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煤炭產能供大於求 全國3億噸庫存壓貨創紀錄

適逢用煤旺季,然而本報記者調查發現,搶煤、囤煤現象並沒有出現,但環渤海港口煤炭庫存卻在不斷增加。

如今,煤炭企業(ye) 、貿易商、鐵路、產(chan) 煤省正在共同麵對煤炭疲軟期,而龐大的煤炭庫存正在創造紀錄。一位煤炭行業(ye) 專(zhuan) 家向本報記者獨家透露:[注冊(ce) 香港公司]“目前,官方公布數據是2.8億(yi) 噸,但這個(ge) 數據明顯偏小。我們(men) 調研發現,全國煤炭庫存在3億(yi) 噸以上,處於(yu) 曆史高位。”

3億(yi) 噸煤炭庫存是什麽(me) 概念?以2011年全國煤炭消費總量35.7億(yi) 噸計算,消耗庫存需要一個(ge) 月時間,而在2004年煤電油氣緊張時,全社會(hui) 煤炭庫存不足1億(yi) 噸。

前述人士介紹,現階段煤礦企業(ye) 庫存9100萬(wan) 噸左右,發電企業(ye) 庫存9300多萬(wan) 噸,港口庫存4000多萬(wan) 噸,外加煤炭經銷商掌握的煤炭庫存,全國庫存在3億(yi) 噸以上。

“相比之下,2010年初煤炭企業(ye) 和電廠庫存均在4000多萬(wan) 噸左右,港口庫存在1000萬(wan) 噸左右。目前,下遊需求不旺盛,市場供需寬鬆已成定局。”上述專(zhuan) 家說。

煤炭市場的急劇變化出現在今年5月。煤炭需求、產(chan) 銷量、鐵路和港口轉運量增速大幅下滑,隨之出現一係列反應,[香港公司注冊(ce) ]庫存積壓、鐵路發運負增長、煤企虧(kui) 損、產(chan) 煤省財政收入下降。

從(cong) 全國煤炭產(chan) 量看,從(cong) 7月份開始產(chan) 量負增長。10月全國煤炭產(chan) 量3.16億(yi) 噸,同比下降4.24%,這是連續第4個(ge) 月下降。

行業(ye) 統計顯示,10月末,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371萬(wan) 噸,可用29天。而過去電廠可用天數一般是7天,2004年煤炭告急時可用天數是3.5天。

據秦皇島煤炭網數據,環渤海四港煤炭庫存量也由10月底的1397萬(wan) 噸提高到12月2日的1637萬(wan) 噸。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則由549萬(wan) 噸提高至678萬(wan) 噸,處於(yu) 較高庫存區間。

曾經緊俏的鐵路運力也開始寬鬆,發改委數據顯示,1-10月,全國鐵路煤炭發運18.7億(yi) 噸,同比下降0.6%;10月當月,鐵路煤炭發運量1.84億(yi) 噸,同比減少1254萬(wan) 噸,下降6.4%。

在煤炭市場形勢變化下,煤炭企業(ye) 和產(chan) 煤省的日子開始暗淡。本報記者從(cong) 相關(guan) 企業(ye) 了解到,今年前9個(ge) 月全國最大煉焦煤企業(ye) 山西焦煤已經累計虧(kui) 損1.88億(yi) 元,黑龍江龍煤集團全年虧(kui) 損預計20億(yi) 元。

而山西三季度煤炭出省量出現負增長,煤炭工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小幅回落。前9個(ge) 月山西煤炭工業(ye) 利潤增速由去年同期增長40.0%,轉為(wei) 同比下降26.1%。

基於(yu) 煤炭高庫存、進口增加、水電增發、經濟發展放緩等因素,上述專(zhuan) 家認為(wei) “今後幾年或更長一段時間內(nei) ,煤炭市場供大於(yu) 求態勢已成定局”。

金銀島煤炭市場分析師戴兵預計:[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2013年一季度我國煤炭需求不會(hui) 明顯回暖。冬季耗煤旺季有望再度去庫存,但存煤總體(ti) 偏多格局很難根本改觀。”

從(cong) 煤炭投資與(yu) 產(chan) 能建設上看,國內(nei) 煤炭產(chan) 能超前建設,產(chan) 能過剩問題嚴(yan) 重。這是影響煤炭長期趨勢的重要因素。

根據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十一五”期間煤炭洗選開采投資1.25萬(wan) 億(yi) 元,加上2011年的4700億(yi) 元,共計1.72萬(wan) 億(yi) 元。如果按800~900元/噸產(chan) 能建設計算, 可形成產(chan) 能21億(yi) 噸。

“目前國內(nei) 煤礦在建和建成煤礦產(chan) 能為(wei) 40億(yi) 噸以上,而全國煤炭消費在35億(yi) 噸左右。產(chan) 能供大於(yu) 求使短期內(nei) 煤炭市場寬鬆的形勢不會(hui) 改變。”上述專(zhuan) 家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