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城鎮化質量排名:深圳居首 北京第二

  對城鎮化質量有著重要影響的,有如下主要指標:[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

  人均GDP較高的城市,[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其城鎮化質量指數大都較高。如人均GDP位於(yu) 全國前三位的鄂爾多斯(17.51萬(wan) 元/人)、克拉瑪依(12.14萬(wan) 元/人)、東(dong) 營(11.64萬(wan) 元/人),其城鎮化質量指數分列第48、4、16位;而人均GDP處於(yu) 後三位的定西(5304元/人)、隴南(6457元/人)和固原(6874元/人),則分列第238、224、216位。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其城鎮化質量指數就越高。如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高的東(dong) 莞(35690元/人)、深圳(32381元/人)、上海(31838元/人)等城市,其城鎮化質量指數均處於(yu) 前10位。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的綏化(9468元/人)、伊春(10317元/人)、隴南(10623元/人)等城市,其城鎮化質量指數也均處於(yu) 200多位。

  從(cong) 市轄區人均一般預算內(nei) 財政收入來看,城市財政收入能力的增強有利於(yu) 政府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改善城市品質和公共服務,對提高城鎮化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人均一般預算內(nei) 財政收入均較高,而其城鎮化質量指數分列前三位;而該指標處於(yu) 後10位的城市中,有7個(ge) 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在200位之後。

  非[注冊(ce) 盧森堡公司]農(no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比重反映了城鎮化進程中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情況,是衡量工業(ye) 化和城鎮化的重要指標。非農(nong) 產(chan) 業(ye) 的比重提高及其向城鎮的集聚,將推動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如深圳、東(dong) 莞、克拉瑪依、上海等的非農(no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比重較高,其城鎮化質量指數均處於(yu) 全國前10位之內(nei) ;非農(no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比重較低的黑河、綏化、臨(lin) 滄等後十位城市,其城鎮化質量指數全部處於(yu) 200位之後。

  一般情況下,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越高,表明居民消費結構層次越低,其對城鎮化質量具有負向的影響。如恩格爾係數處於(yu) 前10位的城市中,有5個(ge) 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處於(yu) 240位之後,還有三個(ge) 城市在180位之後;而恩格爾係數處於(yu) 後10位的城市,有5個(ge) 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在100位之前。

  人均財政教育支出越高,一般城鎮化質量也越高。人均財政教育支出較高的前10位城市中,有7個(ge) 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處於(yu) 前10位。而人均財政教育支出較低的後10位城市中,有6個(ge) 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處在200位之後。

  單位GDP的SO2排放量越大,表明城鎮化的環境代價(jia) 越大,城鎮化質量越差。統計結果表明,單位GDP的SO2排放量處於(yu) 前10位的城市,其城鎮化質量指數也較低,其中有5個(ge) 城市在200位之後,另5個(ge) 城市在100位之後;而單位GDP的SO2排放量處於(yu) 後10位的城市中,有7個(ge) 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在30位之前。

  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差距用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表示(農(nong) 村為(wei) 1),是反映城鎮化質量的一個(ge) 負向指標,即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數值越大,城鄉(xiang) 協調程度越低,城鎮化質量也就越低。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數值較大的前10位城市,其城鎮化質量指數均在200位之後。而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數值較小的後10位城市中,有5個(ge) 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處於(yu) 前20位,其中深圳、克拉瑪依、中山、東(dong) 莞位列前10位。

  城鎮化率高,城鎮化質量不一定高

  城鎮化率雖然是衡量城鎮化水平的一個(ge) 核心指標,但與(yu) 城鎮化質量並不能簡單畫上等號。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化率排名前20位的地級以上城市中,深圳市(100%)、克拉瑪依市(99.6%)、佛山市(94.1%)、上海市(89.3%)、東(dong) 莞市(88.5%)、廈門市(88.3%)、中山市(87.8%)、北京市(86.0%)、廣州市(83.8%)、天津市(79.5%)、南京市(77.9%)等11個(ge) 城市的城鎮化質量指數也處於(yu) 前20位,這些城市的城鎮化率和城鎮化質量比較協調。

  而烏(wu) 海市(城鎮化率第4位,城鎮化質量第62位)、嘉峪關(guan) 市(城鎮化率第5位,城鎮化質量第82位)、太原市(城鎮化率第13位,城鎮化質量第80位)、鶴崗市(城鎮化率第14位,城鎮化質量第186位)、伊春市(城鎮化率第16位[盧森堡公司注冊(ce) ],城鎮化質量第243位)、蘭(lan) 州市(城鎮化率第20位,城鎮化質量第104位)的城鎮化質量則嚴(yan) 重滯後於(yu) 城鎮化率,其他3個(ge) 城市(珠海市、包頭市、沈陽市)的城鎮化質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城鎮人口達到7.12億(yi) ,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52.57%,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多年以來,城鎮化率(即城鎮常住人口占該區域總人口的比例)一直是衡量各地城鎮化水平的唯一標準;很多時候,不斷上升的城鎮化率,被直接視為(wei) 不斷提高的城鎮化水平。

  誠然,人口的城鎮化是城鎮化的核心,但它並非城鎮化的全部。真正的城鎮化應該包括四個(ge) 方麵:一、人口的城鎮化; 二、空間的城鎮化、土地的城鎮化;三、經濟的城鎮化、產(chan) 業(ye) 的城鎮化;四、生活質量的城鎮化。

  在城鎮化進程中,熱衷於(yu) 追求城鎮化率,可能會(hui) 帶來一係列的問題。因為(wei) 城鎮化率並不是越高越好,城鎮化速度亦非越快越好。城鎮化的速度要和經濟發展的階段、工業(ye) 化的程度、資源環境承載力、吸納人口就業(ye) 的能力必須相適應,否則會(hui) 帶來很多的社會(hui) 問題。

  對於(yu) 近年來各地的城鎮化,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給出了九個(ge) 字的評價(jia) :速度快、質量低、不協調,主要表現為(wei) :市民化的程度比較低,發展方式比較粗放,城鄉(xiang) 發展不協調。

  不再“以城鎮化率論英雄”,提高城鎮化質量,刻不容緩。

  黨(dang) 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的新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ye) 化深度融合、工業(ye) 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nong) 業(ye) 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同步發展”。

  中國開始走進以提高城鎮化質量為(wei) 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時代。

  如何界定城鎮化質量的內(nei) 涵,科學評價(jia) 中國的城鎮化質量,明確各地區城鎮化發展的差距和改進方向?

  為(wei) 此,率先發出建立中國城鎮化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的倡議,並邀請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所進行專(zhuan) 題研究,經過長期深入的調研、建模分析,聯合推出《中國城鎮化質量報告》(下稱《報告》),首次嚐試對城鎮化質量狀況進行係統的綜合評價(jia) 研究,同時推出“中國地級以上城市城鎮化質量排名”,以期探討城鎮化質量提升的戰略路徑和具體(ti) 措施。

  如何評價(jia) 城鎮化質量?

  城鎮化質量是指在城鎮化進程中與(yu) 城鎮化數量相對的反映城鎮化優(you) 劣程度的一個(ge) 綜合概念,特指城鎮化各組成要素的發展質量、協調程度和推進效率。

  “盡管曾有很多人做過一些城鎮化質量的評估,但目前還沒有一個(ge) 科學的、公認的定義(yi)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認為(wei) ,從(cong) 本質內(nei) 涵上講,城鎮化質量包括城鎮自身的發展質量、城鎮化推進的效率和城鄉(xiang) 協調發展程度三個(ge) 方麵。從(cong) 構成要素看,城鎮化質量又可分為(wei) 經濟城鎮化質量、社會(hui) 城鎮化質量和空間城鎮化質量。因此,城鎮化質量是一個(ge) 綜合的概念,它是城鎮化各構成要素和所涉及領域質量的集合。

  基於(yu) 城鎮化質量的內(nei) 涵,在城鎮化質量評價(jia) 研究中,不僅(jin) 要考慮城市發展質量,還要考慮城鄉(xiang) 協調程度;不僅(jin) 要考慮城鎮化帶來的文明成果,還要考慮為(wei) 此付出社會(hui) 、經濟、環境等方麵的代價(jia) 。

  為(wei) 此,《報告》從(cong) 城市自身的發展質量、城鎮化的推進效率、城鄉(xiang) 協調的程度等三個(ge) 方麵,構建城鎮化質量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共有一級指標3項、二級指標7項、三級指標30多項。

  城鎮化質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為(wei) :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克拉瑪依市、佛山市、中山市、東(dong) 莞市、廈門市、蘇州市、廣州市、天津市、南京市、常州市、無錫市、大連市、東(dong) 營市、舟山市、青島市、杭州市、烏(wu) 魯木齊市。深圳市城鎮化質量最高。城鎮化質量排名後10位的城市依次為(wei) :烏(wu) 蘭(lan) 察布市、臨(lin) 滄市、懷化市、梧州市、河池市、聊城市、達州市、揭陽市、昭通市、白銀市。烏(wu) 蘭(lan) 察布市城鎮化質量排最末位。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