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資金外流N種暗道:可通過地下錢莊外貿等渠道流出

一麵是來勢洶洶的海外熱錢流入,一麵是大量中國資金正通過各種渠道流向海外。無論從(cong) 哪方麵看,中國外匯管理製度正越來越受到挑戰,[新西蘭(lan) 注冊(ce) 公司]已成為(wei) 不爭(zheng) 的事實。

“2012年全年中國海外商業(ye) 房地產(chan) 直接投資額達 40億(yi) 美元,較 2011年增長33%,預計在今年更有可能達到近50億(yi) 美元的投資額。”這是來自全球知名的房地產(chan) 谘詢服務機構仲量聯行的數據。

與(yu) 之相互印證的是,國際人才藍皮書(shu)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披露,我國正在經曆第三次移民潮,2011年,中國對世界幾個(ge) 主要的移民國家永久性移民數量超過15萬(wan) 人。

於(yu) 是問題就來了,無論是海外投資也好,海外移民也罷,錢是怎麽(me) 流出海外的呢?因為(wei)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個(ge) 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個(ge) 人年度結匯總額為(wei) 5萬(wan) 美元。如此規模的配額是根本無法滿足海外投資和移民需求的。

“資金外流已堵截不住”

“央行已經召集包括匯豐(feng) 、花旗、渣打、星展等外資行探討如何建立平台規範個(ge) 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製度,現在資金外流的方式很多,光靠堵截已經不行了。”一位外資法人銀行高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5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所指出的“建立個(ge) 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製度”的目的是希望讓那些政府無法看到的資金跨境流動變得可以受到監控。

劉金川一家三口都從(cong) 事金融相關(guan) 行業(ye) ,擁有6000萬(wan) 元人民幣的家庭資產(chan) ,已被金融機構視為(wei) 高淨值人群。

劉金川想要移民,但依照現有政策,通過正規外匯渠道向海外轉移資產(chan) 是非常困難的。6000萬(wan) 元人民幣(約976.8萬(wan) 美元),[注冊(ce) 塞舌爾公司]按照一家三口每年共計15萬(wan) 美元結售匯額度,需要差不多65年才能完成。

在劉金川看來,目前中國有向海外轉移資產(chan) 需求的是三類人:第一類是移民者,或定居、或工作、或留學,最終目的是追求海外目的地國的永久居留權或國籍;第二類是投資者、企業(ye) 主、明星,主要目的是全球配置資產(chan) 風險,以免國內(nei) 社會(hui) 動蕩使得身家遭受損失;第三類是裸官或貪官,由於(yu) 其財產(chan) 所得非法,一旦遇到稽查或未來可能的財產(chan) 申報,通過向海外轉移資產(chan) 以留後路。

交通銀行私人銀行部副總經理劉立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我們(men) 接觸到的高淨值客戶中,不少都有海外移民的傾(qing) 向,有些考慮的是生活環境,有些則考慮的是教育環境,有些則認為(wei) 簽證便利很重要。國內(nei) 資產(chan) 向海外轉移的確是很核心的問題,實際操作辦法也很多,但我們(men) 隻能按照合規的辦法來建議。”

不過,劉金川認為(wei) ,如果是孩子在海外讀書(shu) 生活,采用親(qin) 屬額度湊份子螞蟻搬家的方式是合適的,但移民顯然不適用這一方法。地下錢莊、貿易項下和投資項下的資產(chan) 轉移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而境外賭場洗錢和境外銀行卡套現也很好地實現了繞開外管局向海外挪移外匯的行為(wei) 。

“地下錢莊”仍是主流方式

在深圳市中心有很多掛著留學中介牌子的店鋪,其中就隱藏著大量的“地下錢莊”。與(yu) 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重鎮,資金的便捷性和高度自由化備受資產(chan) 轉移者的追捧,資金在香港,就意味著能夠順利進出所有發達經濟體(ti) 。

阿迪是從(cong) 事“地下錢莊”的老手,在他看來,外管局雖然能夠管住大筆資金的進出,但對於(yu) 幾百萬(wan) 甚至幾千萬(wan) 等值人民幣進出的監管顯然是無能為(wei) 力的。

“隻要客戶提早半個(ge) 小時告訴我,轉移金額和幣種,我就能按照即時兌(dui) 換匯率幫客戶把錢轉出去,我們(men) 會(hui) 按照一定比例收取手續費,約在0.8%~1.5%。”阿迪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一旦客戶確認了價(jia) 格,就可以把錢打入我們(men) 指定的若幹個(ge) 賬號,一個(ge) 小時內(nei) 客戶在香港開設的銀行戶頭就能夠收到相應港幣或美元。如果客戶的轉移資金額特別大,建議還是分批次完成,每次的匯款金額都不要大於(yu) 100萬(wan) 人民幣,這樣有利於(yu) 規避監管。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拿現金的風險最小。”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作人、國際貿易與(yu) 投資部主任沈彥煒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通過‘地下錢莊’轉移資金可以說是最通常最普遍的做法,近年來通過貿易渠道和海外並購渠道實現大額資金海外轉移正在越來越普遍。”

貿易利潤留在海外

在貿易項下的資金外流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國內(nei) 貿易公司可以和海外貿易夥(huo) 伴合作,通過報高進口價(jia) 格、報低出口價(jia) 格,順理成章地把大量利潤留在海外。

這在實際操作中牽涉到虛假貿易進出口合同的擬定和報價(jia) 技巧。如果是較容易識別的常見普通商品,“明顯”報高進口價(jia) 格比較容易被海關(guan) 發現,這會(hui) 增加風險。而較難甄別的高新技術產(chan) 品就比較容易虛增價(jia) 格。

“在實務操作中還有一種方法比較普遍[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國內(nei) 貿易公司在香港設立一家貿易公司,在出口時通過平價(jia) 賣出,而香港貿易公司再以市場價(jia) 銷售到歐美,利潤就自然留在了香港。”沈彥煒認為(wei) 這是一種規避風險很好的辦法,實際上也很難稽查。

在監管部門看來,這部分利潤是無法回到境內(nei) 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辦理國際Visa或Master借記卡的方式實現在境內(nei) 外資金的雙邊使用。

這種現象似乎已經在公開的貿易數據中有所反映。據海關(guan) 統計,今年一季度內(nei) 地對香港的出口總值為(wei) 105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74.2%。很多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一季度出口不僅(jin) 大增,且遠遠高於(yu) 進口,“這是反常的”。

對此,海關(guan) 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認為(wei) 主要有三個(ge) 原因:其一,香港作為(wei) 自由港,一直以來都是內(nei) 地進出口貨物的主要周轉地;其二,香港是跨國公司設立全球物流配送和分撥中心的主要所在地;其三,一些跨國公司為(wei) 了節省成本,把一些在香港的倉(cang) 庫也轉移到了深圳地區,這也會(hui) 增加貨物在香港和內(nei) 地間調撥的頻次,進而推高內(nei) 地對香港的出口增速。

不過,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雖然海關(guan) 負責人有所解釋,但中國對香港出口數據的確存在一些沒有解釋清楚的現象,並不排除有資金以通過香港貿易轉口的方式把資金和利潤向境外轉移的可能。”

投資讓資金“順便”外流

除了貿易項之外,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出也在興(xing) 起,其主要方式是通過海外並購渠道。

2011年,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對外投資項目新的核準權限:對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cong) 3000萬(wan) 美元提升到3億(yi) 美元;非資源類境外投資重大項目需要審批的金額起點從(cong) 1000萬(wan) 美元提升到1億(yi) 美元。

一位曾經參與(yu) 海外並購的某民營企業(ye) 家王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境外投資項目審批起征點提高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麵,無論是商務部還是發改委,審批更為(wei) 嚴(yan) 格了;另一方麵則是可轉移的資金數額也增大了。”

目前,境外投資正常的審批程序是“外管局—發改委(中央或省級)、商務部(中央或省級)—外管局”,在尋求其他監管部門審批前,外管局會(hui) 對擬使用外匯來源出具意見,同時也可以匯出一部分投資資金。

沈彥煒介紹說,在所有審批程序啟動之前,企業(ye) 可以向外管局申請一定的匯款額度,用於(yu) 前期的調研,一般不超過總投資金額的15%。比如說1億(yi) 美金的項目,可以在這個(ge) 時候匯出1500萬(wan) 美金。

王肖認為(wei) ,這筆費用雖然是以特殊目的匯出的款項,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鬆動的空間,甚至可以通過虛報花費等方式,把一部分資金留在海外完成資產(chan) 轉移。不過,這是需要一定技術含量的。

事實上,與(yu) 海外投資“跑冒滴漏”實現資產(chan) 轉移相比,通過另一種方式轉移境內(nei) 資產(chan) 可能更為(wei) 隱蔽。“可以在離岸地注冊(ce) 一家由當事人實際控製的酒店管理公司,當事人在國內(nei) 的酒店每年向該酒店管理公司支付高額的管理費,直到酒店做破產(chan) 了,資金也就轉移出去了。” 綠野資本集團大中華區董事會(hui) 主席鄭曉軍(jun) 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外資銀行“內(nei) 存外貸”騰挪

“嚴(yan) 格審查與(yu) 監管提供‘類地下錢莊’服務的商業(ye) 銀行。”這一看法普遍存在於(yu) 學界。除了民間的“地下錢莊”,很多銀行,特別是外資銀行同樣扮演著“類地下錢莊”的角色。跨境銀行的特殊過境服務通常被稱為(wei) “內(nei) 保外貸”或“內(nei) 存外貸”。

內(nei) 保外貸,是指總部在國內(nei) 的母公司,通過向內(nei) 地的銀行機構提供擔保,讓其在境外的分支機構從(cong) 這所銀行的境外分支機構中獲取貸款。

內(nei) 存外貸,是在境內(nei) 的銀行存進款項,然後在境外獲得貸款。這種方法隻需要提交相關(guan) 資料給銀行即可。

沈彥煒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men) 在實務中發現,有很多客戶采用這種方式實現了資金的境外周轉,這在一些外資銀行中采用得比較多。”

目前,包括花旗、匯豐(feng) 、渣打、星展在內(nei) 的外資銀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內(nei) 保外貸”或“內(nei) 存外貸”這一“類地下錢莊”的運行方式,其優(you) 勢在於(yu) 境外的便捷網絡。

外資銀行之所以熱衷於(yu) 這種仍存爭(zheng) 議的業(ye) 務,主要是由於(yu) 其在境內(nei) “攬存”壓力巨大。截至目前,國內(nei) 所有外資銀行的資產(chan) 份額不到行業(ye) 的2%。因此,開展上述業(ye) 務,有利於(yu) 吸引客戶把存款放在其境內(nei) 法人銀行,因為(wei) 沒有存款就沒有貸款,沒有貸款就沒有利潤。

星展中國副行長兼首席運營官梁徐雁芬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內(nei) 存外貸’或‘內(nei) 保外貸’在實際操作中比較多,企業(ye) 在這方麵有需要。這主要是因為(wei) 我國外匯額度是有所控製的,大量的配額是給央企‘走出去’提供的,相較之下,民營企業(ye) ‘走出去’隻能采取這一方式來完成,在我們(men) 看來這是合法合規的。”

以“內(nei) 存外貸”為(wei) 例,A公司在境內(nei) 外資法人銀行存了6200萬(wan) 人民幣,該行的境外銀行則向A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或特殊目的公司貸款1000萬(wan) 美金,如果境外貸款不能歸還,境外銀行則作為(wei) 壞賬處理,境內(nei) 公司則將存款作為(wei) 利潤處理,從(cong) 集團層麵上實現了盈利。“內(nei) 保外貸”的方式類似,如果境外貸款無法歸還,境內(nei) 銀行則可以對其擔保物進行包括拍賣、變賣等方式的處置,所得收入亦可作為(wei) 利潤處理。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