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政府2012年向15家房企發10億紅包

在A股市場,政府對於(yu) 上市公司的“補貼”早已不足為(wei) 奇,而就房地產(chan) 行業(ye) 來說,大多數上市房企都能領到政府發來的 “紅包”。在地產(chan) 調控持續的大背景下,[盧森堡公司注冊(ce) ]“政府補貼”會(hui) 否成為(wei) 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救命稻草?

《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通過統計近20家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2012年年報,發現其中有15家明確標注了“政府補助”這塊收入,總額超過10億(yi) 元,其中尤以SOHO中國、世茂房地產(chan) 補助金額較高。

“大概六成左右的房企可以拿到政府補助,一般都以稅費返還的方式,此外就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一些優(you) 惠政策。”蘭(lan) 德谘詢總裁宋延慶告訴記者,整體(ti) 看,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政府補貼占公司淨利潤的比例都非常低,對公司營業(ye) 收入不會(hui) 帶來明顯影響。但目前麵臨(lin) 最大的問題便是,政府補助沒有統一的標準,最終在執行上亂(luan) 象叢(cong) 生。

多家房企補貼近億(yi) 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自政府方麵補貼金額較大的包括SOHO中國、世茂、盛高置地、華潤置地等幾家房企。在SOHO中國2012年年報中,記者看到,經營溢利共有三部分組成,其中政府補助為(wei) 2.03億(yi) 元,相比2011年略有增長(2011年為(wei) 2.01億(yi) 元)。

通過對比SOHO中國近三年的年報不難發現,政府補貼的數值越來越高,已從(cong) 2010年的4410萬(wan) 元飆升至去年的2.03億(yi) 元,“SOHO中國比較特殊,十幾年以來納稅一直非常透明,而且在北京、上海這兩(liang) 個(ge) 一線城市,在稅收政策執行落實中相對比較規範。”宋延慶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於(yu) SOHO中國這類房企,[盧森堡注冊(ce) 公司]其在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方麵非常高,“征收的稅點高,返還的也就比較高。”

所謂的稅收返還,是指政府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采取先征後返(退)、即征即退等辦法向企業(ye) 返還的稅款,屬於(yu) 以稅收優(you) 惠形式給予的一種政府補助。

在新湖中寶2012年年報中,記者看到,公司2012年支付的各項稅費為(wei) 7.55億(yi) 元,收到的稅費返還約為(wei) 479萬(wan) 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多上市房企的年報中,政策補貼更多來源於(yu) 開發項目當地政府的優(you) 惠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翻閱中國新城鎮2012年年報看到,新湖中寶在去年獲得的政府補貼為(wei) 70萬(wan) 元,而這70萬(wan) 元主要來自於(yu) 土地出售所得款項。“就上海羅店及無錫鴻山項目有權享有上列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而言,地方政府決(jue) 定就有關(guan) 2011年及2012年銷售的四個(ge) 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將上海羅店項目有權享有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有48.5%增加約8.5%至57%;同時,無錫項目的土地出售所得款項的百分比由80%增加至91%”

而基於(yu) 此次調整,新湖中寶收入增加人民幣1.3億(yi) 元。對於(yu) 這部分補貼收入的來源,新湖中寶年報中寫(xie) 明是 “為(wei) 表彰羅店新城鎮為(wei) 寶山區及上海帶來的貢獻及影響。”

同樣因土地整理收獲補償(chang) 的還包括天房發展(3.25,-0.01,-0.31%)。在記者翻閱的近20家上市房企的年報中,天房發展也是少有的幾家對於(yu) 政府補貼收入做出較詳細解釋的房企之一。年報顯示,公司2012年營業(ye) 外收入較上年減少78.04%,主要原因係全資子公司天津市天房海濱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土地開發享受政府補貼較2011年同期減少所致。根據天房發展2012年年報,去年所獲得政府補助為(wei) 2100萬(wan) ,而2011年這一補貼數額則為(wei) 1億(yi) 元。而在去年2100萬(wan) 的政府補貼中,土地整理(主要為(wei) 漢沽土地項目整理)政府返還的收益為(wei) 2000萬(wan) 元。[注冊(ce) 伯利茲(zi) 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包括華潤、龍湖、碧桂園、綠城、中化方興(xing) 、融創、招商等多家一線房企,其政府補貼金額則在1000萬(wan) ~8000萬(wan) 元不等。

補償(chang) 標準隨意性較大/

“目前政府地方獎勵主要在二、三線城市比較多,這對於(yu) 以開發二、三線城市為(wei) 主的開發商來說,受影響較大。而在一線城市,這樣的補貼微乎其微。”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地產(chan) 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早在2010年,恒盛地產(chan) 就曾以6.6億(yi) 元的高額補助引發質疑,而根據當年的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恒盛在12個(ge) 城市共有31個(ge) 發展項目,土地儲(chu) 備23%位於(yu) 一線城市,77%位於(yu) 二、三線城市。對於(yu) 高額的政府補助,曾有消息人士指出,主要來自於(yu) 其在江蘇省投資的文化產(chan) 業(ye) 項目。

此外,世茂房地產(chan) 收到的政府補助金也不少。2012年公司收到政府補助金為(wei) 3.44億(yi) 元,去年則為(wei) 2.61億(yi) 元。截至去年年底,世茂房地產(chan) 年度其他收益約為(wei) 人民幣11.96億(yi) 元(2011年為(wei) 7.94億(yi) 元),主要包括視作出售附屬公司之收益及政府補助之收益。

“這與(yu) 公司的產(chan) 品也有很大的關(guan) 係,世茂的產(chan) 品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著力打造濱水樓盤,這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可以充分利用政策優(you) 勢。”宋延慶告訴記者,地方政府的補助主要是基於(yu) 項目規劃是否符合招商引資的產(chan) 品導向,特別是一些商務區、經濟開發區,會(hui) 有其自行製定的優(you) 惠政策。

“隻要願意投資,就會(hui) 有相應的獎勵和補貼支持。”一位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在許多城市,除了補助以外,還可以享受有助於(yu) 房地產(chan) 開發的其他政策支持,譬如在開發項目同時對周邊林業(ye) 進行保護,而當地林業(ye) 部門則可以以此名義(yi) 為(wei) 其申請一筆基金。

“目前很多地產(chan) 公司開始做旅遊地產(chan) ,或文化、養(yang) 老地產(chan) ,都在與(yu) 政府談條件,特別是目前國內(nei) 針對林業(ye) 、農(nong) 業(ye) 等的政策十分優(you) 惠。”上述分析人士向記者透露,特別是目前在西南、華南等二、三線城市,一些在天然水係周邊開發的商品房項目,“如果開發商有意願都可以通過當地的林業(ye) 部門進行申請,而這其中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不僅(jin) 如此,宋延慶也對記者表示,政府在房地產(chan) 開發行業(ye) 的補償(chang) 標準不統一也造成了一定的亂(luan) 象,“國外目前退稅政策十分普遍,但現在來看,國內(nei) 隨意性還是比較大。”

“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政府的承諾很難兌(dui) 現。”一位上市房企的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很多時候項目開發之初政府給出的優(you) 惠政策,往往在兌(dui) 現的時候困難重重,“有時候會(hui) 拖很久才給,有時候如果你不主動申請,也不會(hui) 有。”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