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影子銀行監管趨緊 信托公司再遇業務轉型壓力

從(cong) 全國範圍來看,機構數量上,江蘇省擁有的小額貸款公司數量位居全國首位,達到485家;安徽省、[薩摩亞(ya) 公司注冊(ce) ]內(nei) 蒙古自治區分別以454家和452家的數量位居二、三位。

貸款餘(yu) 額指標來看,江蘇省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餘(yu) 額居全國首位,高達1036億(yi) 元,幾乎占到全國的五分之一。浙江省的小額貸款公司以731億(yi) 元,位居貸款餘(yu) 額第二位。內(nei) 蒙古自治區以356億(yi) 元的貸款餘(yu) 額位居第三位。

已開始搶占新市場

小貸公司數量的不斷增加,無疑也加大了同業(ye) 企業(ye) 之間的競爭(zheng) 。

袁經理表示,重慶市場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主城區已趨於(yu) 飽和,很多小貸公司都已開始向主城區以外發展,目前正在申請牌照。

隨著競爭(zheng) 的增加,小貸公司原來的貸款利率水平也受到影響。他表示,一些公司風控比較好的,就從(cong) 利率往下調整;而有的公司則隻能擴大規模,發展更多的客戶。

對此,德潤小貸市場部張浩淼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小貸公司數量增加,但是市場總量就那麽(me) 大,跟銀行相比,[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小貸資金總量並不是很多。每個(ge) 小貸公司都有自己的客戶群,而有的小貸公司就是集團內(nei) 部的一個(ge) 融資渠道,它們(men) 要不就是針對某個(ge) 市場或者某個(ge) 行業(ye) ,並沒有太明顯地感覺到相互之間的競爭(zheng) 。

去年,由於(yu) 經濟增長放緩,一些中小企業(ye) 由於(yu) 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而出現資金困境,這在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方麵也有所體(ti) 現,尤其是中小企業(ye) 聚集的溫州地區。

張浩淼認為(wei) ,小貸公司肯定也有風險,如果哪家小貸公司說他們(men) 沒有壞賬的話,那可能有問題,小貸公司對業(ye) 務把控、審核肯定比不上銀行,但主要還是要看怎麽(me) 去把控,比如都是一些很熟悉的客戶的話,風險肯定就會(hui) 小很多以及一些大的行業(ye) 如去年的房地產(chan) 行業(ye) ,涉入的有多深。

袁經理表示,小貸公司說沒有風險肯定不可能的。相比銀行,小貸公司的利率畢竟要高很多。

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政信信托計劃的發行已經放緩,而房地產(chan) 信托如今受到監管層的“總量控製”,占比一直不高。相比之下,工商企業(ye) 類信托的表現卻“一枝獨秀”,可能將是2013年信托行業(ye) 的一個(ge) 亮點。

防控影子銀行風險

由於(yu) 2012年政信類信托的規模狂飆,監管層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叫停了政信合作項目。

2012年12月31日,財政部聯合發改委、央行和銀監會(hui) 祭出《關(guan) 於(yu) 製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wei) 的通知》。該通知中明確規定,禁止地方政府通過財務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違規舉(ju) 借政府性債(zhai) 務。此項規定一出,對部分信托公司的業(ye) 務打擊非常大。

“諸如中融信托、華信信托、國元信托等公司,政信類項目的比重都超過50%。463號文出台之後,一些信托公司高層自發聚在一起商議過對策。目前雖然還是有一些存量業(ye) 務在發行,但是數量上已經要少很多了。”一家信托公司項目經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政策出台之後,2013年1月份信托公司在市場發行的政信信托規模僅(jin) 為(wei) 之前的十分之一。

他表示,銀監會(hui) 今年工作的重點任務包括防控影子銀行和平台貸風險,而政信信托和這兩(liang) 個(ge) 方麵都多少有些關(guan) 聯。隨著商業(ye) 銀行地方政融資平台貸款的清理,監管層對風險轉移到信托非常擔心,這是叫停政信信托的根本原因。

“政策的出台已經顯示了監管層調控該類信托的決(jue) 心。由此可見,政信信托在2013年的表現空間有限。”上述人士稱,信托公司都在尋覓新的重點業(ye) 務,可能最有希望“接棒”政信信托的就是工商企業(ye) 類信托。

據中國信托業(ye) 協會(hui) 相關(guan) 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信托公司政信合作項目的餘(yu) 額為(wei) 3903億(yi) 元,占比6.18%,同比規模增長1115.14億(yi) 元;而2011年底,信托公司政信合作項目的餘(yu) 額僅(jin) 為(wei) 2536.84億(yi) 元,占比5.27%。

工商企業(ye) 信托穩增

“與(yu) 房地產(chan) 信托和政信信托相比,工商企業(ye) 類信托的增長比較平穩,這能夠讓監管層更好的控製風險。”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表示,越來越多的工商企業(ye) 運用信托工具來融資,這逐漸成為(wei) 繼房地產(chan) 和基礎設施之後的最大融資主體(ti) 。

盡管2013年貨幣政策較去年放鬆,但是仍然有大量企業(ye) 被銀行拒之門外。事實上,在去年11月之後,工商企業(ye) 融資需求已明顯企穩。當銀行暫時不能滿足企業(ye) 資金需求時,信托則成為(wei) 一條比較好的融資渠道。

中國信托業(ye) 協會(hui) 近期披露的三季度數據顯示,資金信托對工商企業(ye) 的配置比例持續上升。2012年三季度工商企業(ye) 類信托的占比為(wei) 24%,較一季度占比21%提升了將近3個(ge) 百分點。

截至2012年三季末,工商企業(ye) 集合信托產(chan) 品共募集資金2117.05億(yi) 元,而該領域單一信托產(chan) 品募資更是高達7202.46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63.21%和72.04%,已超過房地產(chan) 信托以及基礎設施類信托新增資產(chan) 。

“今年銀根有所放鬆,但是大部分企業(ye) 並不能通過銀行完全滿足資金需求,因而有很多企業(ye) 不得不選擇信托融資方式。信托融資速度較快,手續簡單,門檻相對也要低一些。從(cong) 實際情況來看,這種融資方式已經得到企業(ye) 的認可。”上述信托人士稱。

該人士還表示,伴隨經濟的企穩,可能部分企業(ye) 的投資熱情也會(hui) 回升。一旦銀行貸款很難審批下來,那麽(me) 信托就是一種選擇。況且,工商企業(ye) 類信托目前受到監管的限製要稍微小一些。

融資租賃

金融租賃悄然成長 行業(ye) 環境待改善

每經記者 萬(wan) 敏 發自北京

金融行業(ye) 中的“小兄弟”金融租賃行業(ye) 近年來增勢迅猛,在過去的一年中表現耀眼,但隨著發展速度的加快,不論是配套財稅政策的有待改善,還是資金瓶頸的難解,都使其前景增加了一絲(si) 陰影。

而禁止地方政府向包括金融租賃在內(nei) 的金融機構舉(ju) 債(zhai) 的政策,則為(wei) 其業(ye) 務擴展畫下了一道禁行線。

盈利提升 規模擴張

截至2012年末,銀監會(hui) 監管下的20家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chan) 規模達7986.29億(yi) 元,同比增長51.6%。而上年末,已開業(ye) 的17家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chan) 規模為(wei) 5267.78億(yi) 元。

2012年全行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535.9億(yi) 元、營業(ye) 淨收入為(wei) 226.89億(yi) 元、淨利潤為(wei) 102.25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62.16%、48.41%、60.17%。而2011年同期,全行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330.47億(yi) 元、營業(ye) 淨收入為(wei) 152.88億(yi) 元,淨利潤為(wei) 63.84億(yi) 元。

“2012年銀行貸款受到壓縮,其他的融資方式受到企業(ye) 的青睞,銀行係的金融租賃公司直接受益母行的項目,增長也很明顯。”一位關(guan) 注金融租賃行業(ye) 的機構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自2007年銀監會(hui) 重新允許國內(nei) 商業(ye) 銀行介入融資租賃業(ye) 務並批準成立金融租賃公司以來,金融租賃公司開始成為(wei) 融資租賃業(ye) 的重要市場主體(ti) 。從(cong) 事租賃業(ye) 務的機構既有銀監會(hui) 監管下的金融租賃公司,也有由商務部批準的中外合資及外資獨資租賃公司,以及一般性租賃公司做融資租賃業(ye) 務。

融資租賃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和供貨人的選擇或認可,將其從(cong) 供貨人處取得的租賃物按合同約定出租給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動。融資租賃業(ye) 在擴大設備銷售、改進企業(ye) 技術裝備、緩解中小企業(ye) 融資難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融資租賃在上世紀50年代興(xing) 起於(yu) 美國。我國的現代租賃業(ye) 始於(yu) 上世紀80年代初,經過幾十年發展規模逐步增長,但在市場方麵仍屬“小眾(zhong) ”,市場滲透率僅(jin) 在4%~5%左右,較發達國家15%~30%的比例低得多。

製約租賃業(ye) 發展的不僅(jin) 是行業(ye) 和社會(hui) 經濟環境本身的成熟度,資金來源受限更是行業(ye) 內(nei) 外一致關(guan) 注的問題。

資金瓶頸期待創新突破

目前國內(nei) 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公司自有資金、股東(dong) 增資、銀行貸款、同業(ye) 拆借等融資方式。

按照相關(guan) 規定,銀監會(hui) 監管的金融類融資租賃公司,其經營杠杆即風險資產(chan) 總額與(yu) 淨資本之比為(wei) 12.5倍。

“融資租賃行業(ye) 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chan) 業(ye) ,業(ye) 務發展需要大量外部資金,”上述機構人士稱,對於(yu) 銀行係金融租賃公司來說,憑借和母公司(銀行)較好的溝通機製,以同業(ye) 拆借方式來獲得較低成本的資金是一大優(you) 勢,但在銀行自身資金流動性也較為(wei) 緊張的情況下,又具有不確定性。

“現在很多金融租賃公司的杠杆率已接近監管紅線了,也許2013年不少公司需要新的增資。要開展新業(ye) 務,要麽(me) 增資,增加資本金,要麽(me) 出售原有業(ye) 務,擠出資金來。”

金融租賃公司資金緊張的問題,在2012年通過金融創新的方式有所突破,“工銀租賃專(zhuan) 項資產(chan) 管理計劃”於(yu) 當年11月12日獲得中國證監會(hui) 審批通過,成為(wei) 國內(nei) 金融租賃企業(ye) 首支獲批發行的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

該產(chan) 品以工銀租賃現有租賃資產(chan) 中優(you) 選的9筆融資租賃款收益權為(wei) 基礎資產(chan) ,涵蓋航空、航運、軌道交通、物流等行業(ye) ,優(you) 先級規模約16億(yi) 元,加權平均期限1.36年。

另外,隨著債(zhai) 券市場的火爆,發債(zhai) 融資或將成為(wei) 金融租賃公司的重要選項。

2009年9月金融租賃公司被允許發行金融債(zhai) 後,2010年5月華融金融租賃公司與(yu) 交銀金融租賃公司先後在全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發行了10億(yi) 元與(yu) 20億(yi) 元金融債(zhai) 。

發債(zhai) 有助於(yu) 提高金融租賃公司中長期資金占比、提高流動性管理水平。去年年末,有媒體(ti) 報道稱,招商銀行旗下全資子公司招銀金融租賃計劃在香港發行額度在3億(yi) ~5億(yi) 美元的債(zhai) 券,用於(yu) 購買(mai) 飛機船舶與(yu) 大型設備等。

除了資金的限製,金融租賃公司的業(ye) 務或也將在2013年麵臨(lin) 收縮,盡管有多少金融租賃業(ye) 務是來自地方政府的基建項目並無明確統計,但政策的收緊仍不能忽略對這一行業(ye) 可能帶來的影響。

2012年12月31日,財政部聯合發改委、央行和銀監會(hui) 出台《關(guan) 於(yu) 製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wei) 的通知》。該通知中明確規定,禁止地方政府通過財務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違規舉(ju) 借政府性債(zhai) 務。

該文件明令稱,“融資平台公司因承擔公共租賃住房、公路等公益性項目建設舉(ju) 借需要財政性資金償(chang) 還的債(zhai) 務……不得向非金融機構和個(ge) 人借款,不得通過金融機構中的財務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保險公司等直接或間接融資。”

“去年有不少金融租賃公司都做了市政、公路、保障房等項目,這也是金融租賃的資產(chan) 規模提升的一個(ge) 主要因素,但政策下發後,這類項目必然會(hui) 停滯。當然也是一種風險的提示,金融租賃公司業(ye) 務短期可能會(hui) 受到影響。”上述機構人士表示。

擔保

擔保亂(luan) 象猶未止部分公司2013預期向好

每經實習(xi) 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2012年的金融業(ye) 經曆了有太多事件,宏觀層麵有歐債(zhai) 危機、美國QE、國內(nei) 經濟增長放緩,微觀經濟層麵則是國內(nei) 多個(ge) 地區的擔保公司不斷爆出各類亂(luan) 象。隨著治理的逐漸深入,銀行收緊與(yu) 擔保公司的合作,作為(wei) 影子銀行的一個(ge) 部分的擔保業(ye) ,在2013年將會(hui) 何去何從(cong) ?

部分擔保公司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2013年的國內(nei) 經濟環境的趨好,擔保業(ye) 也會(hui) 隨之升溫。而部分公司人士認為(wei) ,專(zhuan) 業(ye) 化的方向才是行業(ye) 發展的出路。

2013年或相對樂(le) 觀

在采訪中,幾位擔保公司人士都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2年確實不是很好的一年。

一位中型擔保公司人士李先生表示,2012年對他們(men) 公司來說不是一個(ge) 好年頭,尤其像他們(men) 這樣有一定規模的公司,為(wei) 保持原有發展規模,隻能穩健經營。“2013年會(hui) 比去年可能樂(le) 觀一些,而我們(men) 公司在規劃上,肯定也會(hui) 和去年有所不同,謀求一些發展。”

對於(yu) 2013年擔保業(ye) 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風險,李先生表示,擔保業(ye) 最大的風險就是承擔擔保責任的對象出現風險問題。

“2012年對很多擔保公司而言確實是難熬的一年。除了宏觀經濟環境方麵的影響外,在中擔事件之後,擔保行業(ye) 的社會(hui) 公信力受到嚴(yan) 重影響,一些國有控股銀行也提高了與(yu) 擔保公司的合作門檻,而中小微企業(ye) 的發展困境等是擔保行業(ye) 2012年發展困難的兩(liang) 個(ge) 主要原因。”一家業(ye) 務量排在行業(ye) 中等水平的擔保公司人士張先生向記者表示,然而部分銀行對擔保公司卻實施了“一刀切”的政策。

專(zhuan) 業(ye) 化才是出路

由於(yu) 很多擔保公司選擇的是和銀行合作,所以對於(yu) 一些去銀行貸款的相關(guan) 行業(ye) 並不是了解很透徹。

[注冊(ce) 盧森堡公司]上述擔保公司張先生介紹,現在大多數擔保公司做得都不是很專(zhuan) 業(ye) ,每天的合作對象可能是不同的行業(ye) ,導致對每個(ge) 行業(ye) 的了解不會(hui) 那麽(me) 深入,形成了現在的 “磚頭文化”(意思是有多少磚頭就給多少錢,指代並不去深入了解),而現在銀行為(wei) 了降低不良貸款率,在意願度上很希望和對一些行業(ye) 有深入了解的擔保公司合作。

張先生同時表示,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就針對特別的產(chan) 業(ye) 集群或者特殊地域給予業(ye) 務擔保,這樣可能會(hui) 損失一些利潤,但卻可以降低業(ye) 務風險。

一位較大型擔保公司的人士李先生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3年擔保業(ye) 宏觀上是一個(ge) 適者生存的整合過程,對於(yu) 實力弱的、銀行不認可的、專(zhuan) 業(ye) 性不強的擔保公司,是有挑戰的一年。

監管是否過嚴(yan) ?

最近幾年有關(guan) 擔保公司從(cong) 事高風險金融活動的報道很多,究其原因是公司注冊(ce) 資本低,影響代償(chang) 能力、利潤過低,而目前中小企業(ye) 貸款難,也為(wei) 其提供了一個(ge) 從(cong) 事高風險業(ye) 務活動的“渠道”,對此監管部門也加大了監管力度。

上述中型擔保公司李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政策監管很必要,在監管中強調企業(ye) 的抗風險能力,可以懲治一些擔保公司的違規行為(wei) ,避免行業(ye) 混亂(luan) 的發生。但是如果監管太嚴(yan) ,從(cong) 某種程度上忽略了企業(ye) 的盈利追求,而企業(ye) 利潤太低會(hui) 影響其長久發展能力。

另外一位中型擔保公司人士也表示,部分擔保公司倒閉與(yu) 監管力度加大有一定關(guan) 係。現在北京和河北地區擔保公司要進行資金賬麵日報,擔保業(ye) 本來就是微利行業(ye) ,資本金被嚴(yan) 重遏製,影響盈利。

另一位大型擔保公司的工作人員則表示,資金用途確實成為(wei) 一些擔保公司倒閉的導火索。由於(yu) 擔保公司擔保的基礎就是資金具有流動性,如果一旦發生代償(chang) 資金不能保障迅速回籠,而銀行隻能給擔保公司半個(ge) 月的期限,監管嚴(yan) 也是影響流動性的一個(ge) 重要原因。

小貸

小貸公司增勢不減已現“搶市場”苗頭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2012年,小貸公司發展的勢頭仍然迅猛。

央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已為(wei) 6080家,貸款餘(yu) 額達到5921億(yi) 元。而在2011年末,小額貸款公司數量為(wei) 4282家,貸款餘(yu) 額為(wei) 3915億(yi) 元。以此計算,2012年全年,新增小貸公司約1798家,小額貸款公司新增貸款規模就達到了2007億(yi) 元。

小貸公司迅速增長,無疑加大了行業(ye) 市場的競爭(zheng) ,部分地區已出現搶占市場的情況。重慶地區的一位小貸公司的業(ye) 務經理袁先生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前隻是幾家公司做小貸業(ye) 務,現在增加了很多,“以前是一個(ge) 公司幾個(ge) 客戶,現在可能是幾個(ge) 公司爭(zheng) 一個(ge) 客戶。”

小貸公司數量增長迅猛

近幾年,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及貸款餘(yu) 額都經曆了一個(ge) 快速的發展。央行數據顯示,在2009年末,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僅(jin) 有1334家,貸款餘(yu) 額為(wei) 774億(yi) 元,但到2010年底,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已發展到2614家,貸款餘(yu) 額1975億(yi) 元,當年新增貸款1202億(yi) 元。而從(cong) 業(ye) 人員也從(cong) 2010年末的2.79萬(wan) 人,發展到2012年末的7.03萬(wan) 人。

過去幾年,由於(yu) 銀行信貸和市場需求不均衡,就給小貸公司的發展提供了空間。而原本一些非金融領域的公司也紛紛涉足小貸業(ye) 務。

其中,阿裏小貸就是在2010年成立,其主要是為(wei) 阿裏巴巴旗下的會(hui) 員提供小額信用貸款。有媒體(ti) 報道,至2012年8月底,阿裏小貸共發放貸款超過300億(yi) 元。2012年,阿裏小貸又在重慶設立了重慶市阿裏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袁經理表示,近三、四年來,重慶地區小貸公司發展速度很快,目前主城區已趨於(yu) 飽和,而一些沿海地區比如深圳地區的小貸公司,也開始打算進軍(jun) 重慶市場,如今年就有好2~3家深圳地區的公司在重慶開設了小貸公司。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重慶地區小額貸款數量157家,貸款餘(yu) 額302億(yi) 元,而2011年末,重慶地區小額貸款公司共有110家,貸款餘(yu) 額139億(yi) 元。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