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收入月供並沒問題,但按照現行政策,二套房首付至少需要六成。除了東(dong) 拚西湊的30萬(wan) 元,還有40萬(wan) 元的缺口。”廣州大學陳老師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說。他看中的第二套房房價(jia) 約為(wei) 120萬(wan) 元,首付需要70萬(wan) 元。[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陳老師在廣州市白雲(yun) 區已經擁有一套約90平方米的兩(liang) 居室住房。眼下,他打算再購買(mai) 一套四居室住房,以便將老家的父母接來同住。
看到陳老師猶豫不決(jue) ,中介開始熱情地推薦“變通方式”。所謂“變通”是指將陳老師第一套住房進行抵押,向銀行申請40萬(wan) 元的三年期“裝修貸款”。待銀行審核通過後,銀行會(hui) 把錢打到“裝修公司人員的賬戶”(實際是陳老師的親(qin) 友賬戶),然後再由陳老師以現金的方式提現。“所有手續都由擔保公司搞定,你隻要額外多付5000元的手續費就行啦!”中介胸有成竹地說。
由擔保公司出麵向銀行申請消費貸款,通過第三方過賬後轉為(wei) 房貸,這種操作模式正是所謂“過橋”。據記者了解,在不少施行住房限購限貸政策的城市,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多地房貸現收緊跡象
自4月“國五條”實施以來,多地房貸收緊,多地部分銀行已將首套房利率從(cong) 八五折上調至九折,而在二套房貸方麵則有提高首付比例跡象。據偉(wei) 嘉安捷與(yu) 各大銀行統計發現,有部分銀行已將首套房貸款利率優(you) 惠從(cong) 八五折調升至九折。例如,北京地區已有1/3的銀行,把首套房貸利率優(you) 惠提高到九折。
“國五條”執行已兩(liang) 個(ge) 月有餘(yu) ,在調控趨嚴(yan) 背景下,雖然部分銀行收緊住房貸款,降低貸款利率優(you) 惠,但房地產(chan) 市場卻未能平靜,在土地市場焦灼的背景下,住宅交易量回暖態勢明顯。
偉(wei) 嘉安捷企劃經理吳昊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麵,隨著“國五條”政策的從(cong) 嚴(yan) ,住房貸款業(ye) 務不免受到影響,銀行收緊房貸轉而指向中小企業(ye) 融資貸款也是意料之中。另一方麵,作為(wei) 年中分水嶺的6月,根據往年交易慣例,銀行從(cong) 進入6月開始會(hui) 逐漸收緊利率,放慢貸款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貸收緊的背景下,住房公積金也顯示出收緊跡象。日前,廈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廈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住房公積金貸款業(ye) 務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並降低二套房最高貸款額度。
《通知》顯示,廈門公積金貸款二套首付比例由原來的五成提升至六成,個(ge) 人購房最高貸款額度由40萬(wan) 元調整至30萬(wan) 元,夫妻雙職工最高貸款額度由80萬(wan) 元調整至60萬(wan) 元。此外,在房屋套數認定方麵,由此前的“認房認公積金貸款記錄”改為(wei) “認房認貸”,商貸記錄亦將算入房屋套數,這使得二套房貸收緊的政策影響人群大為(wei) 增加。
而在此之前,北京率先提高公積金二套房首付比例至七成,並強化申請人資格審查。之後,蘇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市區管理部發布公告,[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將公積金貸款額度調整為(wei) 賬戶餘(yu) 額的10倍,對大部分申請者而言貸款額度收緊。大連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了《關(guan) 於(yu) 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相關(guan) 問題的通知》,在貸款額度、貸款條件、提取條件等方麵都作出調整。
“灰色房貸”暗流湧動
隨著限購、限貸政策的嚴(yan) 格執行,北京二套房首付從(cong) 六成升至七成,部分其他地區,也提高了公積金貸款門檻。因此,為(wei) 了規避監管層監管,降低購房成本,一些兩(liang) 套房以上的購房者開始通過住房抵押申請消費貸款,曲線變身房款。部分銀行信貸資金以消費貸款名義(yi) 曲線進入房貸市場。流入“灰色地帶”的貸款暗藏風險,更成為(wei) 樓市調控政策背後一股湧動的暗流。
央行數據顯示,一季度,主要金融機構及小型農(nong) 村金融機構、外資銀行人民幣房地產(chan) 貸款增加7103億(yi) 元,同比多增4667億(yi) 元,增量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7%。這一季度增量幾乎是去年四季度新增貸款的兩(liang) 倍,房地產(chan) 類貸款增速迅猛。
具體(ti) 來看,個(ge) 人購房貸款1季度新增4662億(yi) 元,同比多增3088億(yi) 元,占全部新增貸款的66%。
“雖然房地產(chan) 成交有所下滑,但是隨著調控政策影響變淡,房地產(chan) 成交也呈現出回暖態勢。”中原地產(chan) 市場總監張大偉(wei) 表示,成交回暖,但調控卻未放鬆,錢從(cong) 哪來?
據“偉(wei) 嘉安捷”數據統計顯示,新政實施近兩(liang) 個(ge) 月以來,北京房貸交易量環比同期下降了50%,而在整體(ti) 交易量下跌的環境下,市場中蘊藏的各元素也是“有升有降”。
例如北京個(ge) 貸市場交易量則上漲14%。抵押消費類貸款的上升是造成5月北京個(ge) 貸市場交易量上浮的主要原因,3月瘋長的二手房交易量使得市場消化這部分人群後,使用抵押貸款用於(yu) 裝修的用途較多,助力非交易類貸款市場。與(yu) 此同時,企業(ye) 經營類貸款的增多也是交易量上升的一大“功臣”。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部分新購房者抵押裝修貸款增多,但另一方麵,借道消費貸款作為(wei) “房貸”現象又有回頭之勢。
的確,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市新增本外幣個(ge) 人消費貸款238 .6億(yi) 元,同比多增179.5億(yi) 元。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不排除其中有部分貸款變相流入了房產(chan) 交易市場。
消費貸,顧名思義(yi) 銀行向個(ge) 人客戶發放的有指定消費用途的消費性個(ge) 人貸款,這其中並不包含房貸。雖然此前,央行和銀監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商業(ye) 銀行加強對消費性貸款的管理,禁止用於(yu) 購買(mai) 住房”。然而,不少購房者與(yu) 裝修公司、中介機構等相互配合,加之個(ge) 別銀行審批不嚴(yan) 等因素,屢禁不止。
記者致電廣州、上海多家擔保公司,大多表示可以從(cong) 事上述業(ye) 務。據業(ye) 務員介紹,200萬(wan) 元以下的貸款一般以“房屋裝修”名義(yi) 申請,找裝修公司簽訂合同即可;200萬(wan) 元以上的以“藝術品投資”名義(yi) 申請,與(yu) 客戶簽訂相關(guan) 合同的對手方一般為(wei) 珠寶公司或典當行。
銀率網分析師閆博鍇表示,央行對於(yu) 消費貸款用途有嚴(yan) 格規定,不能用於(yu) 購買(mai) 住房、股票、基金和理財產(chan) 品,不能以任何形式流入證券、期貨、民間借貸等資本市場及用於(yu) 股本權益類投資,隻可用於(yu) 購買(mai) 大宗耐用消費品和教育、旅遊等用途。
從(cong) 這個(ge) 角度而言,通過“消費貸款”方式流入購房人手中的銀行信貸,實際上是進入了一個(ge) “灰色地帶”。
各方利益驅動房貸“變身”
“客戶能順利拿到購房資金,中介公司能做成交易賺取傭(yong) 金,擔保公司有手續費可賺,銀行也能完成業(ye) 績指標,各方都有好處,何樂(le) 而不為(wei) 呢?”上海某房產(chan) 中介的業(ye) 務員餘(yu) 先生對記者說。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e) 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表示,這種“灰色房貸”是典型的貸款挪用。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盡管認可“灰色房貸”存在違規之處,但無論是購房者、擔保公司、中介機構,甚至銀行本身,都十分樂(le) 意從(cong) 事此類業(ye) 務。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上海銀行業(ye) 人士表示,此類“灰色房貸”現象其實一直都存在。“一般而言,隻有手續、材料合規的情況下,銀行才會(hui) 發放消費貸款。至於(yu) 材料背後是否存在假合同或資金挪作他用等問題,銀行方麵受限於(yu) 人力、成本等因素,雖然會(hui) 有檢查,但難以全麵覆蓋。”
廣州一家銀行的個(ge) 貸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放款後銀行會(hui) 定期對申請人的還款和資信情況進行跟蹤調查。曾經有貸款人以裝修的名義(yi) 獲得30萬(wan) 元的五年期貸款,用於(yu) 購買(mai) 二套房,但銀行放款後一周內(nei) ,客戶就直接把錢從(cong) 第三方賬戶從(cong) 銀行轉賬轉到了自己的賬戶。發現這筆貸款存在明顯作假行為(wei) 後,銀行方麵立即啟動追討,並要求一年內(nei) 還清。但這位負責人也坦言,若對於(yu) 此類情況進行逐筆調查,銀行既沒有動力,也缺乏足夠的資源。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即使意識到部分消費類貸款可能流向房貸,銀行也大多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與(yu) 按揭貸款相比,消費類貸款不僅(jin) 期限較短,而且根據貸款人的資信情況,其利率還可以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有所上浮,對銀行而言收益更高。
另外,個(ge) 人住房抵押消費貸款的放貸額度一[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般不超過評估價(jia) 的五成,對於(yu) 銀行而言有較高的安全邊際。在當下房價(jia) 穩中有升的背景下,此類貸款與(yu) 普通房貸相比並未增加額外的風險。
上海一位典當行業(ye) 資深人士也表示,包括一些購房者在內(nei) ,用“藝術品投資”的名義(yi) 向銀行申請消費貸款,再轉作他用,在業(ye) 內(nei) 並非秘密,甚至已經成了“約定俗成”。
“用這個(ge) 名義(yi) 不僅(jin) 貸款額度大,而且好操作。比如貸款申請下來之後,萬(wan) 一遇到銀行核查,客戶完全可以說沒能買(mai) 到或拍到看中的藝術品。”這位典當業(ye) 內(nei) 人士說。
以短還長“灰色房貸”隱性風險凸顯
在樓市回暖,調控政策趨嚴(yan) 的背景下,房貸收緊趨勢明顯,因而“灰色房貸”越來越受購房者的青睞。所謂“灰色房貸”說明其並不是正規貸款。尤其,在監管層麵收緊的背景下,“灰色房貸”的隱性風險逐漸凸顯。
“房地產(chan) 貸款期限一般比較長,但消費貸款期限隻有10年,這就存在‘以短還長’的問題,一旦政策出現調整,就會(hui) 出現供不上房貸的風險,所以不論是消費者還是銀行,隻要在違規邊緣遊走,就有很大風險。”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林耘(微博)說。
林耘認為(wei) ,“灰色房貸”一事雙方都有動機,買(mai) 房者是為(wei) 買(mai) 房打擦邊球;而銀行是主動配合打了擦邊球,因為(wei) 目前整體(ti) 經濟增速減緩,銀行想要找到能承受高利率貸款的客戶不太容易。
因此,從(cong) 表麵看,擔保公司“牽線”客戶獲得了急需的貸款資金,銀行多了一筆生意,擔保公司本身也有手續費進賬。“灰色房貸”看似取得了“多贏”的效果。但這種“過橋”貸款本質上是擔保公司的墊資行為(wei) ,墊資期限一般為(wei) 一個(ge) 月,而消費性貸款的期限通常為(wei) 數年,最高可達十年。這意味著一旦“過橋”完成,貸款的風險就完全轉嫁給了銀行。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e) 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多位專(zhuan) 家認為(wei) ,在保證每一筆貸款合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同時,銀行方麵應加大對貸款流向的檢查力度,監管部門也可以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違規貸款進行追討和處罰,防止信貸資金通過消費貸款等途徑違規流入房貸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監管部門明令禁止消費類貸款用於(yu) 購房,但由於(yu) 這種貸款期限短、風險較小,且需求旺盛,而銀行對消費類貸款的用途審核、監督並不嚴(yan) 格,隻要能提供消費合同,大都可以順利地貸到款。
此外,對於(yu) 作為(wei) “過橋”掮客的擔保行業(ye) 卻由於(yu) 入門門檻較低,監管不嚴(yan) ,出現諸多亂(luan) 象。
自2010年開始發放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以來,擔保公司數量持續增加。截至去年6月末,全國融資性擔保行業(ye) 法人機構超過8500家。
據了解,政府部門曾經對融資性擔保進行過整治。但從(cong) 整體(ti) 來看,擔保行業(ye) 在行業(ye) 定位、金融定性等方麵比較模糊,行業(ye) 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行業(ye) 監管也過於(yu) 寬鬆,這給一些擔保公司從(cong) 事“灰色房貸”等違規違法業(ye) 務提供了空間。而擔保行業(ye) 資質良莠不齊,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銀行的信貸安全。
針對擔保行業(ye) 亂(luan) 相的整治,多位專(zhuan) 家建議,首先應從(cong) 中央到地方完成對擔保行業(ye) 監督管理的頂層設計,形成專(zhuan) 門的行業(ye) 監管職能部門進行垂直管理。同時,賦予監管部門相應的行政執法權,改變其隻能管牌照、管不了人和財的現狀。
其次,應在《擔保法》基礎上出台全國性的規範文件,對擔保行業(ye) 的職能範圍、監管辦法進行明晰規劃,改變目前各地管理辦法不統一給監管帶來難度的現狀。
另外,提高行業(ye) 尤其是融資性擔保行業(ye) 的市場準入門檻,建立從(cong) 業(ye) 人員資格認證製度,也是保障這一行業(ye) 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
不過,一些專(zhuan) 家也呼籲,擔保行業(ye) 在現代金融體(ti) 係構架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應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為(wei) 這一行業(ye) 提供更加寬鬆的經營環境,促使其充分發揮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需求服務的功能,從(cong) 而擁有更加“陽光”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除在錢財上可能受損失外,‘灰色房貸’或會(hui) 影響個(ge) 人信用記錄。”偉(wei) 嘉安捷企劃經理吳昊指出,如果通過利用消費貸款用於(yu) 房貸,雖然銀行並不監督消費類貸款的後續使用情況,不過,一旦貸款人被發現挪用消費類貸款購房,銀行會(hui) 給出停貸、要求立即償(chang) 還貸款的處理,而且貸款人的行為(wei) 會(hui) 被認定為(wei) 騙貸,會(hui) 進入個(ge) 人信用記錄。
除此之外,對於(yu) 路邊張貼的提取公積金的小廣告,吳昊指出,由於(yu) 公積金貸款手續較為(wei) 繁瑣,申請較慢,因此一些購房者購房時隻能選擇商貸,而在此背景下,希望提出已繳公積金作為(wei) 首付款部分資金。“由於(yu) 一些個(ge) 人提取公積金機構並不正規,因此,出現雖繳納中介費,卻未能提取出現金;甚至在申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個(ge) 人貸款形式取出,造成部分購房者失去享受公積金首套房信貸優(you) 惠政策的機會(hui) ,造成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