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luan) 收費”現象已是當前高速公路上一大“毒瘤”,不除不快。近日,公路亂(luan) 收費問題屢次被提及,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也再三強調,交通部將繼續進行收費公路專(zhuan) 項清理工作,並指導各地盡快公布調查摸底結果,督促有關(guan) 方麵將各項整改措施落實到位。
交通部數據顯示,去年6月20日開始的全國收費公路專(zhuan) 項清理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共排查出771個(ge) 需要整改的項目和問題當中,[香港公司做賬報稅]已有522個(ge) 完成整改,還有249個(ge) 問題正在逐步整改中。
違規收費普遍
2012年元旦開始,清理收費公路就進入“檢查複核階段”。10月14日,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正式對外公告了40個(ge) 主線收費站的信息公開表和站點分布圖,成為(wei) 全國最早公開收費公路摸底結果的省份。隨後,貴州、遼寧、山東(dong) 、上海、北京等省級政府公布調查摸底結果,從(cong) 已公布的情況來看,各省(直轄市)收費公路日均進賬至少1000多萬(wan) 元,每公裏每年收費數百萬(wan) 元不等。
“對於(yu) 路橋每年收取的費用,其中一部分是用於(yu) 高速管理公司的分配、設備運轉、新路線項目的拓展等支出。”正略鈞策管理谘詢顧問肖華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有消息稱,由於(yu) 公路、大橋亂(luan) 收費問題嚴(yan) 重,直接推高了我國流通領域的成本。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貨物運輸總量的75%是由公路承擔的,過路過橋費占到了運輸成本的20%至30%。
國家審計署此前也發布報告顯示,一些省市將收費多年、效益較好的公路“改頭換麵”,違規重新批準和計算收費期限。還有的地方政府將已償(chang) 清貸款的公路,賣給企業(ye) 變成經營性公路,並且一再倒賣,結果是收費年限一再延長。更有部分地方政府並沒有將收費公路收取的費用直接納入財政收支,而是單獨成立運營公司進行管理。此外,有關(guan) 統計顯示,2011年,我國19家上市路橋公司的淨利潤率最高達到59.66%,[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最低的也有19.87%,一般都在30%至40%之間,毛利率甚至高於(yu) 堪稱暴利的地產(chan) 業(ye) 。
養(yang) 路還是養(yang) 人
對此,外界普遍質疑,高速公路收取的過路費去向不明。根據2011年交通部公布的數據,2010年,安徽一年約收取了94億(yi) 元公路費,但用於(yu) 還貸的隻有不到54億(yi) 元;廣西一年收費大約66億(yi) 元,用於(yu) 還貸卻隻有30億(yi) 元左右。
剩下的錢都去了哪裏?國金證券交通運輸研究員瞿永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其中“管理成本”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支出,但這部分支出卻很不透明。外界有消息稱,一些地區高速公路收費站工作人員的月薪達到8000元,年薪接近10萬(wan) 元,超過一二線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一個(ge) 未經證實但流行的數字是,全球收費公路總長約14萬(wan) 公裏,其中有10萬(wan) 公裏在中國,占總公裏數的70%。另一個(ge) 來自審計署的數字是,2011年初,審計署審計18個(ge) 省份收費公路時,發現違規設置的收費站158個(ge) ,違規收費、通過提高收費標準多收費231億(yi) 元,而且有12個(ge) 省份的35條公路收費期過長,收費高出投資成本數倍乃至10倍以上。
此外,還有另一種聲音稱:表麵看部分路橋收費是結束了,但給上市路橋公司的各種補貼費誰來出?取消收費之後,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安置問題如何解決(jue) ,這部分支出又由誰買(mai) 單?最終或許還是落到百姓頭上,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建設高速公路所留下的巨額債(zhai) 務不是違規收費的真正原因。不少地方公路收費之所以周期長、取消難,歸根結底在於(yu) 許多依附在收費公路的大大小小的利益體(ti) 係。所謂‘收費還貸’隻是表麵說辭,比如,有些地方政府長期債(zhai) 務不明,收費賬目也不公開,還貸情況更是可疑,公路建設到底貸了多少款,還剩多少沒還完,何時還完,公眾(zhong) 根本沒有知情權和路權。”瞿永忠如是說。
何時不再收費
上海商學院管理學院教授彭理正日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當前,路橋收費的症結在於(yu) ,地方政府的利益如何取舍,隻要存在權力壟斷,隻要存在利益,撤銷收費等舉(ju) 措都是治標不治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取消收費的結局無非是,要麽(me) 不聞不問,要麽(me) 變著法子再次收費。
“短期內(nei) ,在全國範圍內(nei) 實施免費通行,並不現實。”肖華告訴記者,由於(yu) 各個(ge) 省市的路段產(chan) 權歸屬不同,造價(jia) 也各有差異,對於(yu) 那些負債(zhai) 沉重、造價(jia) 成本高、管理體(ti) 製落後的路段來說,取消收費帶來的資金壓力確實不小。[香港公司年審]此外,一條高速公路的養(yang) 路維護費高達5%至10%,這部分支出若完全扔給政府承擔,壓力很大。而在交通運輸部發言人何建中看來,世界上並沒有真正意義(yi) 上的免費公路,公路建設及養(yang) 護資金都是通過收費或收稅的方式來籌集。
肖華告訴記者,近年來,外界對清理甚至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的呼聲越來越高,今年更甚,在收費公路改革體(ti) 製難破、現實問題難以解決(jue) 的情況下,節假日免收過路費這種“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是可行的。
“不是每條高速公路都盈利。”肖華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自1984年我國第一條收費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建成通車後,“貸款修路,繳費還貸”的做法就一直沿襲至今。“如果高速公路不收費,隻用地方政府財政的錢來建設公路,那麽(me) 我國高速公路交通網絡要落後數十年。”肖華說,外界普遍認為(wei) 路橋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都很高,這種籠統的說法不客觀。判斷公司是否盈利,應該看它的淨資產(chan) 收益率,而不僅(jin) 僅(jin) 是毛利率。
那麽(me) ,一方麵是上市路橋公司的高額利潤,另一方麵卻是建設高速公路留下的高額負債(zhai) ,兩(liang) 者看似自相矛盾。據相關(guan) 媒體(ti) 報道,交通運輸部官員表示,國家也想全部取消收費站,但是,全國收費公路累計投資總額為(wei) 3.65萬(wan) 億(yi) 元,現在債(zhai) 務總餘(yu) 額還剩下2.32萬(wan) 億(yi) 元,財政拿不出2萬(wan) 多億(yi) 元歸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