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12年以來工銀瑞信、建信基金、民生加銀基金等銀行係基金公司均實現了資產(chan) 規模的成倍增長。業(ye) 內(nei) 分析人士指出,[注冊(ce) 離岸公司]銀行設立基金公司,一方麵是因為(wei) 基金公司利潤可觀,銀行不願意放棄利潤增長點;另一方麵則是因為(wei) 基金公司擁有投資全牌照,可以幫助銀行開展利潤較高,成長性較好的金融產(chan) 品和業(ye) 務。
加速商業(ye) 銀行轉型升級
盈利壓力已成為(wei) 商業(ye) 銀行普遍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利率市場化程度實際上遠比通常認為(wei) 的要高。受此影響,商業(ye) 銀行的負債(zhai) 和資產(chan) 業(ye) 務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競爭(zheng) 壓力激增,盈利能力麵臨(lin) 巨大挑戰。”工行內(nei) 部人士向《中國企業(ye) 報》記者說道。
以存貸款為(wei) 主的業(ye) 務模式是商業(ye) 銀行轉型要解決(jue) 的首要問題。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存款增速波動加劇、流失嚴(yan) 重。為(wei) 了爭(zheng) 奪客戶,商業(ye) 銀行密集發售理財產(chan) 品,競相抬高理財產(chan) 品收益,借以突破存款利率上限限製。存款理財化已成為(wei) 銀行業(ye) 負債(zhai) 業(ye) 務的最突出的變化。大量發行理財產(chan) 品實際上推高了銀行資金來源成本。與(yu) 此同時,銀行間市場直接金融工具市場(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的發展,使許多大型企業(ye) 客戶轉向市場融資,衝(chong) 擊銀行貸款業(ye) 務。麵對利率市場化的步步緊逼和利差水平大幅收窄的盈利困境,必須加快業(ye) 務轉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銀行設立基金試點的再擴容為(wei) 商業(ye) 銀行探索跨業(ye) 經營運作積累經驗,搭建綜合經營框架、推進業(ye) 務發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轉變鋪路。”工信部副研究員吳維海告訴《中國企業(ye) 報》記者。
有城商行高管認為(wei) ,今後存款將不再是商業(ye) 銀行負債(zhai) 的唯一內(nei) 容,商業(ye) 銀行發行的基金等金融產(chan) 品也將成為(wei) 銀行負債(zhai) 的重要內(nei) 容,並且,銀行通過旗下基金公司給投資者帶來收益,能夠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客戶資源。
亞(ya) 洲聯合資本合夥(huo) 人劉克清指出,在過去10多年劇烈演進的金融市場 環境裏,國內(nei) 銀行的傳(chuan) 統經營管理模式受到無情挑戰[注冊(ce) 香港公司]。雖然國內(nei) 銀行近年有所突破,開始擁有證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信托公司,但法律障礙仍然存在。“國內(nei) 商業(ye) 銀行亟待被允許成為(wei) 全能銀行,除證券投資基金外,還可設立證券、保險、信托、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金融租賃等公司,或者允許銀行擁有這些公司股權,甚至是控股股權,以便與(yu) 境外全能銀行的功能一致。”
“允許商業(ye) 銀行設立基金公司要比允許銀行設立證券經紀公司或投資銀行公司的風險小得多。”工行內(nei) 部人士向《中國企業(ye) 報》記者說道。銀行成立基金公司的優(you) 勢非常明顯。在目前的基金行業(ye) 中,商業(ye) 銀行已經扮演了兩(liang) 種角色:一是基金托管人,二是基金代銷主渠道。
不過,人民銀行內(nei) 部人士對記者說,一旦更多的銀行開始設立基金,那麽(me) 過去分業(ye) 經營的格局就會(hui) 改變,金融領域各行的風險防火牆將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銀行係基金公司可直接投資股市,而股市的高風險可以通過基金的運作傳(chuan) 遞到商業(ye) 銀行,監管層也需要對此引導金融機構的風險防控。
日前,銀監會(hui) 官網公布,銀監會(hui) 已同意興(xing) 業(ye) 銀行、北京銀行投資設立基金公司事宜,且兩(liang) 家銀行正在履行其他行政許可程序。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金融業(ye) 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化,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資本約束、外資銀行競爭(zheng) 等對國內(nei) 銀行傳(chuan) 統業(ye) 務發展已經帶來嚴(yan) 峻的挑戰,此舉(ju) 將推進銀行的發展轉型,提高銀行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發展能力;同時,繼續拓寬儲(chu) 蓄資金向資本市場有序轉化的渠道,為(wei) 商業(ye) 銀行探索跨業(ye) 經營運作積累經驗,為(wei) 搭建綜合經營框架、推進業(ye) 務發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轉變鋪路。
第三輪試點擴容在即
此前,北京銀行、興(xing) 業(ye) 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設立基金公司事宜已經過銀監會(hui) 批複。按照流程,上述五家銀行還需獲得證監會(hui) 批複方能設立基金公司。完成證監會(hui) 審批程序,須經過遞交申請材料、現場檢查、召開設立評審會(hui) 等幾個(ge) 環節。
“監管部門推動商業(ye) 銀行設立基金公司程序快、力度大,試點擴大將對商業(ye) 銀行、基金行業(ye) 帶來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還將為(wei) 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資深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
背靠銀行渠道的天然優(you) 勢,銀行係基金公司的規模已在短短幾年內(nei) 快速擴張。
早在2005年,人民銀行、銀監會(hui) 、證監會(hui) 啟動了商業(ye) 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工作,工行、建行、交行成為(wei) 首批的三家試點銀行,分別成立了工銀瑞信、建信和交銀施羅德。2007年,經國務院批準,監管部門擴大試點範圍,陸續增加了中銀、農(nong) 銀匯理、招商、民生加銀、浦銀安盛基金管理公司。目前,這八家商業(ye) 銀行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資產(chan) 規模近5000億(yi) 元。
另外,光大、平安、中郵這三家銀行則通過旗下控股公司投資設立了基金管理公司,分別為(wei) 光大保德信、平安大華和中郵創業(ye) 基金公司。
銀行係基金憑借強大的渠道及在固定收益投資方麵的積累,很容易“勸服”投資者從(cong) 購買(mai) 理財產(chan) 品和儲(chu) 蓄,轉為(wei) 投資短期理財基金。據了解,[香港公司注冊(ce) ]工銀瑞信成為(wei) 2012年以來募集量最大基金公司,總募集規模602.96億(yi) 份,單隻基金平均募集86.14億(yi) 份。其中,工銀瑞信7天理財基金募集392.5億(yi) 份,工銀瑞信14天理財基金募集90.9億(yi)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