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銀行年末掀千億次級債發行 資本管理新規倒計時

11月20日,建行在全國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400億(yi) 元人民幣債(zhai) 券,其中,15年期債(zhai) 將發行350億(yi) 元,參考利息率為(wei) 4.9%至5.1%;10年期債(zhai) 將發行50億(yi) 元,參考利息率定在4.6%至4.85%。建行上周發布的募集說明書(shu) 顯示,[注冊(ce) 美國公司費用]按照合理假設條件下的模擬測算,400億(yi) 元次級債(zhai) 發行完畢後可以提升資本充足率0.55個(ge) 百分點。

目前A股上市銀行中,除了建行外,兩(liang) 天後(11月22日),寧波銀行也將發行不超過30億(yi) 元次級債(zhai) ,與(yu) 此同時,中行、農(nong) 行、浦發、招商、華夏銀行等都已披露了在今年內(nei) 發行次級債(zhai) 的計劃,額度分別為(wei) 230億(yi) 元、500億(yi) 元、100億(yi) 元、230億(yi) 元、100億(yi) 元。有消息稱,中行和浦發銀行已於(yu) 近日完成了次級債(zhai) 發行路演工作,其他銀行的主承銷商也正在密集和保險機構投資人做充分溝通。

“這是繼2011年年末,今年年末商業(ye) 銀行再掀起一輪次級債(zhai) 發行潮。”銀行間債(zhai) 券市場一位交易員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表示,“根據銀行現有的發債(zhai) 計劃,順利的話,預計年末這幾周將至少有1500億(yi) 元次級債(zhai) 發行。”根據W ind數據統計,前10月,商業(ye) 銀行累計發行13隻次級債(zhai) ,總發行金額600億(yi) 元。

次級債(zhai) 是銀行補充附屬資本的重要來源,主要是針對機構投資者,對二級市場投資者影響並不大。建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認為(wei) ,目前發債(zhai) 窗口較好,在股市低迷背景下,債(zhai) 券市場需求提高,可能會(hui) 增加債(zhai) 市的吸引力,導致股市資金進一步向債(zhai) 市轉移。

有分析認為(wei) ,銀行在年末“趕場”發行次級債(zhai) 的一個(ge) 重要因素是為(wei) 了應對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商業(ye) 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因為(wei) 這項資本管理新規將根據國際統一規則,對銀行資本提出更為(wei) 嚴(yan) 格的要求,即從(cong) 明年起,銀行所發行的次級債(zhai) 必須滿足“含有減記或轉股的條款”等11項標準,否則將被視為(wei) 不合格資本工具,無法被計入監管資本,也不能補充資本充足率。而今年底前發行的次級債(zhai) ,即便不含有減記或轉股條款,[美國公司年審報稅]仍可以計入監管資本;但必須從(cong) 2013年1月1日起按年遞減10%,直到2021年徹底退出。

機構推算,十二五期間,中國銀行業(ye) 的資本缺口保守估計將有4000億(yi) 元,其中,工、農(nong) 、中、建、交這五大行2012年底資本缺口就有2447億(yi) 元,到2013年底,資本缺口還將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一旦實施巴塞爾III,全球銀行業(ye) 都將麵臨(lin) 較大的資本缺口問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hui) 對全球最大型銀行核心資本缺口的判定為(wei) 4856億(yi) 歐元,這意味著,全球最大型銀行還需積累總額1.76萬(wan) 億(yi) 歐元的易於(yu) 出售的資產(chan) ,才能滿足該委員會(hui) 所設定的最低流動性規定。另外,美聯儲(chu) 近日測算表明,按照巴塞爾Ⅲ的規定,美國最大的19家銀行控股公司存在的資金缺口是500億(yi) 美元。

“如果每年中國G D P增長8%左右,那麽(me) 需要中國銀行業(ye) 年貸款增速保持在15%。如果達到這樣一個(ge) 貸款增長速度,在實施新的巴塞爾III之後,銀行業(ye) 將存在巨大的資本缺口。因此,未來中國銀行業(ye) 的貸款證券化將作為(wei) 連接信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李曉鵬表示。

“從(cong) 中長期看,我國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利率、匯率等基礎性金融變量的市場化改革都對商業(ye) 銀行 發 展 方 式 的 轉 變 提 出 了 新 的 要求。”銀監會(hui) 副主席周慕冰認為(wei) 。據悉,銀監會(hui) 日前已向各主要商業(ye) 銀行下發了[注冊(ce) 美國公司流程]《關(guan) 於(yu) 商業(ye) 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將推動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創新拓寬商業(ye) 銀行融資渠道,並且研究包括通過“減記”或“轉股”的方式吸收資產(chan) 損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