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上市銀行增長腳步趨緩 資產質量承壓

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受到歐元區債(zhai) 務危機拖累,走勢普遍低迷。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幅三年來首次“破八”,[香港公司注冊(ce) ]在一季度8.1%的基礎上進一步下滑至7.6%,自2009年一季度後又一次跌到穀底。

不過,中國銀行業(ye) 在信貸規模持續擴張的情況下,盈利仍繼續增長。普華永道最新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中國十大上市銀行業(ye) 績分析》表明,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xing) 業(ye) 銀行和民生銀行在內(nei) 的十大上市銀行2012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5132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相當於(yu) 中國商業(ye) 銀行淨利潤總額的77.6%。

但值得注意的是,十大上市銀行的利潤增速明顯放慢,今年上半年17%的增速和去年同期的34%相比遜色不少。

兩(liang) 大原因致增速趨緩

雖然宏觀經濟持續放緩,但銀行業(ye) 在信貸規模持續擴張的情況下,盈利仍繼續增長。上述十大上市銀行,上半年實現淨利潤5132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91%,相當於(yu) 中國商業(ye) 銀行淨利潤總額的77.6%。

五家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的增速仍然較快,上半年同比平均增長33%,五家大型商業(ye) 銀行的平均增速為(wei) 14.15%。其中,興(xing) 業(ye) 銀行和民生銀行增速領先,[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同比增幅分別達40%和38%。除了工商銀行外,建設銀行的半年利潤也首次突破1000億(yi) 元,成為(wei) 第二家半年盈利達千億(yi) 元的上市銀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的利潤增速明顯放慢。十家銀行總利潤16.91%的增速,比去年上半年34.15%和去年全年28.03%的增幅都要低。

從(cong) 反映盈利能力的兩(liang) 項指標:平均總資產(chan) 回報率(ROA)和加權平均淨資產(chan) 收益率(ROE)來看,銀行業(ye) 今年仍處於(yu) 曆史較高水平。十大上市銀行上半年的平均總資產(chan) 回報率同比輕微上升0.04 個(ge) 百分點至1.28%;平均淨資產(chan) 收益率19.9%,同比下降0 .2個(ge) 百分點。十家中有六家銀行出現下滑,五家大型商業(ye) 銀行無一幸免,股份製商業(ye) 銀行表現稍好。

普華永道中國銀行業(ye) 和資本市場部主管合夥(huo) 人梁國威表示,造成銀行利潤增速放慢的原因之一是今年上半年央行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令中國銀行業(ye) 的盈利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以央行的降息和擴大存貸款利率浮動空間對銀行的影響最為(wei) 顯著。

“2012年上半年,人民銀行兩(liang) 次不對稱降息的同時,6月8日央行宣布允許存款利率上浮,曆史性地打破了銀行業(ye) 一直以來實行劃一存款利率的格局,在利率市場化邁出重要一步。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銀行以低成本獲得存款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日後要降低資金成本,銀行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管理水平變得十分重要。”梁國威補充道。

受利率市場化影響,十大上市銀行淨利差麵臨(lin) 壓力,淨利息收益率同樣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十大上市銀行2012年6月底的平均淨利差2.65%,與(yu) 去年同期持平,但與(yu) 去年底和今年3月底比較有所縮窄;均淨利息收益率2.75%,較去年同期和去年年底微升。

影響銀行盈利的第二個(ge) 原因是銀監會(hui) 對於(yu) 銀行業(ye) 不規範經營的專(zhuan) 項治理。在此背景下,銀行的手續費及傭(yong) 金收入增長速顯著放慢。十大上市銀行截至2012年6月底的半年內(nei) 共實現手續費及傭(yong) 金淨收入2234.5億(yi) 元,同比增長6%。十家銀行的平均同比增速也大幅放慢,由2011年上半年的56%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9%。手續費及傭(yong) 金收入增速的急劇下降,導致今年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收入結構出現輕微變化。淨利息收入占整體(ti) 營業(ye) 收入的比例有所上升,以手續費及傭(yong) 金收入為(wei) 主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出現一定程度地下降。

手續費及傭(yong) 金收入增速放緩,導致十大上市銀行的收入結構發生了輕微的變化,整體(ti) 上表現為(wei) 淨利息收入占比回升,以手續費及傭(yong) 金收入為(wei) 主的非利息收入比例下降。單從(cong) 手續費及傭(yong) 金收入來看,十大上市銀行中除了中信和興(xing) 業(ye) 外,其餘(yu) 八家銀行的占比全部下滑。由此可見,十大銀行對於(yu) 上半年手續費監管要求的變化均比較敏感。

信貸資產(chan) 質量存隱憂

截至2012年6月30日,十大上市銀行的資產(chan) 總額合計為(wei) 76.11萬(wan) 億(yi) 元,較上年末增長10.69%。各大銀行的資產(chan) 總額均呈上升趨勢,其中五家大型商業(ye) 銀行平均增幅10.18% ,五家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平均增幅13.85%。中信銀行增長幅度最小,僅(jin) 有5.44%。

從(cong) 資產(chan) 結構看,今年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的現金及存放央行款項、客戶貸款及墊款、債(zhai) 券比重均有所下降,存放及拆放同業(ye) 款項、其他類資產(chan) 比重有所上升。

銀行的信貸業(ye) 務雖然在央行降準和減息的政策推動下繼續擴張,但貸款增長的動力卻有所不足。

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客戶貸款總餘(yu) 額增加8.03%至38萬(wan) 億(yi) 元,較去年末的13.99%明顯放慢;占總資產(chan) 規模的比重為(wei) 48.95%,和2011年末的50.16%相比,下降了1.21個(ge) 百分點。其中五家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的下降幅度比五家大型商業(ye) 銀行明顯,除了中信銀行輕微上漲外,其他銀行均有所下降。十家銀行中沒有一家的貸款增長超過10%,增速最快的交通銀行增幅為(wei) 9.53%。

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的貸款結構與(yu) 去年同期基本一致,其中因為(wei) 貼現市場利率相比同期快速上揚,該部分資產(chan) 占比上升了0.73個(ge) 百分點,由原來的1.86%增至2.59% 。除了招商銀行的貼現業(ye) 務增速稍慢外,其他九家銀行都有較大幅度增長,浦發銀行和工商銀行分別較去年年底增長了192%和91%。個(ge) 人貸款方麵,十大上市銀行信用卡貸款增長較快,平均增速為(wei) 22.28%。受到住宅限購政策的影響,十大上市銀行的個(ge) 人住房貸款增長相對緩慢,平均增速僅(jin) 4.55%,其中興(xing) 業(ye) 銀行和民生銀行的相關(guan) 業(ye) 務規模分別較去年末有所減少。

反映銀行流動性的兩(liang) 項指標:流動性比率和貸存比,也表明了增長乏力的趨勢。2012年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的平均流動性比率比去年末平均上升了4.95個(ge) 百分點,達到47%;十家銀行的貸存比無一幸免出現下降,十家銀行中有七家低於(yu) 70%。由此可見經濟下行導致信貸需求疲弱,銀行雖然資金充裕卻苦於(yu) 放貸無門。

隨著宏觀經濟放緩,[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信貸增速放慢,銀行業(ye) 資產(chan) 質量受到重視。十大上市銀行2012年上半年整體(ti) 不良貸款率雖然較2011年底下降了0.02個(ge) 百分點,至0.78%;但是整體(ti) 不良貸款餘(yu) 額比2011年年底增加了53億(yi) 元,達到3566.57億(yi) 元,顯示不良貸款風險正在上升。

上半年不良貸款情況令人擔憂的主要是股份製的商業(ye) 銀行。除了招商銀行與(yu) 去年末持平以外,其餘(yu) 四家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上升。大型商業(ye) 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有所下降。十大上市銀行中,農(nong) 業(ye) 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受三農(nong) 貸款的影響高於(yu) 其他九家銀行,是唯一一家不良貸款率超過1%的銀行。

十大上市銀行的公司不良貸款餘(yu) 額中,製造業(ye) 占比超過40%,其次為(wei) 批發和零售業(ye) 。後者的不良貸款餘(yu) 額大幅增加34%。按地區比較,長三角和西部地區是十大上市銀行上半年不良貸款最多的地區。其中長三角地區的不良貸款餘(yu) 額較去年末增加了21%,已披露不良貸款行業(ye) 分布的五家銀行,於(yu) 該地區的不良貸款率也全部有所上升,反映該區域的資產(chan) 質量堪憂。

作為(wei) 貸款質量的另一重要指標,十大上市銀行的逾期貸款也呈現出不利的趨勢。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逾期貸款總額為(wei) 4889.7億(yi) 元,較2011年末增加了1128.78億(yi) 元。同時,2012年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平均逾期貸款率也從(cong) 2011年末的1.06%上升至1.28%。逾期貸款率的快速上升,預示著未來不良貸款可能進一步增加。

普華永道報告指出,整體(ti) 而言,自去年末以來十大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與(yu) 逾期貸款率走勢相反,即不良貸款率下降,逾期貸款率反彈。不過五家大型銀行和五大股份製商業(ye) 銀行的走勢卻呈現出不同的趨勢,後者的不良貸款率與(yu) 逾期貸款率一起回升。

十大上市銀行的平均撥備覆蓋率從(cong) 2011年末的262.51% 小幅上升至2012年6月底的281.85%,除了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八家銀行均有不同幅度上升。

《中國銀監會(hui) 關(guan) 於(yu) 加強當前重點風險防範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3年年底,係統重要性銀行貸款撥備率需達到2.5%;其他銀行在2016年年底達到此要求。2012年上半年末,工商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貸款撥備率已經滿足監管要求。

資本補充現多樣化

銀監會(hui) 在今年6月8日正式發布了《商業(ye) 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係統重要性銀行和其他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分別為(wei) 11.5%和10.5%,將於(yu) 2013年1月1日實施。《辦法》設定了6年的資本充足率達標過渡期。商業(ye) 銀行應於(yu) 2018 年底前全麵達到相關(guan) 資本監管要求。

截至2012年6月底,除了個(ge) 別銀行之外,前十大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均有提升,平均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上升了0.22和0.17個(ge) 百分點,達到12.48%和9. 5%。除招商、民生和興(xing) 業(ye) 銀行外,另七家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均達到或接近9%。

大型國有商業(ye) 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總體(ti) 高於(yu) 規模相對較小的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其原因為(wei) 大型商行在資本監管和抵禦風險方麵要求更為(wei) 嚴(yan) 格,而股份製商業(ye) 銀行出於(yu) 現階段規模擴張的需求,更加注重發展速度。

為(wei) 緩解資本壓力,各大銀行紛紛使出各種融資手段,次級債(zhai) 、混合資本債(zhai) 以及可轉債(zhai) 等金融工具可用於(yu) 補充附屬資本金。今年6月,中信銀行發行了總額為(wei) 200億(yi) 元的人民幣次級債(zhai) 券。交通銀行A+H股定向增發方案亦獲得通過。而麵臨(lin) 融資壓力較大的興(xing) 業(ye) 銀行在今年3月6日公布定向增發預案,計劃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263.8億(yi) 元來用於(yu) 補充核心資本。民生銀行7月25日發布公告稱,證監會(hui) 發審委當日審核通過了此前申請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zhai) 券的事宜,計劃募集資金約290億(yi) 元。

與(yu) 此同此,各銀行也在積極加快其中間業(ye) 務的發展。中間業(ye) 務能夠減低對單純資本擴張的依賴度,其中理財產(chan) 品因不占用資本而愈發受到青睞。

銀行業(ye) 危中有機

下半年,歐元區主權債(zhai) 務危機尚未見到解決(jue) 的曙光,美國及日本經濟複蘇依然任重道遠,發達經濟體(ti) 的前景不容樂(le) 觀。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也麵臨(lin) 各自內(nei) 部的結構性矛盾,維持快速增長的不確定增加。

中國8月份的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 較7月下降0.9個(ge) 百分點至49.2 %,顯示宏觀經濟仍在下行過程中。8月份的對外貿易、固定資產(chan) 投資、消費品零售額和工業(ye) 生產(chan) 等宏觀經濟數據也顯示了相同的情況。這對於(yu) 信貸需求和貸款資產(chan) 質量都是不利的信號,銀行的不良貸款壓力可能繼續上升。

宏觀經濟在探底的過程中,市場對於(yu) 進一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降息的預期強烈。

7、8月份CPI同比漲幅保持在2%左右的低位,反映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的工業(ye) 生產(chan) 者出廠價(jia) 格(PPI)也延續了上半年下降的趨勢,這都給貨幣政策預留了操作空間。一旦央行再降息,銀行業(ye) 的淨利差和淨利息收益率勢必受到影響,加上存貸款利率浮動空間擴大的影響逐漸反映到銀行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中,其利潤增長的速度也可能繼續放慢。

盡管銀行業(ye) 經營的外部環境不明朗因素增多,對於(yu) 中國上市銀行而言,卻也蘊藏了機遇。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服務業(ye) 合夥(huo) 人何淑貞認為(wei) :“首先,今年以來的經濟下行,第一次為(wei) 銀行業(ye) 改革提供了經曆完整周期的機會(hui) ;其次,銀行業(ye) 改革至今,已經積累了較豐(feng) 富的市場經驗,初步完善了風險管理,形成了一個(ge) 有競爭(zheng) 的環境來麵對風險;最後,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也為(wei) 銀行業(ye) 創造了一個(ge) 從(cong) 傳(chuan) 統走向創新和現代的經營模式,銀行在繼續開拓中間業(ye) 務之餘(yu) ,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的管理水平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麵對新形勢上市銀行隻要管理好以上風險,針對變化中的趨勢製定相應的對策,便能在新的競爭(zheng) 環境中占據有利的位置。”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