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國際投行、評級機構、投機機構、國際媒體(ti) 被指相互配合“看空、做空”中國。有論者認為(wei) ,種種跡象表明,“做空中國”第二輪正在悄然醞釀,如果不能盡早意識到問題的嚴(yan) 重性,中國恐將成為(wei) 美國金融危機的買(mai) 單者。
4月27日,中國證監會(hui) 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新西蘭(lan) 公司注冊(ce) ]當前中國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外資主要是通過戰略投資者和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等方式投資A股,從(cong) 目前觀察,沒有大批賣出跡象,亦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有大量資金通過非常規渠道進出中國市場。
“做空中國”,是否存在?
無視中國經濟積極因素的“看空”
4月5日,在香港出席一次投資者會(hui) 議時,全球最大空頭基金公司尼克斯聯合基金總裁吉姆·查諾斯(JimChanos)用19頁的PPT向投資者解釋:為(wei) 什麽(me) 他看空、做空中國。
查諾斯認為(wei) ,唯GDP正使得中國經濟出現“殺雞取卵”的情況。產(chan) 能過剩情況已經普遍存在於(yu) 水泥、鋼鐵、汽車領域。前所未有的固定資產(chan) 投資使其在GDP的占比居高不下,這使得單位投資回報率遞減,負債(zhai) 資產(chan) 的折舊卻在增加。
參與(yu) 這場會(hui) 議的投行人士陳誌華(微博)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微博)》:“查諾斯的演講幾乎把所有中國經濟的問題都羅列了,包括了過度投資、銀行信貸膨脹、影子銀行、地方債(zhai) 、房地產(chan) 泡沫,也涉及了虛假城鎮化、貧富差距、腐敗蔓延等等方麵。”陳誌華說,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查諾斯判斷,一旦中國經濟出現問題,現有的利益集團就會(hui) “樹倒猢猻散”。
“查諾斯的團隊收集了中國所有的經濟金融問題,其目的就是看空中國,但哪個(ge) 國家沒有一些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呢?查諾斯的看法完全忽視了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積極因素,比如說即便算上所有隱性債(zhai) 務,負債(zhai) 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銀行的壞賬率仍然很低。”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經理這樣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從(cong) 全球經濟來看,[新西蘭(lan) 注冊(ce) 公司]美國和日本經濟的表現較好,新興(xing) 市場在今年的表現是低於(yu) 美國市場,所以有些資金是從(cong) 亞(ya) 洲、從(cong) 新興(xing) 市場抽回去投資到美國市場和日本市場。”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全球市場業(ye) 務主席李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海外投資者對中國金融市場 短期之內(nei) 是持謹慎態度的。”
從(cong) 曆史數據來看,看空某一個(ge) 國家往往是與(yu) 資本大量外流相關(guan) 的,4月以來,人民幣非但沒有因為(wei) 所謂的“資本外流”而出現貶值、外流,反而升值,這恰恰說明,海外資本對於(yu) 中國市場抱有樂(le) 觀態度。
事實上,很多看似很嚴(yan) 重的問題往往會(hui) 被海外投資者所高估,以地方融資平台為(wei) 例。4月25日,交通銀行公布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該行地方融資平台領域的不良貸款率隻有0.02%。顯而易見,某些海外投資機構希望集合所有負麵消息,誇大其詞的目的是讓市場產(chan) 生“做空”中國的羊群效應。
據了解,以查諾斯為(wei) 代表的全球基金經理們(men) ,在過去兩(liang) 個(ge) 月裏拋售了價(jia) 值數十億(yi) 美元的中國股票,與(yu) 國際評級機構“一唱一和”。
進入4月,作為(wei)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發布的一份題為(wei) 《我們(men) 是否知道中國將何時為(wei) 其經濟刺激政策承擔成本?》的報告,稱中國不得不為(wei) 經濟刺激政策付出代價(jia) ,目前的問題是“何時”與(yu) “怎樣付出代價(jia) ”。
無獨有偶,4月9日,作為(wei)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宣布,將中國的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從(cong) AA-降至A+,這是中國主權信用評級1999年以來首次被一家大型國際評級機構下調。作為(wei)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維持中國政府債(zhai) 券的“Aa3”評級,但同時將評級展望從(cong) 正麵轉為(wei) 穩定。
“做空唱多”?
據市場傳(chuan) 聞,正當標普和惠譽紛紛“唱空”中國之時,查諾斯選擇在香港市場大舉(ju) 做空內(nei) 地建築業(ye) 相關(guan) 股票及礦業(ye) 、銀行業(ye) 股票,這可能僅(jin) 僅(jin) 是某些機構的短期看法,或許無法代表大勢。進入4月下旬,無論是香港恒生指數還是H股都走出了擺脫內(nei) 地A股市場的反彈行情,足以說明希望利用“做空”言論影響市場大趨勢的行為(wei) 已難以為(wei) 繼。
不過,李晶認為(wei) ,中國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不盡如人意,中國重工業(ye) 企業(ye) 在這種情況下表現欠佳,特別是鋼鐵、造船業(ye) ,這也會(hui) 影響到整個(ge) 大勢的表現。
令人不可理解的則是銀行股的表現,據港交所披露,農(nong) 業(ye) 銀行4月17日遭美資大型基金TheCapitalGroup場內(nei) 減持1億(yi) 股H股,套現3.422億(yi) 港元,持該股多頭頭寸比例由11.24%降至10.91%。摩根大通和花旗也被披露在4月12日,分別減持了4236萬(wan) 股及9259萬(wan) 股農(nong) 行H股。
這意味著在此輪“做空”中國概念股的浪潮中,不但有海外基金的身影,連投行也參與(yu) 其中,以摩根大通為(wei) 代表的則選擇了“做空唱多”的策略。李晶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一反常態”地認為(wei) ,最好的利潤表現還是銀行業(ye) ,現在銀行股票是非常非常便宜的,市盈率隻有五六倍,而市淨率價(jia) 值也就是1倍左右。
此外,李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中國投資的人是各種各樣的人,公司跟投資者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幾乎都在中國建立了基地,它們(men) 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是長線的,還是踴躍投資的,未來的數量還是在增加的。”
是否存在“做空中國”,取決(jue) 於(yu) 5月走勢[注冊(ce) 塞舌爾公司]
“其實‘做空中國’並不是一個(ge) 新鮮的詞匯,比如說前幾年海外資金在美國看空、做空中國概念股,當時主要的邏輯是中國企業(ye) 的財務報表存在問題,而這一次情況則不同,看空、做空的理論基礎是對中國經濟基本麵的負麵評價(jia) 。”陳誌華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次海外資金做空中國是有計劃、有預謀的,香港成為(wei) 了海外資金做空中國的大本營。”
目前,海外市場主要通過兩(liang) 大指數基金、通過股指期貨從(cong) 基本麵上做空中國概念,即美國紐交所上市的新華富時A25指數ETF基金、安碩富時A25指數基金和港交所恒生富時A25指數ETF基金。以恒生富時A25指數ETF基金為(wei) 例,該指數從(cong) 今年2月份的180點回調到了4月初的158點附近,調整的幅度達到了14%左右。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經理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如果你從(cong) 陰謀論的角度來看,把今年2月到4月的調整稱為(wei) 做空中國,那麽(me) 是否應該把去年11月到今年2月的一波超過15%上漲行情稱為(wei) 做多中國呢?”
在此輪所謂“做空中國”一致行動中,投行一直受到關(guan) 注,很多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如果依據已經披露的信息來看,今年4月份大肆減持中國股票的話,可能會(hui) 被視為(wei) 賣在了低點。以農(nong) 業(ye) 銀行為(wei) 例,摩根大通和花旗被披露在4月12日,分別減持了4236萬(wan) 股及9259萬(wan) 股農(nong) 行H股。目前,農(nong) 行H股股價(jia) 已經有了明顯的上升。
陳誌華認為(wei) ,如果今年2月海外資金存在“唱空做空”還可以理解,進入4月的“唱空做空”就沒有辦法理解了。倘若4月中旬真的有海外機構通過股指期貨對指數或者個(ge) 股“做空”的話,那麽(me) 從(cong) 目前這個(ge) 時間點來看,他們(men) 可能已經因為(wei) 做錯方向而被套牢。此輪海外機構“做空中國”這一命題是否成立,要看今年5月的走勢情況。
QFII做空機製悄然來襲
伴隨著QFII進一步擴容和投資工具的進一步完善,QFII直接在A股市場的做空正悄然來襲。
“攜手匯豐(feng) 銀行實現我國首批QFII股指期貨投資。”這是一季度交通銀行向《中國經濟周刊》提供的材料中的一句話。這句話的背後,或許是外資將名正言順地進入內(nei) 地資本市場進行做空或套期保值。
雖然種種跡象表明,海外基金借助QFII參與(yu) 境內(nei) 股指期貨市場已經悄然成行,然而,作為(wei) QFII參與(yu) 股指期貨的平台——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對於(yu) 這一具體(ti) 情況一直采取了低調回避的態度,至今不願意公布相關(guan) 情況。據不完全統計,截至記者發稿時,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士信貸、星展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瑞銀證券、花旗、匯豐(feng) 、法國興(xing) 業(ye) 銀行等海外機構已經獲得了通過QFII進行股指期貨交易的許可或正在積極爭(zheng) 取該資質。
有觀點認為(wei) ,QFII獲準股指期貨如猛虎入林,將對整個(ge) A股市場的生態產(chan) 生重大影響。不過,也有觀點認為(wei) ,QFII參與(yu) 股指期貨交易的持倉(cang) 和成交額度均受到限製,不會(hui) 出現肆意做空情況,反而會(hui) 穩定其在現貨市場的持股。
事實上,由於(yu) QFII參與(yu) 股指期貨交易的資金規模有限,且國內(nei) 股指期貨實施一係列嚴(yan) 格的內(nei) 部防控措施和製度,QFII等機構投資者很難利用股指期貨操縱市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外QFII機構之外,國內(nei) 多家基金公司均已向中國證監會(hui) 申請希望成為(wei) 首批做空基金,這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單邊做多市場將逐步開放,這都引起了海外投機者的高度關(guan)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