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銀行早已公告過籌建基金公司,興(xing) 業(ye) 銀行和華夏銀行也早已成立基金公司籌備小組,預計2013年可能有5家銀行係基金公司成立。”1月8日,上海一位銀行業(ye) 分析師陳航(化名)分析。此外,本報記者也從(cong) 多家上市城商行獲悉,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也都在籌備基金公司。
在陳航看來,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注冊(ce) 香港公司]再次放開商業(ye) 銀行包括城商行設立基金公司,會(hui) 促進上市銀行增加盈利能力;另一方麵,則會(hui) 推動資本市場發展。
城商行發力
“我們(men) 正在積極籌備基金公司,目前處於(yu) 招募人員階段,希望能夠在上半年完成此項工作,然後向監管部門申請牌照。一有結果,我們(men) 會(hui) 發布公告。”1月9日,一家上市城商行負責人透露。
本報記者了解到,上市的3家城商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都有意成立基金公司,其中南京銀行心情最為(wei) 迫切,在證監會(hui) 尚未發布消息之前,南京銀行就在2012年8月24日第六屆董事會(hui) 第十一次會(hui) 議上全票通過了關(guan) 於(yu) 授權經營層開展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相關(guan) 工作的議案。南京銀行稱,為(wei) 實現公司戰略目標,擬作為(wei) 發起人全資設立或與(yu) 其他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注冊(ce) 資本不超過2億(yi) 元人民幣,授權期限為(wei) 自董事會(hui) 通過之日起2年。
而更早前,寧波銀行和北京銀行高層均對外表示過要籌建基金公司,但是在2012年卻並未發布相關(guan) 公告。1月10日,記者詢問寧波銀行相關(guan) 事宜時,一負責人表示,目前尚無明確消息,不過現在很多銀行都要設立基金公司,寧波銀行也會(hui) 有自身的計劃。
1月11日,記者也從(cong) 相關(guan) 渠道獲悉,與(yu) 第一批、第二批試點銀行一樣,興(xing) 業(ye) 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均擬引入外資股東(dong) 設立合資基金公司。興(xing) 業(ye) 銀行將與(yu) 法國外貿銀行資產(chan) 管理公司、廈門建發股份設立合資基金公司,股比為(wei) 57%、33%、10%;華夏銀行擬與(yu) 英國F&C資產(chan) 管理公司及第三方中方股東(dong) 發起設立合資基金公司,出資比為(wei) 70.5%、19.5%、10%;北京銀行圈定的外資合作夥(huo) 伴為(wei) 加拿大豐(feng) 業(ye) 銀行,雙方占比為(wei) 67%、[香港公司注冊(ce) ]33%。另外,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如果要成立基金公司,很有可能將分別與(yu) 法國巴黎銀行和新加坡華僑(qiao) 銀行合資成立。
根據證監會(hui) 網站資料顯示,在目前的73家基金公司中,共有8家銀行係基金公司,其中,工銀瑞信、建信、交銀施羅德、民生加銀、農(nong) 銀匯理、浦銀安生、中銀7家公司由銀行直接出資成立,而2002年成立的招商基金起始由招商銀行參股33.4%。去年10月,招商銀行通過受讓荷蘭(lan) 投資所持有的招商基金股權,成為(wei) 招商基金絕對控股股東(dong) 。此外,還有由數家銀行控股股東(dong) 參與(yu) 設立的基金公司,比如光大保德信、平安大華和中郵創業(ye) 3家基金公司。
優(you) 勢VS劣勢
記者也發現,背靠銀行渠道的天然優(you) 勢,銀行係基金公司的規模已在短短幾年內(nei) 快速擴張。從(cong) 2012年三季報數據來看,在管理總資產(chan) 淨值排名前15名的基金公司中,工銀瑞信以886.68億(yi) 元的規模排名第七,中銀基金與(yu) 建信基金則以589.88億(yi) 元與(yu) 566.11億(yi) 元排名第14、15。截至2012年底,僅(jin) 是工銀瑞信一家所發行的4隻短期理財基金規模總和就已達到361.56億(yi) 元,占短期理財型基金總規模的近20%;建信基金發行的月盈安心理財基金首募規模達到了173億(yi) 元;民生加銀旗下成立的首隻貨幣基金首募規模超百億(yi) ,達144億(yi) 元。
不過,據Wind數據顯示,2012年基金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排名前50的基金中,銀行係基金公司僅(jin) 貢獻了5隻。在混合債(zhai) 券類基金中,銀行係基金淨值進入排名前10,但是在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中,銀行係基金的表現卻平平。
展恒理財研究分析指出,2012年新發固定收益類基金是基金公司提高資產(chan) 管理規模的製勝法寶,基金業(ye) 不再隻是比拚偏股型基金管理能力,有銀行背景的基金公司具有渠道、客戶資源等優(you) 勢,具有銀行係背景的多家基金公司依靠發行理財債(zhai) 基、貨幣基金,規模排名均有大幅提升,但是,銀行係基金公司所管理基金的業(ye) 績則相對平淡。
“未來大小銀行之間也會(hui) 存在差異,大銀行可以依賴渠道衝(chong) 規模,可以靠穩健的基金品種做大盤子,但是大行的優(you) 勢不代表城商行及中小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的優(you) 勢,考慮到城商行網點數量相對較少,基金的覆蓋麵也比較小,股份製銀行和城商行更需要注意客戶的收益問題,像招商銀行推薦基金的時候,不是說招行自己的基金就會(hui) 推薦,而是往往會(hui) 推薦收益類比較高的給普通用戶,而且城商行的執行能力也沒有那麽(me) 大。”1月10日,海通證券一位行業(ye) 分析師表示。
這位分析師也稱,基金市場這兩(liang) 年受困於(yu) 資本市場虧(kui) 損已成定局,同時各種費率又很高,已有的基金公司能盈利也許還要等三年,所以對城商行來講更多的是一個(ge) 牌照的好處[香港注冊(ce) 公司],但銀行係基金的擴容,仍然是資本市場特別是銀行業(ye) 值得期待的政策利好。
“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一方麵使得銀行業(ye) 的傳(chuan) 統業(ye) 務收益不斷收窄,另一方麵銀行要應對這種狀況,就要嚐試轉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未來必然使得直接融資獲得發展,銀行的業(ye) 務不斷弱化,城商行相比大銀行就更需要轉型,開辟新業(ye) 務。”對此,一家城商行已經在籌備設立基金公司的負責人11日告訴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