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銀監會再掀金融機構票據整肅風暴

過去幾年,當中國貨幣市場票據承兌(dui) 量從(cong) 季均約2萬(wan) 億(yi) 人民幣的規模爆炸式飆升至4萬(wan) 億(yi) 時,數以萬(wan) 計內(nei) 控相對薄弱的農(nong) 村中小金融機構便成為(wei) 貨幣市場監管套利最主要的追逐者,也成為(wei) 銀監會(hui) 監管風險排查的重點。[注冊(ce) 馬紹爾公司]

5月27日,多位監管人士向本報透露,近期銀監會(hui) 再度掀起票據市場整肅風暴,風險排查對象指向農(nong) 信社、農(nong) 商行、村鎮銀行等農(nong) 村中小金融機構,核查重點則指向貼現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買(mai) 入返售和賣出回購票據發生額較大的機構,以及與(yu) 商業(ye) 銀行互為(wei) 對手大量交易的票據業(ye) 務。

這份名為(wei) 《關(guan) 於(yu) 排查農(nong) 村中小金融機構違規票據業(ye) 務的通知》(銀監辦【2013】135號文,下稱135號文)要求各銀監局要對截至2013年4月末的票據業(ye) 務逐家逐筆排查,監管部門對重點機構還要進行核查。

上述監管人士透露,排查工作將在5月底結束,監管機構的意見很明確——農(nong) 村中小金融機構要徹底整改票據違規問題,嚴(yan) 控票據規模和增速。

銀監會(hui) 特別“點名”了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dong) 等省份的農(nong) 信社和村鎮銀行,稱今年以來,上述幾大省份的農(nong) 村合作金融機構和村鎮銀行不顧監管部門三令五申,違規開展票據業(ye) 務、擾亂(luan) 金融市場 秩序,形成潛在風險,亦造成了較大負麵影響。

此番銀監會(hui) 掀起的票據業(ye) 務全麵排查[馬紹爾公司注冊(ce) ]風暴,延續了近四年來銀監會(hui) 票據業(ye) 務監管審慎、合規的一向原則,但針對農(nong) 村金融機構下發專(zhuan) 文,還是繼2009年後的第二次,聯係今年4月以來債(zhai) 市轟轟烈烈的核查風暴,頗有幾份深意。

27日,多位農(nong) 信社金融市場交易人士告訴記者,此番銀監會(hui) 票據業(ye) 務違規核查行動,仍然在銀監辦發【2011】197號(全稱《關(guan) 於(yu) 切實加強票據業(ye) 務監管的通知》)規定的監管框架內(nei) 。

四大排查重點

銀監會(hui) 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票據業(ye) 務核查行動中,側(ce) 重大額異動交易,即重點檢查貼現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買(mai) 入返售和賣出回購票據發生額較大的機構,以及與(yu) 商業(ye) 銀行互為(wei) 對手大量交易的票據業(ye) 務。

5月27日,知情人士透露,排查主要包括四大方麵:一,是否通過複雜合同安排為(wei) 他行騰挪和隱瞞自身信貸規模(包括簽訂不對稱協議,或與(yu) 票據賣斷行簽訂隱形回購協議,與(yu) 票據買(mai) 入行簽訂回購協議但實際上商業(ye) 銀行在票據到期前買(mai) 斷票據等);二,是否逆程序開辦票據業(ye) 務(即他行先行墊付票據購買(mai) 資金,由農(nong) 村中小金融機構購買(mai) 或貼現票據);三,是否違規與(yu) 票據中介合作;四,是否亂(luan) 用會(hui) 計科目隱瞞真實交易逃避內(nei) 控與(yu) 監管等。上述四大風險排查重點與(yu) 197號文精神一脈相承,諸如重點檢查會(hui) 計科目設置與(yu) 執行是否規範、有無簽發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dui) 匯票等。正如一位股份製銀行資金部門人士所言,票據監管問題,年年都在強調,但銀行總能找到規避的新辦法。

通常而言,信貸控製和存貸比雙重壓力下,商業(ye) 銀行貼現意願同步下降,大中型銀行要麽(me) 不願意貼現,要麽(me) 貼現後通過轉貼現或回購減少信貸資源的占用,而城商行、農(nong) 信社和農(nong) 商行則成為(wei) 轉貼和回購的主要交易對手。

2011年,銀監會(hui) 曾通報批評河南農(nong) 村合作金融機構票據業(ye) 務違規,總結的幾大漏洞,成為(wei) 日後農(nong) 信社百試不爽的規避手段。

首要一條是利用新舊會(hui) 計核算製度差異,使票據業(ye) 務成為(wei) 龐大的體(ti) 外循環的“影子銀行”,比如按照新會(hui) 計準則核算規定,票據回購轉貼現在“賣出回購金融資產(chan) 款——賣出回購票據款”科目項下核算,不得在“1306貼現資產(chan) ”科目項下進行核算;而一些農(nong) 信社違規將賣出回購票據在“票據貼現——轉貼現”科目項下作減項核算,減少票據貼現餘(yu) 額,相應減少各項貸款總額。

而商業(ye) 銀行購買(mai) 返售票據後,按照新的會(hui) 計準則,將購買(mai) 返售票據置於(yu) “買(mai) 入返售資產(chan) ”科目核算,也不計入各項貸款。

這導致大量的票據貼現無法反映到賬麵上,形成龐大的體(ti) 外循環體(ti) 係,這正是此番四大風險排查重點的邏輯起點。

監管合力劍指“兩(liang) 跨”違規

經過去年四季度票據業(ye) 務整頓後的暫時低迷和壓縮後,2013年一季度票據承兌(dui) 業(ye) 務再度繁榮。

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企業(ye) 累計簽發商業(ye) 匯票5.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5.1%;期末商業(ye) 匯票未到期餘(yu) 額9.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7.9%。3月末,承兌(dui) 餘(yu) 額較年初增加8973億(yi) 元,同比多增3296 億(yi) 元。

此前,一位金融市場人士分析,2013年初,票據融資量處在觸底反彈的初步階段;而承兌(dui) 量已從(cong) 季均約月2萬(wan) 億(yi) 元規模,成長到季均約4萬(wan) 億(yi) 的規模;至於(yu) 貼現量,盡管季均處在小幅下滑通道,但下滑的幅度有限,更可能是基於(yu) 統計原因出現的數量下滑[馬紹爾注冊(ce) 公司],不是真實的下滑。

他認為(wei) 季均貼現量大約在6萬(wan) 億(yi) 左右。

2012年下半年,銀監會(hui) 叫停票據信托後,以票據為(wei) 標的的資產(chan) 騰挪遊戲進而轉移到銀證、銀基和銀保等其他通道業(ye) 務,票據騰挪遊戲並未終結。

上述市場人士分析,2013年票據市場的承兌(dui) 量將持續增長。同時,該人士預測,盡管2013年“消規模”(通過票據資產(chan) 騰挪規避信貸規模管控)的監控和製度性限製將得到強化,“消規模”的規模將減少,方式也將越來越少,但商業(ye) 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新的騰挪手段並不會(hui) 因此就減少。

銀監會(hui) 表示,對已經發生的違規交易,要盡快收回資金,確保資金安全;對雖已簽訂合同,但資金尚未劃轉、存在違規隱患的,要立即中止交易。至於(yu) 債(zhai) 市核查風暴中湧現的跨地區、跨機構之間的違規票據交易,相關(guan) 監管機構要形成監管合力。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