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國資委退房令發布三年 3家央企地產銷售破千億

  [薩摩亞(ya) 注冊(ce) 公司]2012年的房地產(chan) 銷售已經華麗(li) 收官。去年初,房地產(chan) 企業(ye) 那一臉“慘淡的愁雲(yun) ”,早已被3月份以來高位運行的成交量一掃而光。對於(yu) 萬(wan) 科而言,年銷售額過千億(yi) 元不再是一個(ge) 人的舞蹈,央企保利地產(chan) 和中國建築的加入,形成了千億(yi) 俱樂(le) 部三足鼎立的局麵,然而,隨著地方國資背景的綠地集團的半路殺出,千億(yi) 俱樂(le) 部原有的舞台顯得有些促狹。雖然不再是一個(ge) 人的獨舞,但萬(wan) 科或許還是有些孤單,畢竟,它是這個(ge) 舞台上唯一一家民營企業(ye) 。

  幾家歡喜幾家愁。就在大多數房地產(chan) 企業(ye) 為(wei) 2012年的銷售業(ye) 績慶功之時,中房股份遭遇了“被棄”的尷尬,而此時,中房剛剛在二級市場“脫帽”一年。1月8日,中房股份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dong) 中國房地產(chan) 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中房集團)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公司的全部股份。

  保利地產(chan) 中國建築綠地集團

  躋身千億(yi) 俱樂(le) 部

  中原地產(chan) 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14日,已發布業(ye) 績快報的房企中,25家標杆上市房企2012年銷售額總計為(wei) 9664.58億(yi) 元。其中,萬(wan) 科、保利、中海以及恒大4家房企合計銷售額為(wei) 4248.5億(yi) 元,占上述25家上市房企2012年銷售總額的44%。在去年10月份就已經有保利地產(chan) 、中海地產(chan) 、綠城集團、世茂房地產(chan) 、招商地產(chan) 、越秀地產(chan) 、融創中國、中駿置業(ye) 、華潤置地、禹州地產(chan) 及遠洋地產(chan) 等11家標杆房企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到2012年收官,房地產(chan) 全行業(ye) 實現了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注冊(ce) 盧森堡公司]緊隨萬(wan) 科的步伐,2012年保利地產(chan) 加入了房地產(chan) 企業(ye) “千億(yi) ”俱樂(le) 部。保利地產(chan) 業(ye) 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nei) 實現簽約金額1017.39億(yi) 元,同比增長38.91%,為(wei) 以後年度的業(ye) 績增長奠定了基礎。公司去年實現營業(ye) 總收入689億(yi) 元,同比增長46.48%;實現淨利潤84.05億(yi) 元,同比增長28.69%。報告期內(nei) 公司收入與(yu) 利潤均取得較大幅度增長,主要緣於(yu) 公司已銷售的房地產(chan) 項目在年內(nei) 竣工交付並結轉收入。

  就在2006年,保利地產(chan) 的年簽約金額數據還隻是83.65億(yi) 元。借著近幾年房地產(chan) 市場的發展之勢,保利地產(chan) 完成了華麗(li) 轉身。與(yu) 萬(wan) 科有著相似的銷售策略,保利地產(chan) 選擇了以中小戶型為(wei) 主、維持高周轉率的銷售思路。這讓它盡量避免了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同時滿足了市場上的剛需和首改需求。而許多開發商正是因為(wei) 反應較慢而導致不少戶型滯銷,影響了整體(ti) 周轉。

  去年1-12月份,中國建築共取得銷售額1106億(yi) 元人民幣,銷售麵積968萬(wan) ,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3.6%及37.7%。其中,由其控股的中海地產(chan) 2012年共累計實現房地產(chan) 銷售額1115.2億(yi) 港元。

  2012年4月,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在博鼇許下的地產(chan) 業(ye) 務銷售額超千億(yi) 元的心願如期實現。2012年,綠地集團房地產(chan) 板塊業(ye) 務以1078億(yi) 元躍入千億(yi) 房企行列,其中,商業(ye) 地產(chan) 的貢獻占比超過40%,而按照綠地此前的預估,2013年商業(ye) 地產(chan) 的貢獻比例將突破60%,超過住宅而飽受詬病的摩天大樓,綠城獨創超高樓散售模式,隻持有核心物業(ye) 如酒店和商場,辦公樓能賣的全部賣掉,將高樓的回收成本從(cong) 15-16年縮短至2-3年。

  房地產(chan) 企業(ye) 走過了有驚無險的2012年並收益頗豐(feng) ,但恒大地產(chan) 或許還有小小的遺憾。2012年,恒大地產(chan) 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923.2億(yi) 元,完成全年800億(yi) 元合約銷售計劃的115.4%,銷售額較2011年增長14.8%;累計合約銷售麵積1548.5萬(wan) 平方米 ,較2011年增長26.9%。距離千億(yi) 體(ti) 量一步之遙的恒大地產(chan) 近日宣布,今年全年合約銷售目標為(wei) 1000億(yi) 元,較去年實際合約銷售高8.3%。

  央企近幾年的發展確實迅猛。在房企50強榜單中,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央企身影。華潤置地、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冶集團等央企的房地產(chan) 業(ye) 務最近三年快速增長。華潤置地2009年至2011年的銷售額一直在200億(yi) -300億(yi) 元的區間徘徊,但2012年華潤置地的合約銷售額一舉(ju) 增至522億(yi) 元。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的地產(chan) 業(ye) 務在2012年房企銷售榜中排行第23和24位,分別達到213億(yi) 元和199億(yi) 元。這兩(liang) 家央企都是在2009年之後才大舉(ju) 進入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中國中鐵的地產(chan) 業(ye) 務2009年營業(ye) 收入不足30億(yi) 元,而中國鐵建曾規劃2015年前進入國內(nei) 房地產(chan) 業(ye) 20強。

  保利領冠廣州

  北京城建稱霸北京

  北京、上海、廣州三個(ge) 城市為(wei) 保利提供的淨利潤在2010年和2011年都占到了整體(ti) 的3成。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廣州為(wei) 保利貢獻了141億(yi) 元的住宅銷售額,也使保利首次超越富力成為(wei) 當地的銷售第一名。此前4年,富力都占據著這個(ge) 位置。如果加上商業(ye) 項目的出售,僅(jin) 廣州一座城市,保利2012年總銷售額達到了200億(yi) 元。保利的勝利不隻在廣州一座城市,武漢保利以銷售額破70億(yi) 的驕人業(ye) 績成為(wei) 武漢樓市的絕對贏家。

  中海也算是一家年銷售額過千億(yi) 的房地產(chan) 企業(ye) ,不過是以港元計價(jia) 。1月10日,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宣布,2012年1至12月份,集團累計實現房地產(chan) 銷售額1115.2億(yi) 港元,同比增長28.1%,累計實現銷售麵積729.1萬(wan) 平方米,同比增長30.6%。據中海介紹,去年12月份,北方區為(wei) 銷售額及銷售麵積最多的地區,銷售額達16.07億(yi) 港元,銷售麵積達16.72萬(wan) 平方米;珠三角地區為(wei) 銷售額增長幅度最快的地區,銷售額達3.67億(yi) 港元,同比增長11.21%;而環渤海地區則為(wei) 銷售麵積增長幅度最快的地區,銷售麵積達9.27萬(wan) 平方米,同比增長55.80%。

  北方市場支撐了中海在2012年繼續保持銷售業(ye) 績前5名的位置,而在北京市場,中海更是獲得了銷售額亞(ya) 軍(jun) 的寶座。

  中海“稱霸”北京,並不容易。2012年全年,北京市銷售額突破百億(yi) 元的房企從(cong) 2011年的4家升為(wei) 2012年的5家,中海、保利、金融街等房企更憑借充足貨源成為(wei) 年度黑馬,中海憑借115億(yi) 元的銷售額險勝其他4家房地產(chan) 企業(ye) ,其中僅(jin) 旗下中海九號公館單盤全年就收金45.2億(yi) 元。

  不過,總的來說,國企還是北京商品房銷售市場的絕對主力。北京城建、中海、保利、首開、中國鐵建、中化方興(xing) 等國企以迅猛態勢搶占前十名,民企隻有龍湖、SOHO中國尚存。地產(chan) 老大萬(wan) 科在北京已跌出前三。而萬(wan) 科在北京市場的合作方,均是清一色的國企。

  [盧森堡公司注冊(ce) ]2011年僅(jin) 排名第7位的北京城建,2012年銷售金額為(wei) 120.65億(yi) ,位列第一。接下來是中海、保利、首開,銷售金額分別為(wei) 115.12億(yi) 、112.5億(yi) 、106.91億(yi) 。四家均為(wei) 國企,其中,北京城建和首開為(wei) 北京市本土國企,而中海、保利則屬央企。

  中房集團賣殼“棄子”

  剛剛擺脫“戴帽”陰影一年,中房股份就遭遇了“被棄”的尷尬。

  1月8日,中房股份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dong) 中房集團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公司的全部股份。而這,或是因為(wei)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對旗下兩(liang) 個(ge) 地產(chan) 融資平台中房置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中房重實地產(chan)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理終於(yu) 明晰。

  2010年8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將以無償(chang) 行政劃撥的方式把中房集團整體(ti) 並入中國交建集團後,中國交建集團的房地產(chan) 資產(chan) 的平台就有了中房股份和中房地產(chan) 兩(liang) 個(ge) A股上市平台。

  中房股份公告顯示,中房集團是中房股份的第一大股東(dong) ,持有後者10979.9224萬(wan) 股,占中房股份總股本的18.96%。根據股權分置改革的承諾,上述股份已於(yu) 2012年1月5日禁售期滿,禁售期滿之後,中房集團通過證券交易係統出售中房股份的價(jia) 格應不低於(yu) 7元/股。

  從(cong) 經營情況來看,中房地產(chan) 的情況要比中房股份好很多,雖然兩(liang) 家公司均已摘星脫帽,但中房股份目前仍在虧(kui) 損,而中房地產(chan) 已大幅盈利,其預計2012年淨利潤為(wei) 13024萬(wan) 元,比2011年增長80.16%。如此來看,中房股份成為(wei) “棄子”也在情理之中。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