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feng) :去年中國旅客海外購3000億(yi) 高檔商品
同樣的貨品,國外究竟比國內(nei) 便宜多少?剛從(cong) 德國回來的北京市民小黃舉(ju) 了一個(ge) 例子:一雙ecco牛皮皮鞋,在漢諾威的商場裏售價(jia) 110歐元,折合成人民幣不足千元,而國內(nei) 同類款型皮鞋價(jia) 格通常在2000元左右,貴了差不多一倍。[注冊(ce) 美國公司流程]
這不是孤例:一杯用料並無差別的星巴克中杯美式咖啡,在美國僅(jin) 約合人民幣12元,國內(nei) 要賣21元,國內(nei) 比國外貴75%;耐克公司在中國銷售的一款籃球鞋,國內(nei) 價(jia) 格高達1299元,而美國官網的售價(jia) 僅(jin) 為(wei) 12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00元。
存在價(jia) 差的商品,並不限於(yu) 上述領域。一項商務部門的調查顯示,手表、箱包、服裝、酒、電子產(chan) 品這五類產(chan) 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國內(nei) 外的差價(jia) 不小。
據施華洛世奇官網顯示,同一款式的手表,在內(nei) 地售價(jia) 6600元,而在香港售價(jia) 5450港幣(約合4390元人民幣),歐洲售價(jia) 490歐元(約合3954元人民幣),僅(jin) 為(wei) 內(nei) 地售價(jia) 的六到七折。
電子產(chan) 品國內(nei) 外的售價(jia) 則相差更多。以一台在中國組裝的蘋果15英寸視網膜屏筆記本電腦為(wei) 例,該機型在美國官網的售價(jia) 為(wei) 2199美元(約13735元人民幣),在中國內(nei) 地官網售價(jia) 為(wei) 16488元,比美國貴近3000元。
商品內(nei) 外價(jia) 差令國內(nei) 消費力頻頻“出逃”。[注冊(ce) 美國公司知識]匯豐(feng) 銀行最近發布一份報告稱,2011年,中國旅客在海外購買(mai) 高檔商品消費折合人民幣近3000億(yi) 元。
中國高檔消費品分銷體(ti) 製層次多
盡管國際品牌在國內(nei) “身價(jia) ”頗高,卻仍頗受國人追捧。除了關(guan) 稅、貿易、運輸等方麵的物流成本、銷售渠道成本、營銷成本等造成內(nei) 外價(jia) 差,產(chan) 品質量也是國外知名品牌價(jia) 高“不愁賣”的原因。
在國人“買(mai) 漲不買(mai) 跌”的消費心態下,不斷漲價(jia) 成為(wei) 一些國外品牌屢試不爽的營銷手段。某奢侈品牌運營人士坦言,顧客消費大多跟漲不跟跌,奢侈品牌每次放出漲價(jia) 風聲,都是為(wei) 了促銷。
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稱,即使中國官方調低關(guan) 稅,也不能保證奢侈品廠商調低單價(jia) ,高價(jia) 位是定價(jia) 策略,主動降價(jia) 會(hui) 損害形象和銷量。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跨國公司的分銷體(ti) 係、定價(jia) 體(ti) 係有所差異;國內(nei) 品牌商品的種類相對較少,消費者的選擇比較少;部分品牌商品的綜合進口稅率比較高。這些都是洋品牌在國內(nei) 市場價(jia) 格的主要推手。中國高檔消費品分銷體(ti) 製剛剛建立,層次多、費用大,增加了高檔消費品在中國的交易費用。
洋品牌“高身價(jia) ”還能維持多久?
對於(yu) 消費者來說,最關(guan) 心的是,這些洋品牌的高價(jia) 還會(hui) 持續多久?
在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看來,[注冊(ce) 美國公司常見問題]隨著物流等成本降低,以及政府在關(guan) 稅方麵的調整,國際品牌縮小內(nei) 外價(jia) 差是一個(ge) 趨勢。
此外,更多的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它們(men) 之間的競爭(zheng) 也在加劇,特別是在歐洲市場不景氣的狀況下,一些品牌爭(zheng) 取更大的中國市場份額,價(jia) 格調整也是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