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國內消費2007年至2011年年均增長19.9%

黨(dang) 的十七大以來,全國商務係統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等一係列重大挑戰和突發事件考驗,有力推動了商務領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wei) 全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作出積極貢獻。

一、商務事業(ye) 實現新跨越 [注冊(ce) 汶萊公司]

過去5年,國際經濟形勢跌宕起伏,金融危機爆發帶來巨大衝(chong) 擊;國內(nei) 經濟形勢複雜嚴(yan) 峻,轉方式、調結構任務艱巨。商務工作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攻堅克難、服務大局,各項業(ye) 務平穩較快發展。

國內(nei) 消費步入快速增長新時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黨(dang) 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提出了包括擴大消費、啟動內(nei) 需在內(nei) 的“一攬子”應對計劃。全國商務係統抓好政策創新,首次運用財政補貼刺激消費,實施家電汽車下鄉(xiang) 和以舊換新政策,有效引導城鄉(xiang) 消費能力釋放;推出農(nong) 超對接、南菜北運、肉菜追溯體(ti) 係建設等一係列惠民舉(ju) 措,推動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型流通業(ye) 態加快發展;加強市場監測和預警,保障市場平穩運行。全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從(cong) 2007年的8.9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11年的18.4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19.9%,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nei) 消費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進出口貿易在發展中更趨平衡。麵對國際金融危機後一係列嚴(yan) 峻考驗,商務係統按照中央關(guan) 於(yu) “拓市場、調結構、促平衡”的總體(ti) 要求,努力實現外貿平穩增長。2007年到2011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由2.17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到3.64萬(wan) 億(yi) 美元,全球排名由第3位躍至第2位。其中,貨物出口占全球比重從(cong) 8.8%提高到10.7%,貨物進口占全球比重由6.7%提高到9.7%。年度貿易順差從(cong) 2007年的2618億(yi) 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1551億(yi) 美元,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由7.5%降至2.1%。服務貿易總額從(cong) 2007年的2509億(yi) 美元增至2011年的4190億(yi) 美元,服務出口世界排名由第7位躍居第4位,服務進口排名由第5位躍居第3位。

“引進來”和“走出去”邁上新台階。近年來,國際資本流動形勢風雲(yun) 變幻,我國積極克服不利因素、搶抓發展機遇,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取得長足發展。2007年到2011年,我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5246億(yi) 美元,2011年實際利用外資規模超過1200億(yi) 美元,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外資在推動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和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麵的作用顯著加強。“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非金融類對外投資規模從(cong) 2007年的248億(yi) 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601億(yi) 美元,世界排名升至第5位。對外承包工程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2011年完成營業(ye) 額1034億(yi) 美元,帶動大量機電設備出口和海外就業(ye) 。[注冊(ce) 安圭拉公司]

對外經貿關(guan) 係開創新局麵。大國經貿關(guan) 係日趨深化,目前我國已成為(wei) 歐盟、日本、俄羅斯等經濟體(ti) 的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美國和印度等國的第二大貿易夥(huo) 伴。與(yu) 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全麵拓展,貿易、投資和基礎設施等各領域合作成果豐(feng) 碩,對外援助水平明顯提升。積極務實參與(yu) 多哈回合談判,逐步從(cong) 外圍成員躋身談判“核心圈”。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已簽署並實施10個(ge) 自貿協定。參與(yu) 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組織多邊機製建設和改革進程,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維護並提升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治理機製中的權益。

二、商務理論與(yu) 實踐實現新發展

回顧過去5年,麵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yan) 重影響和國際國內(nei) 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們(men) 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wei) 指導,在工作中邊實踐、邊探索,對內(nei) 需與(yu) 外需、進口與(yu) 出口、“引進來”與(yu) “走出去”、多雙邊與(yu) 區域合作、國內(nei) 發展與(yu) 對外開放等一係列重大理論與(yu) 現實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有了更深的體(ti) 會(hui) 。

一是更加注重統籌內(nei) 需與(yu) 外需,增強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黨(dang) 中央、國務院提出堅持擴大內(nei) 需與(yu) 穩定外需相結合的戰略方針。我們(men) 體(ti) 會(hui) 到,內(nei) 需與(yu) 外需是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的兩(liang) 個(ge) 方麵,應辯證認識二者關(guan) 係。我國有13億(yi) 人口,國內(nei) 消費潛力巨大,堅持擴大內(nei) 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務。而擴大消費從(cong) 根本上需要通過擴大就業(ye) 、增加收入來實現,這不僅(jin) 需要挖掘國內(nei) 市場,還應充分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參與(yu) 全球經濟大循環來實現。在實踐中,堅持一手抓搞活流通、擴大消費,一手抓外貿保市場、保份額;一手抓穩物價(jia) 、惠民生,一手抓調結構、轉方式,實現了國內(nei) 消費和進出口貿易的平穩發展,為(wei) 確保國民經濟增長和就業(ye) 穩定發揮出重要作用。

二是更加注重統籌出口和進口,加快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麵臨(lin) 一係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們(men) 化壓力為(wei) 動力,加快培育出口創新基地,開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嚴(yan) 控“兩(liang) 高一資”(高耗能、高汙染和資源性)產(chan) 品出口,大力發展特色服務出口,推動進出口貿易結構、市場分布和主體(ti) 構成不斷優(you) 化。同時,通過出台進口促進政策、派遣投資貿易促進團赴境外采購、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提高進口便利化水平等舉(ju) 措,既擴大了國內(nei) 急需或短缺能源資源、先進技術設備和關(guan) 鍵零部件進口,也擴大了國內(nei) 有需求的消費品進口,較好發揮了進口在結構調整和宏觀經濟平衡中的積極作用。

三是更加注重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提高利用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的能力。近年來,我國正處於(yu) 國際資本淨流入向雙向投資更趨均衡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我們(men) 一方麵注重發揮外資作為(wei) 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等多種要素綜合載體(ti) 的重要作用,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省級開發區升級,落實支持服務外包發展的各項政策;另一方麵結合國內(nei) 改革和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修訂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建立外資並購安全審查製度。同時,因勢利導推動企業(ye) “走出去”在全球配置資源,加快構建“走出去”政策促進、服務保障和風險控製體(ti) 係,務實推進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加強海外資產(chan) 權益和人員安全保護。

四是更加注重統籌多邊、雙邊和區域合作,充實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內(nei) 涵。近年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處於(yu) 大變革、大調整之中,我國與(yu) 國際社會(hui) 關(guan) 係處於(yu) 一個(ge) 深刻互動期和敏感調適期。我們(men) 堅持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原則為(wei) 指導,加強中美、中歐和中日等主要大國戰略對話,增進政治互信,擴大共同利益;深化與(yu) 發展中國家經貿關(guan) 係,密切各種形式的貿易投資和基礎設施領域合作;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對外援助模式,幫助受援國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積極參與(yu) 多邊經貿事務和全球性問題治理,推動區域、次區域經濟合作和自貿區建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穩定複蘇等全球性問題中發揮出建設性作用。

五是更加注重統籌國內(nei) 發展和對外開放,健全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體(ti) 製機製保障。隨著參與(yu) 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內(nei) 外利益交織,對統籌設計開放布局、內(nei) 外政策協調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在區域發展領域,我們(men) 在提升沿海開放、深化內(nei) 陸開放和加快沿邊開放方麵打造了一係列新載體(ti) 和新平台,取得積極成效。在產(chan) 業(ye) 安全領域,不斷完善貿易摩擦應對和產(chan) 業(ye) 損害預警機製,並通過國際通行的反壟斷、安全審查等手段,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秩序。在投資環境方麵,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chan) 權和製售假冒偽(wei) 劣商品專(zhuan) 項行動,下放審批權限,提高法律法規及政策實施的透明度。以加入世貿組織10周年為(wei) 契機,全麵總結了對外開放的經驗,堅定了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的信心。

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5年來的商務發展實踐,豐(feng) 富和深化了我們(men) 對新形勢下走中國特色商務發展道路的認識,為(wei) 繼續推動商務事業(ye) 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wei) 進一步提升商務科學發展能力積累了寶貴精神財富。

三、推動商務發展再上新台階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商務發展麵臨(lin) 的國際國內(nei) 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cong) 國際來看,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仍在不斷顯現,世界經濟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經濟增長低迷可能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圍繞人才、資本、技術、服務、能源和規則的博弈將更趨激烈。從(cong) 國內(nei) 來看,我國正處於(yu) 從(cong) 中低收入國家向中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關(guan) 鍵階段,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優(you) 勢仍然存在,但傳(chuan) 統優(you) 勢也在發生變化,經濟發展不平衡、[注冊(ce) 加拿大公司]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加突出。

麵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men) 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wei) 指導,全麵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在新的起點上推動商務事業(ye) 平穩較快發展。一是著力擴大城鄉(xiang) 居民消費。牢牢把握擴大內(nei) 需這一戰略基點,完善消費促進政策,健全城鄉(xiang) 流通網絡,著力構建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長效機製,增強市場應急調控能力,保障市場平穩運行。二是優(you) 化對外開放布局。堅定不移地推進對外開放,以此營造對我有利的國際發展環境,統籌沿海、內(nei) 地和沿邊開放,盡快形成特色鮮明、定位合理的新的開放增長極。三是繼續推動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在保持合理增長速度的同時,把著力點更多轉移到提升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和外貿綜合效益上來。抓住國際服務業(ye) 加快轉移的重要機遇,加快培育核心競爭(zheng) 力,提升我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中的地位。四是實現“引進來”與(yu) “走出去”協調發展。繼續引導外資投向高端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ye) 等領域,實現吸引外資由主要依靠要素成本和政策優(you) 勢,向主要依靠市場和軟環境優(you) 勢轉變。不失時機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動更多企業(ye) 有序開展境外投資合作。五是完善商務科學發展的機製保障。加強對外經貿政策與(yu) 財政、貨幣、產(chan) 業(ye) 政策的相互配合,完善反壟斷、產(chan) 業(ye) 損害預警和貿易摩擦應對等體(ti) 係建設,提高在開放環境下抵禦國際經濟風險的能力。

胡錦濤總書(shu) 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商務事業(ye) 即將踏上新的征程。我們(men) 要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開放,不斷開拓進取,務實工作,努力推動各項商務工作再上新台階,促進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以優(you) 異成績迎接黨(dang) 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