升。
鄒薇說,為(wei) 防止經濟明顯回落,[注冊(ce) 塞舌爾公司]當前可以從(cong) 逐步放開民營資本進入壟斷行業(ye) 、新型城鎮化建設、棚戶區改造、加大民生投入及提高居民收入促進消費等方麵,出台更加積極穩健的政策,釋放新的經濟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