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2010年6月開始,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清理整頓,已經持續了將近三年。對銀監會(hui) 而言,9萬(wan) 億(yi) 平台貸款的整改之戰,還遠遠沒有到收官的時候。[新加坡公司注冊(ce) ]
中國銀監會(hui) 日前下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2013年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風險監管的指導意見》(討論稿),要求繼續推進平台貸款風險管控,總體(ti) 思路是“控製總量、優(you) 化結構、隔離風險、明晰職責”。
與(yu) 往年不同的是,銀監會(hui) 將管控重點從(cong) 表內(nei) 擴展到了表外,一方麵,全口徑考察平台負債(zhai) ,進行全麵風險管理;另一方麵,規範商業(ye) 銀行持有平台債(zhai) 券(城投債(zhai) ),將城投債(zhai) 投資權限統一上收至總行。
差異化管理
“控製總量”一直是平台貸款管控的第一要務。本月7日,銀監會(hui) 主席尚福林公開表示,目前地方融資平台貸款規模為(wei) 9.3萬(wan) 億(yi) ,兩(liang) 年增長了2%,總量規模得到了控製。
此次討論稿重申,按照“保在建、壓重建、控新建”的基本要求,繼續堅持總量控製。各銀行在年度信貸計劃安排上不得新增平台貸款規模,平台貸款餘(yu) 額較2011年末不得增加;同時,嚴(yan) 格控製平台貸款占全部人民幣貸款的比重,確保該占比不超過本行2012年末水平。
在控製總量的前提下,[新加坡注冊(ce) 公司]繼續堅持“有保有壓”:提升省級融資平台、保障性住房以及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合理資金需求的支持力度,壓縮縣區級平台及高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平台的貸款規模。
具體(ti) 而言,新增貸款應主要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融資平台和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市級平台新增貸款應主要用於(yu) 支持省會(hui) 城市設立的平台;對財政收入較低、負債(zhai) 水平較高的非省會(hui) 城市的地市級平台以及各地區的縣區級平台,應減少貸款發放,加大清收力度。
除了層級差異化,討論稿還提出了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差異化管理要求,以控製高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平台的貸款比例。對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高於(yu) 70%的平台發放的貸款,在全部平台貸款中占比不得超過35%;對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高於(yu) 80%的平台貸款,要逐步壓縮,不得新增,確保其占比不超過15%。
對於(yu) 新發放的平台貸款,銀監會(hui) 明確了六大投放:一是符合 《公路法》的收費公路項目;二是國務院審批或核準通過且資本金到位的重大項目;三是列入國土資源部名錄的土地儲(chu) 備機構的土地儲(chu) 備貸款;四是公租房、廉租房、棚戶區改造的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五是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支持且符合中央政策的農(nong) 田水利類項目;六是工程進度達到60%以上,且現金流測箅達到全覆蓋的在建項目。
控製表外融資
“這份討論稿的最大亮點就是建立全口徑的融資平台負債(zhai) 統計製度,目的是將表內(nei) 表外的負債(zhai) 全麵納入監管視野。”[注冊(ce) 新西蘭(lan) 公司]接近銀監會(hui) 的消息人士說。
討論稿指出,監管部門和各銀行均要建立包括銀行貸款、企業(ye) 債(zhai) 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信托計劃、理財產(chan) 品等方式在內(nei) 的全口徑融資平台負債(zhai) 統計製度。在此基礎上,各銀行要統籌考慮融資平台總負債(zhai) 規模與(yu) 其償(chang) 債(zhai) 能力的匹配程度,加強對融資平台的全麵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