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中信信托於(yu) 2011年12月28日發起設立,“中信製造三峽全通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分4次募集信托本金共計人民幣13.335億(yi) 元,[注冊(ce) 薩摩亞(ya) 公司]為(wei) 三峽全通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三峽全通公司應當於(yu) 2013年1月14日和16日分別償(chang) 還貸款本息11855萬(wan) 元和47247萬(wan) 元。中信信托稱,“截至2013年1月28日,本信托計劃信托專(zhuan) 戶仍未收到該兩(liang) 期應收本息及違約金。”因此公司決(jue) 定存續的優(you) 先級信托受益權的到期日延期3個(ge) 月。
而中信信托方麵已表示,將不會(hui) 去進行剛性兌(dui) 付。業(ye) 界認為(wei) 該事件可能成信托業(ye) 首個(ge) 打破剛性兌(dui) 付 “行規”的案例。
二季度迎新一波兌(dui) 付潮/
雖然信托行業(ye) 已經度過了此前預期兌(dui) 付風險較大的2012年。但是到了2013年,房地產(chan) 信托仍然麵臨(lin) 較大的兌(dui) 付壓力。
據北京恒天財富相關(guan) 數據統計,2013年房地產(chan) 信托麵臨(lin) 兌(dui) 付本息達2800億(yi) 元,遠超過2012年的1759億(yi) 元。其中,兌(dui) 付頂峰將出現在2013年第二季度,屆時全國房地產(chan) 信托兌(dui) 付的總規模將達到1301億(yi) 元。
另據新時代證券發布的研報,根據每月的成立規模與(yu) 月平均期限測算,2013年房地產(chan) 信托到期兌(dui) 付規模將達2847.9億(yi) 元,其中二季度達1247.6億(yi) 元。
上海一家信托公司項目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房地產(chan) 信托計劃的兌(dui) 付中,中小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壓力要大得多。他們(men) 的融資原本就比大型的房地產(chan) 企業(ye) 要難,風險也相對要高一些。”
諾亞(ya) 財富研究部李要深則對者表示,[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目前總體(ti) 來說,房地產(chan) 信托沒有太大的問題,相比前兩(liang) 年,規模和占比已經下降很多,處在一個(ge) 相對安全的範圍,並且房地產(chan) 信托一般都有較好的抵押物。
事實上,今年以來,房地產(chan) 信托發展速度仍然較快。用益信托數據顯示,2月份共成立房地產(chan) 信托52款,募集資金162.95億(yi) 元,占總成立規模的33.98%,高於(yu) 上個(ge) 月29.49%的占比,較去年23%左右的占比更是顯著增加。
PE伺機而動/
對資金充裕的PE來說,房地產(chan) 信托接盤的時機也可能就在今年。
“房地產(chan) 公司現在都缺錢,尤其是中小房地產(chan) 企業(ye) ,更是困難。從(cong) 目前的角度來看,這塊的投資價(jia) 值逐漸顯現出來了。”某股權投資基金相關(guan) 人士稱,PE投資接盤的條件主要還是看具體(ti) 的項目。
“從(cong) 實際情況看,房地產(chan) 信托有兌(dui) 付風險的項目眼下還不多,隻是根據趨勢判斷,今年的投資將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也就是找一些缺資金、項目優(you) 質的企業(ye) 合作。”上述股權投資基金人士表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即將到期的房地產(chan) 信托項目中,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項目數量有限,而鄂爾多斯、青島等二線城市項目則多一些。
上述股權投資基金人士介紹,與(yu) 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合作,[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最簡單的是折價(jia) 收購整個(ge) 項目,然而分拆出售,但是這對PE公司的資金實力和運作的要求很高。另外,不同PE主體(ti) 的參與(yu) 模式也不一樣。金融機構發起的地產(chan) 基金主要是做債(zhai) 權,和信托公司聯合發起信托型基金,這是一種‘類信托’的融資模式;大型房地產(chan) 企業(ye) 則更願意做股權融資,進行大魚吃小魚的行業(ye) 整合。”
此前有消息稱,萬(wan) 科、金地、華潤、複興(xing) 為(wei) 代表的房地產(chan) 集團都在旗下設立PE投資公司,通過股權融資擴大行業(ye) 版圖。
不過,上述股權投資基金人士也表示,“房地產(chan) 信托的兌(dui) 付風險都依靠PE來接盤肯定是不現實的,目前PE的實力也達不到。但是,PE對一些優(you) 質項目的興(xing) 趣比較大,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2013年房地產(chan) 信托兌(dui) 付壓力遠超2012年,其中,兌(dui) 付頂峰將出現在2013年第二季度,屆時全國房地產(chan) 信托兌(dui) 付的總規模將超過1000億(yi) 元。通過信托融資的中小房地產(chan) 企業(ye) 將不得不麵對資金上的窘境,而這對資金充裕的PE來說,無疑將是一次“撿餡餅”的機會(hui) 。
風險頻現挑戰“剛性兌(dui) 付”/
上周五(3月8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安信信托因為(wei) “昆山·聯邦國際資產(chan) 收益財產(chan) 權信托”的融資方昆山純高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無法支付到期本金,已對純高公司進行了起訴。
不過,安信信托在當日發布澄清公告稱,2009年9月24日,安信信托發起並設立了總規模為(wei) 人民幣62700萬(wan) 元的“昆山-聯邦國際”資產(chan) 收益財產(chan) 權信托。但是到2012年9月18日,昆山純高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作為(wei) 信托交易文件項下借款人未能按時足額償(chang) 還信托借款。
為(wei) 此,安信信托已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金融借款糾紛訴訟。並且“根據信托文件約定,信托期限已自動延長,最長至2013年9月24日。”
安信信托董辦工作人員稱,目前信托計劃已經延期了,但是公司確實已進行了部分兌(dui) 付。
一位信托行業(ye) 人士表示,項目出了問題,信托公司一般都會(hui) 先托著,但如果真的出現較大的問題,這樣做就會(hui) 有很大風險。
事實上,信托行業(ye) 的“剛性兌(dui) 付”此前就已經遇到了挑戰。今年1月份,中信信托關(guan) 於(yu) 三峽全通的貸款資金兌(dui) 付問題就已引起業(ye) 界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