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居民儲蓄餘額已突破18萬億元

作為(wei) 全球儲(chu) 蓄率位居前列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儲(chu) 蓄率超過50%,這被普遍認為(wei) 是導致國內(nei) 消費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當前,中國麵臨(lin) 國際金融危機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雙重挑戰,提振內(nei) 需、擴大消費已成為(wei) 促進經濟轉型的重要手段。專(zhuan) 家認為(wei) ,應當逐步降低當前過高的儲(chu) 蓄率,優(you) 化消費金融環境,努力提高居民生活保障,讓他們(men) 敢於(yu) 消費、[注冊(ce) 德拉瓦州公司]主動消費,從(cong) 而加速中國經濟走出低穀,推動經濟轉型。

儲(chu) 蓄率長期位居世界前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公布數據顯示,中國的國民儲(chu) 蓄率從(cong) 20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儲(chu) 蓄占國民生產(chan) 總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國儲(chu) 蓄率更是高達51%,而全球平均儲(chu) 蓄率僅(jin) 為(wei) 19.7%。2009年我國居民儲(chu) 蓄餘(yu) 額已經突破了18萬(wan) 億(yi) 元,儲(chu) 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儲(chu) 蓄超過1萬(wan) 元。

中國證監會(hui) 主席郭樹清表示,中國經濟中儲(chu) 蓄和投資結構已嚴(yan) 重失衡。以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進行分析,中國的儲(chu) 蓄率高達52%,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jin) 有的。

對於(yu) 中國長期保持高儲(chu) 蓄率的原因,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本報記者分析:第一,儲(chu) 蓄跟文化有關(guan) 係。亞(ya) 洲人有節儉(jian) 的習(xi) 慣,亞(ya) 洲國家的儲(chu) 蓄率都明顯高於(yu) 西方國家;第二,我們(men) 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還不是很完善。很多人儲(chu) 蓄的目的是為(wei) 了應對未來不時之需,比如用來解決(jue) 失業(ye) 、醫療等方麵的問題;第三,我國的消費金融不夠發達。在當前情況下,我們(men) 目前可能要攢二三十年才能買(mai) 得起一套房子,如果消費金融很發達,可能就不需要儲(chu) 蓄,而是用信貸的方式來完成這個(ge) 消費,這樣就可以降低我們(men) 的儲(chu) 蓄率;第四,國內(nei) 的消費有一些被低估了。因為(wei) 目前有很多服務類的消費不在我們(men) 統計範圍之內(nei) ,或者很難精確的統計,比如像租房子的開支也是重要消費內(nei) 容,但目前卻很難在稅控範圍之內(nei) 。

過度儲(chu) 蓄阻礙經濟增長

與(yu) 儲(chu) 蓄率居高不下相反的是,中國居民的消費意願卻在減弱。2011年初,央行公布的儲(chu) 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高達85.8%的城鎮居民傾(qing) 向於(yu) 儲(chu) 蓄,隻有14.2%的居民傾(qing) 向於(yu) 更多消費,這是1999年進行問卷調查以來的最低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認為(wei) ,[注冊(ce) 英國公司]長時期存在的過度儲(chu) 蓄和消費不足這種不平衡已成為(wei) 中國經濟增長的阻礙,保持GDP的持續平穩增長,缺乏內(nei) 在動力,就是最終需求不足。

“過高的儲(chu) 蓄率對企業(ye) 的發展是不利的。”曾剛認為(wei) ,儲(chu) 蓄率過高可能導致消費不足,從(cong) 某種程度上來講,短期內(nei) 任何的生產(chan) 最終是要麵對消費的,不管投資再多,在形成生產(chan) 能力之後,都需要產(chan) 生效益,也就是說你的產(chan) 品要賣得出去,要有人買(mai) 你的東(dong) 西才能維持生產(chan) 。所以儲(chu) 蓄率過高肯定是不行的,這樣的話消費不夠,不足以消化產(chan) 能,企業(ye) 的利潤恐怕就很難保障。

但是,這也並不表示一個(ge) 國家的儲(chu) 蓄率越低就越好。曾剛表示,儲(chu) 蓄率過低可能會(hui) 導致消費過度的膨脹,這種消費也是不可持續的,它會(hui) 產(chan) 生一些虛假的繁榮。尤其是像美國,儲(chu) 蓄率很低,但是消費卻很高,超過自身借貸能力,資金又沒有相應來源,就會(hui) 形成一些信貸的膨脹。美國次貸危機的產(chan) 生就和這個(ge) 有一定關(guan) 係,所以儲(chu) 蓄過高和過低都是不好的。

降低儲(chu) 蓄率至合理水平

“所以,我們(men) 應當降低儲(chu) 蓄率,保持儲(chu) 蓄在合理、適度的水平。”曾剛表示,我們(men) 不能簡單參照美國的標準,而是要找一個(ge) 適合我們(men) 自己國情的標準,進行適度調整,這樣可以使我們(men) 的總需求結構變得更加優(you) 化。為(wei) 此我們(men) 要更加完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包括醫療、失業(ye) 救濟等一係列的保障,使人們(men) 未來的不確定性降低。此外,要適度發展消費信貸,優(you) 化消費的環境和消費金融的環境,這樣才有利於(yu) 我們(men) 降低儲(chu) 蓄率,優(you) 化經濟結構。

除降低居民儲(chu) 蓄外,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wei) ,還應該通過以下措施來降低企業(ye) 和政府儲(chu) 蓄率。第一,降低並消除能源及其他資源、土地和資金等生產(chan) 要素的價(jia) 格扭曲,提高環保收費;第二,通過加大政府在社保、醫療衛生和教育領域的支出,擴大國企分紅比例,加大對居民的收入再分配,將部分國企股份注入社保基金;第三,發展金融機構,更好地為(wei) 中小企業(ye) 服務,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幫助企業(ye) 更好地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英國公司注冊(ce) ]第四,對稅收和公共財政體(ti) 係進行改革,將地方政府的工作重點從(cong) 投資和土地出讓轉變到提供公共服務上來。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